探析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与创新

2018-03-28 02:41
传媒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

(黄石市广播电视台,湖北 黄石 435003)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是一种重在传递“意见性信息”新闻体裁。它凸显强烈的新闻性,紧扣新闻事件,针对性和时效性强,且议题多元,内容广泛,体现出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无可匹敌的权威性、专业性、可信性,意义重大。

一、选题视角关注社会焦点

(一)把握热点新闻事件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其既要反映社会舆论,也要引导社会舆论,帮助人们把分散的、个别的议论,化为系统的、集中的、科学的意见,并将其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去认识和推广,进而形成一种主导性的观点。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在节目选题上,要有现象着眼、矛盾入手的意识,找准问题进行分析,把握好国策动向、社会影响与个体观点,进行大众聚议、权威评论与媒体动员。

以焦点访谈《网络直播闹剧何时休》这期节目为例,评论直击当下热闹而混沌的新媒体社交乱象,瞄准网络空间的法律盲区、乱象现实和道德洼地,及时跟进解密、打击和谴责,传播正能量,扶正价值观以正视听。

(二)挖掘本土民生新闻

地方电视台应该更加注重新闻评论节目,走差异化的路线,关注本土民生,现象着眼、矛盾入手,达到新闻教化的社会功能。

如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的获奖新闻评论《国宝被毁:是天灾,更是“人祸”》。一场特大洪水冲垮千年廊桥,新闻评论透过现象寻求本质,深究“天灾”背后治理失职的人为因素。这是典型的究因类专题新闻评论,事件背后的多元因素经过层层深入分析得到真相,进行警示与问责。

镇江市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的新闻评论《慈善背后的反思》,聚焦多个慈善事件背后的悲情故事,面对网络舆论的发酵与反转,考察经济账,探寻实践真相。节目通过一真切一轰动的两个慈善事件对比展示,多方位考察慈善背后的经济逻辑、情感逻辑、法制逻辑等。由此可见,电视新闻评论须在选题上深下功夫,关注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密切监督行业规范与社会法治,愈发聚焦网络现象与网络文化,使报道给观众现场感、立体感和思考性,树立电视新闻评论的权威。

二、评论观点创意性表达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流传学院西席顾建明说,“新闻评论人才是能创意性地表达有代价意见的大白人。”强化对新闻事件及时、准确的评论,建立话语权威,传递思想的观点,并进行创意、鲜活的表达,使其更好传播,是电视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构建社会共识中必须承担的责任。

(一)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凸显深度和广度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可以用在评论上。如何生产高质量的评论产品,需要评论者有策划的眼光和洞察力。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要多从老百姓的视角出发,突出服务型评论,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提供多种服务的实用型评论,让受众了解各行各业的新观点和新见解,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更需要在深度与广度、纵向与横向上,把事件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思考,勾连大环境、大背景,同时了解受众的见解,深入浅出地进行新闻表达,使评论的形式和风格在共性中不落俗套,不失个性。

(二)场景化体验式评论以走出固定空间与环境

近几年,电视新闻评论的视角和价值取向正在转变,以前是居高临下、我打你通的宣传灌输模式,现在则是平等相待、交流沟通的传播模式。可以多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论述手段丰富多样、声画并茂、形象逼真,以求渗透力强、受众面广,更具有影响力。同时,新闻评论的场景也可以借用媒体技术,例如VR、AR等技术辅助,电视直播“鹰眼”技术、擅长捕捉运动镜头的GoPro摄像头等,可以实现新闻评论的在场式体验,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强化新闻评论的效果。

三、提升品质促进节目融合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让电视新闻评论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这就需要积极地提升评论品质,并与新媒体融合开展互动式评论。

例如,在节目中增设新的岗位——数据解读员,新闻评论员就基于扎实的数据进行点评,转身为数据解读员,在大数据的辅助下,评论观点更加精辟令人信服,这是将利用大数据作为传统媒体实现业态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此外,注重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碎片化和内容网感化,使评论在移动端更容易接收,渗透年轻的受众主流,从而让电视评论能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依托于坚持主流价值观、坚持理性和逻辑,尽可能地形成最广泛的共识与认同感。

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充满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的电视新闻评论更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坚持个性化的品质追求,洞察生活百态、回应大众关切,开拓互动思路、持续发展创新,坚守主流价值、彰显媒体责任,实现权威媒体的自我目标。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刍议电视新闻采访
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转化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故事化让电视新闻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