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发展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研究

2018-03-28 02:41
传媒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资源设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是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信息产业渗透到各个领域的背景下仓促上阵的,新时代对设计艺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通过互联网以数字化形式将海量信息进行汇总,掀起了信息传播热潮。新媒体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得艺术设计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当进行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并贯彻“工具为设计创意服务”的主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一、依托新媒体促进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创新

首先,新媒体掀起了全民信息传播热潮。在眼球经济与碎片化信息传播的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当树立市场化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新媒体传播对音频、视频、图文设计等提出了更多要求,在质量和风格上与传统媒介传播也有很大不同,以市场化理念为改革驱动力,可以不断促进教学过程适应新时代特征。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因而,基于市场化理念的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与用户心理和习惯相结合,因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需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从大众实际需求出发,提升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以培养具有创新性的高端艺术设计人才。

其次,在教学过程开放的过程中,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当树立共享式理念,在充分汲取众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自身发展进行课程创新,并传播发展经验和成果。网络课堂可实现在线教育——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取来自其他院校教学视频,这是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的重大优势。在共享式理念的引导下,众多高校能够将自己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网络平台共享,可为艺术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素材和知识,优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再次,艺术设计涉及社会生产许多领域,因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当树立协同理念。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在相关环节中的角色越来越密切。因而,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不能忽视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产品生产、营销等业务环节出现的新变化,而应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技术,实现艺术设计创意。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功能推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创新

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当今社会,人们经常能感受到艺术设计带来的美妙。新媒体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平台,应当充分运用这一平台,推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创新。

第一,互联网行业及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扩展了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容范畴,社会对各类设计人才的需求亦不断变化,与互联网、新媒体相关的知识成为艺术设计人才所必须掌握的内容。换言之,新媒体促进了网络化、碎片化、即时性的传播,在新媒体全面发展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进一步扩大,艺术设计教学需要进一步扩大教学的内容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①将网络新技术、新事物与日常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关注基于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形势的艺术设计新动态,将优秀案例编写进课堂教案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化的新媒体,掌握艺术设计前沿知识。②与时俱进是任何学科改革创新的目标,同时,新事物的出现也是改革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在微信、微博、自媒体等微媒体的发展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碎片化的行业知识和专业类微媒体,鼓励其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和呈现自身的设计成果,参与社会发展、享受社会发展。③新媒体承载着大量艺术设计相关新闻资讯,因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动员学生关注艺术设计相关资讯,并通过相应的互动平台与更多的专业化人士进行互动,从而开阔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设计能力。

第二,创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来自新媒体的教学资源予以支撑。新媒体承载的海量艺术设计教学资源是教师向学生教授相关专业内容的数据资源库,学生也能够通过高校资源平台自主获取相关内容。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各类教学资源能够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在全网范围传播。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当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利用校际资源、国际资源提升教学质量。①联合相关高校,积极成立艺术设计教学高校联盟,在联盟范围内部共享教学资源和成果,各个联盟成员之间定期开展教学创新研讨,使艺术设计教学高校联盟成为校际资源交换的重要平台,促进资源整合。②高校通过采购、合作、开发等形式,构建了在线课程体系,未来须提升新媒体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提升数字资源获取的便利程度与有效性。③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教学资源能够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教学资源,有利于我国设计教学与国际接轨,更有利于我国设计师参与国际艺术设计舞台,参与全球竞争。

第三,在新媒体场景下,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的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呈现更加便捷,这也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可以逐步增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范围,从课堂中的案例介绍、课堂活动,到课后的自主学习和提升,均能够通过多媒体、新媒体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新媒体是伴随着新一代大学生成长起来的新事物,学生对于新媒体有较强的认同感,因而利用新媒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艺术设计是一门需要跨领域协作的学科,其与经济、文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将教学的内容局限在艺术设计领域之内,忽视对学生跨领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新媒体时代,跨界融合创新已经成为艺术设计创新的一大趋势,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培养学生跨领域创作的思维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从自身的思考和感悟出发,设计出能够反映现实的高质量艺术作品。此外,在手机、平板、阅读器等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创新还不能忽视师生的多终端互动。

第四,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对学生的标准化范式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信息科技和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技术和工具为设计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操作方式:范式化的作品设计更加简单,而只有具有创意性思维、能够设计出创新性作品的设计师才是高素质设计人才,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因而,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思考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特点,帮助学生充分运用更加高效的技术工具,实现设计创意。毋庸置疑,基于新媒体环境的艺术设计,既要强调逻辑性、科学性,又要具备相当的吸引力与生动性,因而,在技术工具的选择上,应选择能适应新媒体设计特征的工具,既要尝试自动化设计工具,但更重要的是要使设计创作成为以设计师思维、意识为核心要素的一项创意工作。此外,在高效、创意设计的基础上,还应当通过新媒体互动分享平台推出学生作品,以新媒体为平台,不断推进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实现艺术设计教育更加科技化,使学生设计活动更具创新性和主动性,学生艺术设计作品更能够反映时代特征,更能满足社会需求。

三、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仍应坚持“工具为设计创意服务”的主旨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丰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明确艺术设计的创意性、艺术性,将艺术设计创作作为一个推陈出新的创造性过程,使设计作品能够充分呈现出作者创意与意识主旨,即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仍应坚持“工具为设计创意服务”的主旨。

一方面,新媒体背景下,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应强化技术的应用,积极引进高效的设计工具,例如专业CAD、网页设计等软件,使学生的创意转化更加高效便捷。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重新媒体教学长效机制的建立,积极运用技术化和自动化手段,引进线上签到、在线测试、网络学习等相关系统,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建立起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标准化教学系统——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设计技能。

另一方面,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过程应坚持培养学生个性化创作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作,增强艺术设计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提升艺术设计独创性和现实意义;应当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思考新时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审美需求、设计理念,即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寓技术教育于审美教育,寓技能培养于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艺术、视觉传达、交互设计等众多新兴专业涌现,各类新型的技术工具使得高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艺术设计本身的人文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学生创新性思维缺乏,逐渐演变成“标准化设计”的生产者,而非创作出经典作品的设计师。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创新仍应坚持“工具为设计创意服务”的主旨,教学活动应当兼顾艺术与科技两者的平衡,既应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应当培养学生的高效操作能力,使其能够成为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学资源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