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网络节目中的功能和角色变化探析
——以《奇葩说》为主要案例其他综艺为辅分析

2018-03-29 02:01
传媒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奇葩说马东奇葩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引言

传播,是一种交流行为,必定有传者和受者。传播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或工具来进行的。主持人则是最早出现在电视节目当中的传播者,属于如今有声语言艺术的代表人,也属于口语传播不可或缺的群体。

二、主持人的来源与雏形

世界上最早的主持人起源于美国,中国最早在1981年的电台广播“空中之友”栏目设主持人,由徐曼主持。之后,1981年在赵忠祥主持的《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中使用“节目主持人”一词开了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先河。“主持人”的名词解释为“在电子媒介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媒介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能动地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在很早以前的电视节目当中,主持人表现得也都比较亲民,定位也比较单一。在这一领域中,值得尊敬的前辈是沈力老师,可以说在她的慢慢摸索当中主持人这一个形象渐渐有了雏形。

1983年1月1日,《为您服务》以崭新的面貌同观众见面。沈力认为,主持人应该主动参与节目,全面深入掌握节目内容,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语言风格,“面对面”地和观众交谈。这或许是沈力老师给每一位主持人的最初启发。传统的电视节目当中,人们往往在脑海里会对主持人形成一种“刻板印象”比方说沈力老师在《为您服务》中所塑造的就是一位亲切、贴心的朋友形象,还有家喻户晓以《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为代表的节目对受众的影响力都非常大。主持人似乎就代表了一档节目,依附性比较强,其一言一行都对受众产生了巨大影响。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持人选择走进网络节目,利用网络传播的方式,在爱奇艺、优酷等媒介平台上发挥作用,也让受众看到了不一样的主持人。

三、促使这些主持人源源不断的走向网络节目的原因

(一)网络综艺对传统综艺节目的巨大冲击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新媒介技术不断出现,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在高新技术这样一个强大力量的推动下,网络媒体、数字电视和手机媒体等媒体形态层出不穷。而且,新媒体对于社会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节目的种种限制,使得传统广电系统生态下的制作生产空间受到了很大的挤压,受众又往往对娱乐化和具有创意的节目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使得网络视听节目快速发展,“芒果tv” “爱奇艺”等平台涌出。在投资人对多轮广电政策的规避下,基于网络视听平台的泛娱乐行业迎来了较好的成长空间。传统电视节目受“限娱令”的冲击,使得电视娱乐节目将发展空间转向了网络。而纯网综艺的迅速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整个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节目的优生生长,脱胎于传统电视节目生存的网络综艺冲击了传统综艺节目,也给传统综艺节目也带来了需要变革的思想观念。这种偏向新媒介的发展前景让许多优秀的主持人和制作团队纷纷涌向网络平台这一媒介。

(二)主持人个人选择变化分析

对于中央电视台这个名号来说,它仍然在中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对于中央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却有非常多的限制,且在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当中,担任节目主持人的压力很大。或许是央视整个主持人氛围的专业性和压力过大的原因,许多央视的主持人开始向地方电视台发展,如撒贝宁、马东、张绍刚等。

以《奇葩说》中的马东为例,马东原来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也曾经是央视《挑战主持人》综艺节目主持人全国选拔活动总导演、主持人。而在2012年9月,马东却正式宣布从央视离职加盟门户视频网站爱奇艺公司,担任首席内容官。他们都在网络节目当中呈现出了另一面,网络节目好像让他们获得了更轻松更自由的话语权,这更像是一种释放。张绍刚老师在《吐槽大会》节目当中的表现让他一度成为关注点,才华横溢、给人感觉比较理性的撒贝宁老师更是在《明星大侦探》中扮演游戏中的参与者,其综艺感和搞笑感与湖南卫视的何炅等综艺大咖不相上下、配合默契,主持人角色上的主动转变才能适应更多年轻受众的胃口,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

四、迅速融入网络节目当中的主持人本身所发生的变化分析

以《奇葩说》为例,《奇葩说》是一档由爱奇艺出品,米未制作的说话达人秀,是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节目的主持人阵容由蔡康永、高晓松、马东组成,以及十八位“奇葩”辩手的精彩表现而形成的一档原创网络节目。节目一播出就受到了受众的喜爱,这实质与人们“泛娱乐化”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你更不能接受哪个?” “婚前要不要有性行为?”等类似具有娱乐性、大尺度、有争议的话题出现,相对传统综艺节目而言具有更大的自由性。这使得主持人的环境和言论更加轻松化、角色更加多元化甚至是主持人的穿着都更加娱乐化。

(一)主持人的称呼、服饰变化

马东为了迎合受众口味请到了不同类型的导师来为节目增彩,但主持人这个角色却并不再像以往一般突出。在《奇葩说》节目当中,坐在中间的马东扮演着类似主持人的角色。以前,传统的电视节目中一般有一到两个主持人并且有明显的备注字幕,作为导师中间的马东并没有明显的主持人作用,也没用特别标注,其他几位导师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见称呼上确实是在逐步弱化。典型的案例还有近几年大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了》主持人称呼已转变成“村长”,再比如网络电视节目《火星情报战》中的汪涵从《天天向上》成熟稳重的主持人形象到网络综艺时搞笑幽默的“火星情报站的局长”形象。从称呼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代名词都既具有创意或者具有故事感,同时也诠释了传播主体所扮演的角色。

服饰的变化也很明显,在央视《今日说法》或是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主持人撒贝宁和董卿老师的服饰大多以男生正规西装和女士西服、短裙为主。而在网络节目当中,马东一改在央视和地方卫视的穿衣风格,在《奇葩说》中的西服一般是一半常规西服一半是具有创意、色彩丰富的西服板式。可见,主持人在网络节目当中的穿衣风格就有了变化,这也是为了迎合节目的主题、为了自身的个性化塑造。

(二)主持人的功能更加多元化

从要求主持人只需进行简单播报开场,到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能够抓住受众的眼球的能力,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控场能力和情商,是受众地位成长所带来的结果。在一期节目中吴谨言在节目开始前半段十分拘束,马东和蔡康永一直在帮助、询问她一些话题来调整她的情绪,这是应拥有的基本能力之一。而马东作为主持人、导师,不仅仅在节目当中需要对本期的论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发挥睿智幽默来烘托节目气氛效果。选手的发言如果无趣他会通过敲打木鱼的方式来巧妙地控制节目进程,时刻不忘这两个身份之间的切换。

从《挑战主持人》这种传统的电视节目到利用新媒体,如何更好地适应和发挥功能的多元化是主持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主持人的传播理念也融入了跨界思维,以撒贝宁、何炅老师为代表的高才生用本身的职业技能带动了跨界传播的短板,并且他们也在不断突破自己身上的潜能点。

(三)主持人的商业功能逐步发挥作用

原生广告的概念起初源于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原生广告是一种从网站或者app用户体验出发,由广告内容所驱动,并结合了网站和app本身的可视化设计。而作为新生事物,我们对于原生广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受众媒介接触习惯的改变,使得广告内容必须充满创意,针对性更强且覆盖面更广。

《奇葩说》这一档节目就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案例,这与主持人其发挥了良好的商业功能密不可分的。一档档网络节目不断崛起的时候,有很多的投资商也看准了网络综艺这一具有巨大受众的平台。传统的电视节目可能广告的投资只放在了固定的广告时间,而现在虽然网络节目广告投入在变多但受众却并不再反感广告,这与主持人也是密不可分。主持人要适应这种“商业化”,在主持话语中自然而然为投资商穿插广告,要幽默且有创意。比方何炅在第一季《奇葩说》中为小米手机说的“小米黑科技,掏出来搞事情”还有“纯甄酸牛奶,奶后吐真言” “一人吃鸡,全家光荣的肯德基全家桶”,主持人和广告商配合得更加出神入化,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自带包袱,通过原生广告的多元玩法获得传播效果。相比传统电视节目当中的“快嘴华少”人们只记住的是华少作为主持人的素养却对广告内容没印象,还有湖南卫视的汪涵在《天天向上》直接重复“特步”的做法要好很多。截至《奇葩说》第四季结束仅广告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就从开播前的5千万,飙升到目前4.1亿多。原生广告配上花式打广告的马东、从容有情商的蔡康永,有深度有知识内涵的罗振宇教授,还有有趣诙谐、受到年轻人喜爱的李诞,让节目效果和广告一同发挥了作用。

(四)主持人的角色多元化

与其说“去主持人化”还不如说在原本的主持人素养中赋予了新要求。《奇葩说》的马东他既是节目的把控者也是节目的参与者,在每期论题当中提出独具自我特色的论点,并与受众互动。而且,主持人角色应当具备更广泛的适应性,中国首例AI技术合成的主持人的出现让普通大众认为会极大减少新闻媒体在后期制作上的各项成本,也会使制作效率有极大的提高,但机器所没有的是主持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临场发挥能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情味”。

在《奇葩说》中当辩题为“我因为太胖被同学嘲笑我该不该减肥”时,马东就谈及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这是一种真情流露的感受,主持人可以与受众形成情感共鸣,起到树立三观的意见领袖作用。而且《奇葩说》当中的马东同样是栏目的创始人,《晓松说》也已经成为以主持人高晓松为中心的独立品牌。作为节目创始人这一角色更应该自觉做好节目定位,反对“泛娱乐化”,做有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把阳春白雪的雅致中国文化用通俗的语言、动容的故事给予受众,从而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节目的黏性。

五、结束语

在网络节目这一多样的形式当中,不变的是主持人的基本素养,改变的是时代背后传播主体的角色和功能。若网络节目也向具有传播文化、传承发扬文化节目转变的话,主持人更应该起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未来,也给主持人这一群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学会适应和利用新媒介,学会驾驭不同风格类型的节目,更好地迎合受众。未来,主持人与新媒介的碰撞摩擦将会迸发出新的火花。

猜你喜欢
奇葩说马东奇葩
捐 款
“空中奇葩”验证机
说说你家娃的那些奇葩事
马东生 作品
奇葩少年欢乐多
在线教育 老师“奇葩说”里找灵感
从《奇葩说》谈主持人的控场能力
网络综艺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如何“量产”《奇葩说》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