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

2018-03-29 02:01
传媒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亲和力听众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 合肥 230071)

现代社会多种媒体并存,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特别是网络媒体风头正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最常用的信息获取途径。与电视和网络媒体这些视听合一的媒体相比,广播只有单一的声音传输途径,在竞争中并不占优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多种媒体都高度发达的大城市,广播依然拥有自己的大批忠实听众,究其原因,广播节目及其主持人独特的亲和力是广播吸引受众的重要原因。

一、什么是广播节目主持人亲和力

什么是亲和力,目前的国内词典和学术刊物对其有着不同的定义。综合来看,所谓的亲和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所在群体心目中的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来源于人对人的认同和尊重,指的不是物理距离上的亲近,而是心灵上的沟通和融合。

亲和力是广播依然拥有大量受众的重要原因,那么广播节目的亲和力从何而来?第一,广播节目内容一般关注和报道的内容都是老百姓的身边事,符合新闻价值判断中的接近性原则,老百姓关注和熟悉这些事儿,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可以牢牢抓住受众。第二,广播节目形式灵活多变,听众喜欢什么样的形式,就采用什么节目方式。比如在很多的广播频率中,都开设了方言节目,让人倍感亲切;听众可以通过点播的方式,听到自己喜欢的歌;还可以通过微信留言,电话沟通等方式,随时和直播间沟通,参与到节目中。这种灵活多变的节目方式,使得受众觉得广播不是一个离自己生活很远的、冷冰冰的信息传递机构,而是可以满足受众各种各样信息需求,还可以随时互动交流,这些都是广播节目让人倍感亲切的原因。

广播让受众倍感亲切,那么是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这种和力传递给受众的呢?是节目主持人。作为广播的核心,亲和力是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所谓广播主持人的亲和力,是指其在节目传播过程中,散发出的让听众觉得轻松和亲近的特殊品质,是主持人的一种特殊魅力。这种特殊的魅力不是简单的几句问候、几声轻笑就可以概括,而是主持人基于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听众,真正地满足听众需求,将听众和节目融为一体,让听众真正地感受到主持人的吸引力,从而征服听众。从受众角度来分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可亲近的对人态度;二是可信赖的对事态度;三是高超的主持人能力。一句话,主持人在广播节目传播中对人、对事和主持能力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越强,其亲和力就越高。

二、广播节目主持人为何要具有亲和力

首先,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职业性质意味着他们总是以正面的形象示人,在节目中,主持人所传递不仅仅是信息和资讯,更是思想和感情。具有亲和力,是节目主持人必须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国家语委姚喜双教授,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结束后曾说过:一个主持人要取得成功,就要具备“三力”,即功力、能力、亲和力。只有具备了亲和力,才能和听众产生共鸣,与听众融为一体,听众才会支持其所主持的节目。

其次,广播媒体需要主持人具有亲和力。广播要想提高收听率,必须要得到受众的认可,除了节目内容和频率包装,主要内容需要通过主持人传递,因此亲和力也是广播媒体对于主持人的重要要求。

最后,整个社会也需要主持人具有亲和力,作为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者,主持人只有以积极向上的面貌出现,才能更好地感染受众,构建和谐社会。

三、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获得亲和力

(一)时刻牢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主持人面对广大受众,应该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广播传播理念,把受众的需求和利益摆在第一位,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主持人获得亲和力的基础。正如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所说的:“主持人的技巧很多,但是一切的努力都应该在人性化的表达方式中实施。放弃了这种人性化,就等于把自己反锁在密不通风的房间里,哪怕三头六臂,也无法真正触碰观众的心灵。”

在主持各种广播时,主持人首先要尊重听众的需求和情感,关注社会各个群体的变化,关注民生,充满人文关怀,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有需求的听众。每天广播主持人看似坐在直播间里,对着话筒和操作台说话,但是并不意味着是自说自话,自己娱乐,但是他们的心中必须装着听众,时刻要思考听众的需求,选择听众关注的内容和话题。

其次,主持人作为媒体人,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满足听众的知情权、话语权,能够发挥沟通舆情、监督社会、维护受众权益的责任。总之,只有在尊重听众权益的基础上,真正满足受众需求,肯定他们的价值,才能赋予亲和力真正的内涵,才能与听众实现心灵上的沟通交流。

(二)恰到好处融入真实情感

广播节目的主持人用声音去打动听众,触碰他们的内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自己有真情实感,只有有了内化的真实情感,才能外化为表象的真实可信。观众只有感受到了这种真实可信,才会接近和喜爱这位主持人。主持人要想获得这种真实情感,必须要靠长期的积累,首先要有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最后还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听众,这样才能培养出自己对节目和听众的深厚情感,进而外化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在主持时饱含感情。

以广播新闻播报为例,我们传统的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习惯于一板一眼地进行严肃播报,这种播报方式虽然也可以精确地传递信息,但是却明显缺乏感情,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没有亲和力。现如今受众的个性化和自主需求更加强烈,这种播放方式明显已经落伍,所以越来越多的广播媒体,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新闻播报方式,变“播”为“说”,用“说新闻”的方式,来传递内容。这种说新闻,不仅考验着主持人的语言功底和主持能力,还可以表现出主持人内在的情感、个性和人格魅力。因为在“说新闻”过程中,或多或少主持人都会加上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比如说对一些灾难事件,主持人不能漠视,要有同情心,对于一些揭露性报道,主持人要大胆直言,替公众发声。总之,在说新闻的过程中,无论是悲伤、喜悦、气愤等,这些感情主持人都应该有,而且也应该表达。当然,作为公众人物,广播节目主持人在表达情感时要注意分寸,不能口无遮拦,更不能表达错误的情感。总之,只有节目主持人人恰到好处地表达出适当的情感,才能赢得受众的叫好声,让自己的主持富有亲和力。

(三)注重积累广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

广播节目的主持人要具有亲和力,同样需要注重积累广播的相关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知识使人的思维敏捷,头脑睿智,见解独到。实践经验能够让主持人更深刻准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有更多处理的技巧,面对与听众的交流时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应对,并给出正确的引导。一个熟悉听众、尊重听众并且能够正确引导听众的主持人,才能赢得听众的信任,才能让听众对他们敞开心扉,真心接纳,所以厚积薄发的知识积累和丰富深厚的社会实践都是主持人亲和力产生的源泉。

以广播节目中经常会开设的听众热线电话为例,主持人需要在电话中帮助听众解决一些情感、生活或者各种各样的专业问题,这些都是没有事先备稿的,需要主持人临场发挥,因此对于主持人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同时,由于打进电话的什么层次的人都有,遇到的问题、表达方式和理解能力都是千差万别,主持人只有经验丰富,根据过往的实践随时调整沟通方案,这样才能用比较正确的方法帮助听众解决问题,才能收获听众的信任。

(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主持人的亲和力需要主持人有内在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和真实的情感,还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而把这些表现出来的载体就是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主持人的基本功。广播主持人要能够把自己的爱、同情、激动等各种情绪、理性的思考和对别人合理的建议,用恰当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平和地与听众沟通,这是亲和力的前提。

总之,不同的广播主持人有不同的主持方式,他们所具有的亲和力也是千差万别。但是亲和力所达到的主持人与听众平等沟通的传播效果,与听众情感上互相尊重的沟通体验,却是相同的。主持人必须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多一些实实在在的关心,真正和听众做朋友,才能做一个有亲和力的,长久受欢迎的主持人。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亲和力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