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形势下的新闻报道

2018-03-29 02:01
传媒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记者传统媒体

(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晚报》时政部,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言

作为一名从业经历已有16年的媒体人,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到媒体融合的转型和蜕变。作为河南媒体人,自然特别关注本土同行的生存状态,但由于一些原因,这些媒体人的生存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如果不能尽快改善,轻则造成这个行业的人才流失、水平下滑、主流权威媒体失声而杂音四起,重则会造成整个社会因记者地位下降、生计艰难,从而导致舆论监督的缺失、思想阵地的失守,这种后果的损失是无法估量、无法弥补的。

二、自媒体主导事件进程而传统媒体缺位

《疫苗之王》这篇文章,让缺位的传统媒体汗颜。事件后期,传统媒体也有跟进,就推动事件而言,作用小了不少。传统媒体为何跑到自媒体后面,不少人在做这方面的反思。

真能避免吗?没人可以给出明确答案。但作为众多监督途径的一种,舆论监督的价值早已被证明,如果舆论监督有力,避免是可能的,至少可以让造假公司有所收敛。人们做这样的假设,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渴望,渴望在每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媒体都能有一双警惕的眼睛。和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整合报道资源、调动采访力量、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公众希望媒体更广泛深入地介入社会生活,对不良现象更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督,这样的期待合情合理。人们怀念调查记者,正是基于这种心理。

三、为什么愿意做记者,特别是调查记者的人越来越少

众所周知,随着媒体大环境的改变,传统媒体人员流失潮一波又一波涌起,先是综艺节目制作者、高级管理人员这些容易寻求高薪、谋求发展的岗位,接着这波热浪也波及了传统媒体最为根深的新闻部门。

新闻行业的知名人物大多是因为主持人的身份而取得一些名气,而调查记者的岗位确实也能成就一些人,柴静就是最典型的标杆。知名的调查记者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能够推动一些重要问题的解决。但是调查记者的声音越来越弱,知名调查记者难产。

新闻部门绝对是媒体最累的核心业务部门,人都是追着接连不断的新闻在转,时刻都要抢在前面,既要做好将要发生的事件的议程设置,还要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更多不具备名人光环的普通记者们,尤其是调查记者们,他们的辛苦并没有换来自身的影响力,年纪大了又受不了高强度工作,只能退居二线。退居二线的前提是有没有进入管理梯队,如果没有那么很可能面临收入下滑,再难被重用。就算如此,不求赚辛苦钱的记者们也不一定能够谋得一份等待退休的闲职。当前,传统媒体人员冗余,职能部门人员也十分庞大,如果没有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实行多元化发展转型,处境只能越来越艰难。

中山大学著名学者张志安发布的2016~2017年《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用数字揭示了残酷的现实:调查记者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趋势,传统媒体调查记者从业人数下降幅度高达58%,在2010~2011年的报告中,全国共确认334位调查记者,而六年后,经核定的调查记者仅175名,整整减少了159名。

虽然数据显示,调查记者的收入略有上升,大部分调查记者的月收入集中在5000~10000之间,但考虑到调查记者的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较大城市,房价、物价、消费水平较高,以及新媒体、商业网站从业人员的待遇……事实上传统媒体的调查行业,仍处于较低的薪资水平。

四、全面提升新闻记者的从业待遇,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记者的存在决定了权威媒体的话语方式和文体样式,是其区别于其他媒体形式的根本之处。用深度报道和特稿取代通讯、报告文学,既标志着新闻文体的范式转移,也成为媒体公共性价值追求的体现。

自媒体时代偏好轻阅化的传播内容,但并不代表着不需要深刻复杂的“知识营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展江教授在《新闻文体范式革命的引领者》一文中也写道:“在各种制度、规则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人都是受害者。新闻媒体理当肩负起监督权力和资本的使命,监测普通人生存的社会环境,维系社会的良性运转。”

在当前自媒体不断丰富新闻信息源、互联网提速新闻传播效率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仍然拥有自己的阵地,仍然是全网新闻传播最有公信力的出口。作为新闻生产的主要力量,传统媒体必须重视新闻记者队伍的建设,保住核心业务部门的实力。

全面提升新闻记者的从业待遇,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媒体应保持好新闻记者的进出流动性,让适当的大龄人员、劳损人员流出,再保持从业者梯队的及时补充。新闻记者的进入标准一直以来十分严格,过硬的从业素质考核、必要的年度培训都要及时跟进,保持优质的记者队伍。同时,面向所有记者都应提供正规的合同、统一的待遇、人身保险。此外,要配备首席记者、资深记者、高级记者的晋升通道,配以合理的待遇,这也是对整个队伍的激励。

我国文人从来都不缺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也不缺少心怀新闻理想的记者队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给他们更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支持。

可以确定的是,只要主流媒体不主动缺位舆论监督职能,即便是面对自媒体的激烈竞争,依然可以占领新媒体舆论场,不管是对于良好舆论生态的营造还是对于健康社会生态的构建,都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说,主流媒体应该也必须加大舆论监督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五、结语

我国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新闻媒体也要与时俱进,除了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描写改革的成果,更应该发挥舆论监督类报道的优势,按照习总书记“时度效”的要求,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并及时发出警报。”希望在新形势下,我们的新闻记者当好这样的瞭望者,为祖国的发展进步保驾护航,而让舆论监督类报道重新成为新闻报道的利器,也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新闻记者传统媒体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