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之全新实践

2018-03-29 02:01
传媒论坛 2018年19期
关键词:靖江日报融合

(江苏省靖江日报社,江苏 靖江 214500)

一、引言

近年来,《靖江日报》积极顺应现代网络传播和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致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发展力的融媒体集群,加快报业与新兴媒体联动融合,着力推进内容、技术、资源的重组与创新,再造生产流程、发布渠道和传播方式,初步实现了联动融合、优势叠加、各尽其用、各擅其美、一体发展。《靖江日报》相继荣获“中国县市区域报最具实力媒体奖” “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奖”。靖江网获评“全国县市十佳新闻网站” “江苏省地域特色网站”。新媒体创新项目获评中国报业50强,泰州市“创新项目奖”。网络新闻专题获江苏省网络好新闻三等奖。

二、加大新媒体建设力度,打造报业融合发展平台,融媒体传播架构全面建成

围绕新媒体发展和媒体融合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开拓新兴媒体领域,推进媒体形态变革,把传统媒体的触角向网络空间和宽广领域延伸。

(一)融媒体布局全面建成

靖江日报社先后于2005年开通靖江首家城市门户网、新闻网——靖江网;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投建大型户外电子屏;2010年推出多媒体数字报;2012年创刊城市文化杂志型读物《眼界》;2013年建成移动客户端“掌上靖江”(APP)以及电子阅报栏、多媒体阅报屏;2014年上线公众微信、官方微博,设立古吴轩出版社靖江分社,创办《今靖城》社区报。目前,已全面建成以主报为龙头,以门户网、移动APP、微博、微信、数字报、社区报、杂志、出版社、电子屏、阅报栏、阅报屏等媒体形态为依托,图文音视一应俱全的融媒体发展框架,形成了苏中苏北首家门类齐全、遍布城乡的县市报融媒体矩阵。

(二)融媒体用户爆发式增长

目前《靖江日报》总订数3万份,靖江网日均点击量2.8万人次,“掌上靖江”移动客户端的用户数3.5万个,公众微信日活用户12万个,官方微博粉丝数量18万个,其他包含数字报、手机报、电子屏、阅报屏、阅报栏等平台的读者总数在5万左右。这样,剔除重复人群因素,靖江日报的融媒体平台受众人数达30万左右,接近靖江人口的1/2。这种爆发式增长为靖江日报进一步发力新闻宣传、融媒体融合和报业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步伐,打造报业融合发展产品,多媒体全方位传播威力显现

以互联网思维引领内容生产,打破传统报道的陈规,走全面融合的新路,积极推动新闻生产、报道方式的变革,努力打造一个个受到用户欢迎和喜爱的内容产品。

(一)做强主题宣传产品

紧紧围绕靖江市委市政府重大会议活动和各阶段中心工作,统一规划、设计、组织、推进。每年推出3~4个重大主题,融媒体、分个性、多样化、立体式地进行宣传,将主流的思想、正面的声音、积极的舆论,高密度、强力度、浓墨重彩地亮相各平台。市委全会召开期间,靖江日报微博滚动发布文字帖和图表帖数十条,掌上靖江APP也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推送,对会议动态和大会主题、重点内容及时传播,累计点击阅读量超过30万次。精心策划了市委全委会、两会、项目大突破推进会、江山公司股权交割等30多个重大会议活动,以及项目大突破、创造新动能专栏的宣传,有的集中组合、有的分篇细化、有的系列追踪、有的现场直播、有的视频发布,均激发阅读兴趣、引起强烈反响。项目大突破的报道在融媒体平台发布后,短短一天时间内,除报纸无法准确统计外,网络媒体上吸引了近10万人次阅读。强势的主题宣传产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

(二)做精日常新闻产品

对与城乡群众日常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服务类、解释性新闻的公益性报道,立足于细、全、深,开辟相应专题专版专栏,进行专业化深度挖掘和宣传报道,提高融媒体平台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回应力度,彰显主流媒体的社会价值观和民生服务观。在饮用水质异常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融合,努力抢占传播的第一落点,靖江日报微博和微信第一时间发布市委市政府的权威声音,公开信息,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也通过微博、微信即时传播,市民通过新媒体及时了解水危机处理的进展,消除了恐慌情绪。同时,《靖江日报》对水危机处理全过程进行客观权威的全景式报道,市委市政府的应急处置和市民的冷静应对受到各界好评。目前初步形成《小红帮忙》《作风与民生》等一批植根群众心中的融媒体联动服务专栏。

(三)融媒体集群营运效益扩增

围绕彰显靖江日报传播公信力影响力、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承载功能,近十多年来靖江日报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文创产业项目,通过不断创新平台建设、渠道拓展、内容生产、运营机制、团队运作等,全媒体平台联动式立体化宣传推动,项目均取得广泛传播和有效影响,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历年来文创产业收入每年以超15%的幅度递增。基于一系列的创新举措,靖江日报文创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得到爆发性增强。2017年,一份园区招商宣传策划催生一张近百万元的订单,包括微电影《石榴花开》、画册《南城时光》等;携手靖江白酒市场第一品牌“洋河蓝色经典”,连续三年成功合办演唱会;“靖江最美金婚夫妇、敬老之星”评选活动,“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十大杰出创业青年”评选活动,靖江市助残品牌发布暨先进典型表彰活动系列评选活动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2018年,央视“乡村大世界”首期改版节目“家乡”在靖首录;第六届桃花节升格为靖江乡村旅游节,当地政府投入增加到两百万元;生祠镇荷花节、利珠村采摘节接踵而来;靖江第一本乡镇口袋书《季市》付印;“我们的节日•中秋”大型文化活动、靖江首届中华经典名篇诵读大赛、2018靖江金秋房产家居文化节暨科技潮品秀、国庆大型车展等一系列文创活动,掀起靖江日报文创项目新高潮。

四、探求自主创新之路,着力打造报业融合发展的运营体系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融媒体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在融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新实践中,靖江日报社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融媒体融合的人才、资金和机制,对于一个县级媒体来说始终是一个瓶颈制约;融媒体的运行规律还不成熟;融媒体的盈利模式尚不明朗。这些都需要站在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创新方法,探求对策,最终实现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的转型变革,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的共享融通,进而带来融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新变化。

(一)生产体系的转型

着力推动报媒向融媒体转变、记者向融媒体记者转变。通过生产体系的转型,形成多个平台和终端平行意义上的媒体矩阵,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融媒体发布。记者“给所有平台发稿、用所有手段发稿、在所有时段发稿”,编辑以中央信息厨房的编辑模式,打通采编的各个流程,有效循环和利用各种资源。各媒体之间既独立又联通、既保持特色又相互补充相互借力,释放融媒体的巨大潜能。高度关注“用户体验”,追踪用户需求、形成用户大数据,努力生产更为精准的产品,与用户互动、共鸣,以一系列精细服务获取良好的用户黏性。

(二)运营架构的整合

建立集中统一的运营操作规范,推动纸质平面媒体向立足靖江的新闻资讯生产商供应商、融媒体传播集群转型变革。内容组织上,围绕重大新闻事件、重要会议活动、重头主题宣传、重点话题议题整体设计,立体推进。市场营销上,推行融媒体营销套餐,全平台联动、全方位发力创意活动、文化服务项目,确保重大题材和重要行动得到融媒体、全渠道、全终端的集中报道。

(三)管理机制的变革

将融媒体平台的策划、采编、审核、发布、传播、推广、营销进行集中管理,实行一个执行班子、一套管理架构、一条龙监督考核。将政策、资本、资源和人才都向新媒体倾斜靠拢,建立专门的新媒体营运团队,以专业化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发挥人才聚合效应,推动融媒体发展。鼓励记者编辑参与新媒体项目的自主创新实践,以全员力量推动报业融媒体良性运转。

五、结语

在媒体发展的道路上,传统媒体之纸媒必须发挥自身优势,转变观念,以“融合”的思维在流程再造、内容制作、媒体经营等方面深耕细作,从而使“长板”更长,不断提升媒体影响力、竞争力,在新时代迈出新步伐。

猜你喜欢
靖江日报融合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靖江马桥镇把牢“安全第一关”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马洲警侨联动——情暖海外靖江人
《融合》
桂林靖江王陵遗址博物馆宣传教育探析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