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理念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评价策略

2018-03-30 03:13冯尚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少教多学作文教学

冯尚暾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GS[2016]GHB1551《“少教多学”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要:本文阐述了“少教多学” 教学理念的内涵和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探究如何从作文教学的评价策略方面体现“少教多学”理念,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少教多学”; 作文教学;评价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

“少教多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少教多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少教多学”的过程需要强化而不是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3.“少教多学”有利于实现教学重心的三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内外自学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传授知识与培养智能、提高素质并重的轨道上来。

4.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过多,搞“满堂灌”、“填鸭式”这一弊端,“少教多学”能科学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关系。

5.开展“少教多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天地,有利于促进教师向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转化。

二、“少教多学”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作文教学策略包括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等方面,本文着重从评价策略方面探讨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少教多学”理念。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在此理念的观照下,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作文修改与评价 重视作文修改与评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高效作文批改方式。如精批与简批相结合、老师批与学生批相结合、面批与文字批相结合等等方式,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率。

2.转变作文教学观念,评与改并重 文章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文章从选题立意到篇章结构的整体修改。另一个层次是从构思设计到语言表达的修改。修改的目的不外乎两点:一是弥补缺陷或不足,二是精益求精。這对修改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修改者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修改能力和技巧之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评价判别的能力。“评”与 “改”相辅相成,“评”是前提,“改”是关键,不能偏废。

3.加强评改指导,让学生自主评改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给予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在作文评改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由教师评定、同学评定、自我评定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评改方法。在评改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年级、文体、写作训练要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常常采用以下几种评改方式:

(1)教师示范评改:把学生作文的片段或全文誊印出来,教师边评边改边讲述,使学生知道评改的符号,理解修改的原因,了解评改的方法;

(2)教师批学生改:教师用符号标明需要修改的地方,或用眉批提示修改方法和思路,由学生自己作具体的修改;

(3)师生共同评改:师生一起讨论、评议一篇例文或范文,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小结评改的具体要求并分条板示后,由学生自行修改;

(4)编辑小组评改: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除作者外,由其余学生分别担任朗读者、编辑和校对等不同角色。朗读者读完文章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提出意见,讨论后提出修改建议,由作者本人进行修改,最后由编辑审稿修订;

(5)学生互评互改:学生自找互评互改的对象,根据作文的具体要求,仔细评改对方的文章,撰写评语;双方交换意见后,再互作补充评改;

(6)学生自评自改:学生根据作文的具体要求自行评改,一般要求评改前后各轻声朗读一遍。

(7)加强对不合格或不达标作文的检查指导,要求重写并作面批等等。

4.建立写作档案袋 传统的作文评价是一种“外部评价”,把评价等同于各级各类考试,同时又把考试窄化为外部机构所组织实施的各级各类的统一考试,就高中而言,主要是高考。这种评价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缺乏诊断性和形成性的功能。它不但不是激励性的、发展性的,反而大大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顾振彪先生认为:“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说假话套话早已成风——学生的作文大都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至于创意更是谈不上。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不高尚;为了得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肤浅片面;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自己。”(顾振彪《作文教学目标的对话》,《语文建设》,2002年第6期第9、10页)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得高分而作文,被束缚了手脚,一些老师为应试而教作文,不求创新,只求四平八稳,在作法上只许这样不许那样,学生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思维被控制在一种固定的游戏规则上,而写作档案袋是收集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写作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作文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式,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以激励和促进学生在写作上的发展。它属于一种内部评价,其评价标准是多元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定性的评价也有定量的评价,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和同伴的互评。评价主要以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主,以解决问题作为评价出发点,评价目的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改进。合理使用写作档案袋,就可以有效地克服和改变传统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强调学业成就、忽略其他方面潜能发展的做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通过记录生活中见闻感受,为写作生成强大的“信息动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顾振彪《作文教学目标的对话》,《语文建设》,2002年第6期第9、10页。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 731800)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少教多学作文教学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
美术作业情感式评价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