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公司实行产销一体化的思考

2018-03-31 03:16贾淑玲
中国盐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盐业经营区域

◎ 贾淑玲

导语:

2018年是盐业体制改革过渡期的第二年,也是中盐总公司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攻坚克难,加快企业转型、创新的关键一年。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攻坚任务,也是中盐结合盐业体制改革,转化经营格局,开展企业混改的重要转型时期。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改革助推国企动能的新环境下,盐业体制创新迎来了窗口期。中盐总公司李耀强董事长在2017年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今后五年要“创新、变革、竞争、共赢”的八字方针,更好的实现“创新行业价值,服务民本民生,体现国家意志”三大主体功能,进一步发挥行业引领和带头作用,把中盐建成“国家盐业公司+优秀化工企业”。在近五年的工作规划上,从三个维度指明中盐发展方向,指导我们要具备决战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身肩创新改革的重任和担当、继续夯实基础的坚持和镇定,在中盐滚动发展战略和规划引领下,打好企业改革攻坚战。

产销结构重组是推进盐业内部改革的新着力点,也是改革的重中之重。重组,意味着经营链格局的重新整合和组格,产、销方在优势互补、相互开放的基础上,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有机体,并实现产销链上利益机制的再平衡。

一、区域产销一体化战略成为实现盐业改革结构性调整的必然趋势

盐业市场环境受到自由竞争的干扰和影响,经营企业明显感觉在现有体制下经营所带来的困惑和难度。目前产销间的合作模式已经不再是固有的唯一形式,个别经营环节出现无序竞争的状态下,产销经营链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省级公司多元经营对上游生产企业及产品的选择性变强,由一对一执行计划到一对多选择性调配,保护计划经营面临危机;二是产需和消费需求断点,基本是产、销分离;三是省级公司仍在计划调控下,实施对上游的保护性调剂,主观把控市场选择,限制价等质高的商品经营,保护了弱势企业,形成经营链内产、销封闭经营;四是工业盐及饲料添加剂氯化钠的自由流通,市场化经营模式突显,原有的固定产销链发生变化,下游终端对接企业的经营模式更为便捷,中间商不再享有利益分配权,个别经营项目出现明显萎缩;五是关联整体经营链的各类企业,市场运行机制仍很缺失,价格调控终端的经营措施仍显滞后,反映出价格与质量间的差异性,造成无序竞争、低价销售、以次冲好,市场环境在自相残杀中严受重创;六是省内区域保护性经营,形成生产企业之间的抗衡和竞争,自主构建市场渠道的模式雏形已经形成,与现有盐业企业间形成新的竞争主体。产销链上的突出矛盾,已经逐步打破原有格局形成产对销、产对分销、产对代购代销、分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分解盐业经营格局形成新的网格,个别产与销之间仍存在较为刚性的专营流通,对产品品质无法进行多重选择,缺乏彼此间的融洽点和契合点。因此,进行产销结构重组就是要解决生产与销售脱节的实质性问题。通过适应竞争环境下的市场,对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真正的决定权,以用户资源为核心挖掘和创造企业价值,在优化产能结构和市场结构中敢于革新和试错,重塑业务模式,为打造区域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创造基础。

二、实施区域产销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纵观全国各区域盐业市场,目前除京津冀和华东区域可以率先试行区域管理外,其它地区因各种条件制约,仍无法显现出区域管理自治功能。成熟区域表现出的特点有:一是产业多元形成市场需求和份额占有率高;二是市场细分形态完善(渠道建设完备,完全满足终端需求);三是产能结构合理,产品技术达标,不仅能满足周边区域要求,而且产销对接国际市场贸易;四是交通便利、物流发达,商品储备和经营机制完善,市场流通顺畅,可以就地消化和输送产能;五是商品更替和交换替代性强;六是品牌营销占主导地位;七是互联网通路已经建成,基本能实现上游生产和下游经营双方信息及物流的互联互通。概括而成的必要条件是:生产企业完全具备并能研发、生产满足多领域需求且高质量的商品,需要借助更多渠道完备的经营企业打开商品市场。反之,自有经营渠道完整及盐业市场组织架构合理的经营企业,需要更多商品满足和充盈渠道。达到这样的双向需求,就实现了产销一体的契合点。面对这些成熟条件,各地实施区域产销一体化战略要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条件成熟区域要率先推进。整合区域、整合产能,打破省级区域限制,融合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市场流通,提升区域管控能力,在区域内建立统一的标准化运行体系,发展区域盐业经济合作。条件不成熟区域,要因省建制、因省施治,按照成熟区域具备的标准,构建省区内部产销一体化体系,有效提升和激活省内市场机制。第二步,先行一步的区域要巩固已建成的市场环境,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与协同,进一步完善流通领域功能,在区域自治下,带动周边省份同步发展,以期做好远期区域扩容的战略准备和实现新的区域合作的现实准备。达到省内产销重组成熟条件的省份,加强省与省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省际产品输出流通,降低省内商品垄断风险,加快产销流通升级,建立多功能省级研产销为一体的经营链,真正实现区域自治。

三、省级实行产销一体化的战略思考

区域产销一体化思路是今后盐业适应市场化的方向和新的运行机制。目前由于各省存在不同差异,为实施推进区域产销一体化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所以,当下要抓住筹建省内实施产销一体化为着眼点,做好省内区域产销流通功能,率先达到省内经营结构调整。

(一)优化市场发展环境,创建平台生态圈

竞争市场不是打价格战,资源有效配置下实现社会效益才是企业生存的良好环境。所以产销重组不仅仅是企业双向实行内部整合,而要看到市场给生产和经营带来的作用力。在市场这个复杂体中,变幻着的永远是终端的需求,但是一种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均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平台指导市场的运行结构,给予消费导向。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成为滋养企业的土壤,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创建起支撑运产销企业生长平台,并将其融合发展为平台生态圈。所谓平台生态圈,不是构建起一个平台,而是以某个平台为基础,营造出为支撑平台活动而提供众多服务的大系统。在省级各类经营主体还存在短板的形势下,首先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建立自我发展的平台,并在自己的平台下,形成研发产品与扩建渠道的统一、营销与品牌的统一、品质与需求的统一、销售与产出的统一,在无限变通的循环中,提升市场基础。

(二)整合资源,实现多方利益主体的共赢

发挥好利益主体的各自优势,建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信任的信用平台,释放出产有高质量产品做铺垫、销有快流通市场做介质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动产销资源的双引擎动力,在多方磨合中,按照市场要求统一经营理念,打造并逐步完善中盐品牌——市场——服务一体化格局。在积极打造实体物流体系下,配备优秀人才队伍作支撑,加强重组过程中的管理,链接产与销沟通中的风控和财控。省公司要主动研究省内流通一体化的再造流程和标准体系,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弹性经营管理,做到有的放矢、顺势而为,完善下游经营体系,以优质产品为依托,加强内部网格化管理,抓牢终端。要深入研究和运用O2O、B2B、B2C、C2B经营体系,构建成熟的互联网与实体同步运行机制,实现产与销的实体对接和融合。把共同维护和建设健全的市场基础作为殷实保障,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多赢。

(三)建立经营链防控体系,减少恶性竞争风险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竞争性市场带给各方利益主体更多的是机会。尤其是一直受计划调控的生产企业,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接触市场,于是在各种利益倡导下,打破市场规则进行“试水”,想要自建渠道、自行培育市场经营链,却在市场的博弈中使企业原有的利益都受到损失。残酷的市场环境需要我们用审慎的眼光去看待,维护好市场是经营链各方的共同意愿。在实施省内区域产销一体化的过程中,会因地域差异造成区域间的竞争、产销间的竞争、终端经营户间的竞争。因此,省公司要在组建区域板块的同时,建立经营链防控体系。优化经营链结构、构建畅通的物流,加深产销合作关系,注重完善终端客情培育,形成从下游经营端向上游生产端的无缝对接市场反馈机制,积极发挥优势,防止恶意竞争造成利益受损。

(四)通过合理配置省内资源,形成并发挥区域整合优势

打破省内现有组织结构管理体系,按行政区域进行机构划分,以此减少利益主体对市场受到的经营刺激。发挥好资源垄断优势,用价格调控市场,维护产销双方利益;用价格调控经营,创建更具多方发展的市场空间。用产品结构满足市场,形成多元化社群经济;用产品结构满足需求,让更多产品走向各领域。在区域划分上要发挥均等协调发展优势,保持省内各区域内的市场环境能够实现同步发展。省级公司还可以建立一些特色经营及生产企业,如工业盐公司、涉及农、牧、渔用盐公司、多种经营公司、多品种盐生产企业等,特色经济的发展将使各区域市场形成省集团标杆化、标准化、同质化经营的拉动效果,即有依托生产企业产品经营的优势,又的自建产品的增效优势。在逐步壮大区域自治能力下,有省公司特种经营的概念性实体为区域市场产生鲜活因子,激发出各类利益主体的自我创造性和能动性,爆发新生活力。

(五)省公司要发挥好枢纽作用,统筹协调提升集团造血功能

省公司要敏锐适应环境变化,进行集团内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重塑,实现企业成功转型。集团发展要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在进行经营性结构改革的同时,努力提升企业价值。一要继续履行好社会责任,统筹全省盐业储备和基本供需,进行合理调配;二要充分发挥好省内区域优势,按客户端划分市场,形成经营标准,用科学而统一的集团化发展标准,塑造新型营销模式管理,促进省内基础企业职能升级;三是有效掌控省内或省内划分区域的各类盐产品价格(指导价),形成省公司集中采购的批量业务。批量业务不仅使生产企业形成订单生产,减少生产成本,而且确保省级公司整体效益,便于在批量订货中拿到更为优惠的价格,以此抗衡省内竞争者,形成以产品结构优势拉动价格体系,价格梯次占位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多重作用;四是加大细分渠道经营思路,为上游企业培育和完善基础盐市场,形成集团内多元化发展,精心培养多经营领域的宽渠道,健全物联网规模向纵深发展,吸引优质产品,提升产品更替升级。五是掌握终端需求,建立产、销两端市场反馈体系,以此把控好产与销的实体对接,形成自治功能强、物流体系完善的良性发展市场环境。

四、加快推进省级产销一体化进程,为实现区域产销一体打牢基础

省级公司要高度重视产销重组工作进程,要充分认识到当前诸多矛盾下形成的重重阻力,以及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市场化反映出的各种竞争,彰显出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客户为中心的灵活取向,激活了多年专营企业的动力。在产销矛盾日益加剧的现实面前,省级企业要针对市场和产销结构,对企业有明确定位:逐步实现社会责任与企业内涵发展的双提速。在产销重组中,产销链关联方即将面临各种考验并富有众多挑战。关系到产、供、销各方利益,在区域化条件下进行,触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区域产销一体化的新模式,要协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平衡三者利益,在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同时做好市场供给,完善盐业流通领域路径,在产销一体化运行中实现区域市场环境的改善,在重组改革中再造盐业流通领域循环系统升级。省公司要积极主动创新省内盐业经营模式,发挥好自身优势,化解经营矛盾,突破性地完善产销融合发展的轨道和路径,切实把省级公司塑造成具备内涵和外延双重条件的复合型企业,为推进中盐区域化重组战略打好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盐业经营区域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分割区域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实施三品战略 推动盐业健康发展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2018.12.01—2018.12.15)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区域发展篇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