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带来河长治 绘就碧水清流新画卷
——昌邑市河长制工作纪实

2018-03-31 20:17昌邑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
山东水利 2018年1期
关键词:昌邑市河长河流

昌邑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 曲 伟

自全面实行河长制以来,昌邑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快速行动,完善制度、压实责任,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全市25条河流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管护责任人,开始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愈来愈清晰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全面布局,出台河长“花名册”

在对全市河流现状、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的要求,构建了覆盖全面、责任明确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方案明晰、精准发力的工作推进体系。

2017年4月28日前,昌邑市提前出台建立河长组织体系的正式文件,建立完善了覆盖全市25条河流,组织体系从市到村的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共设立县级河长(包含总河长)9名,镇级河长59名,村级河长376名,并按照属地公布了各级河长“花名册”明确管理责任主体。通过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各级主要负责人都站到了河长制的最前端,真正变“九龙治水”为“河长治水”,层层织密工作责任网,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7年5月底,昌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市河长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体系和水资源管理保护、河流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6大类、38项主要工作任务以及17项保障措施。成立了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河长制办公室。对13条县级以上河流,分别确定一个市直部门作为牵头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县级河长助理,具体负责落实该条河流相关工作任务。制定河长制考核办法和督查督办、部门联动、会议调度、信息报送、市级验收五项制度,市河长制办公室每年组织两次集中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各镇(街、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和市直部门绩效考核,确保河长制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各镇(街、区)全部于6月10日前制定了镇级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形成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流管理保护机制。

二、清河行动,实现污水“全销号”

“清河行动”是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让绿水长流,昌邑市委托潍坊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步开展了全市河流“八乱”问题排查工作,对每条河流编制了问题排查报告,形成了“一河一册”,为开展“清河行动”提供了科学严谨的依据。

“河长”工作在一条线,责任在一个片,看在水里,管在陆地。采取对环境污染保持“零容忍”“重打击”的高压态势,出台相关制度,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加大生活污水治理力度、规范垃圾收集处置,重拳打击各类危害群众健康、威胁生态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负责、一套整治方案、一抓到底,确保清河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在“清河行动”中,坚持各类问题治理协同推进。结合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违法建筑治理行动,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采矿、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问题。对工矿企业及工业聚集区水污染进行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农药和化肥零增长专项治理,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肥种植和商品有机肥使用,“注射”环境保护“治疗”的“预防针”。

针对禁养区养殖棚(场)拆除的难题,坚持科学理性予以解决,按照“既回应群众合理环保诉求,更兼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原则,采取先建后拆、以奖代偿等方式推进拆迁等工作,最大化保障群众利益;同时,大力推进养殖棚(场)退村进园、退河进园,着力发展循环畜牧经济,打造一批畜牧业示范基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行“每周双调度”制度,充分发挥河长制办公室和市直有关成员单位河长助理作用,市河长办负责每周对各镇(街、区)调度一次清河进度,对清河任务实行销号;河长助理定期向河长汇报工作,采取《县级河流河长制工作情况汇报表》的形式督促县级河长助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将“八乱”问题整治纳入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督查内容,每月由市政府领导带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实地检查,随机抽签决定检查对象,对发现整治不达标的问题,立即责成有关镇(街、区)限时整改,督促镇级河长压茬推进各项工作。

截至2017年12月中旬,昌邑市提前完成所有河流“八乱”问题整治,累计整治问题588处,封堵入河排污口10处,整治完成各类违章建筑和违法活动占地共计524.2万m2。强力推进总投资4200万元的蒲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清淤疏浚河道20.8 km,使河道淤塞、水生态和沿河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目前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5月份竣工发挥效益。

三、生态优先,河道“旧貌”换“新颜”

“河长制”推动着“河长治”的实现。昌邑市在清理整治河道的同时,对河道周边生态环境的修复也积极出谋划策,保护好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切实维护河道健康运行。

为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昌邑市水利局参照河道型水库供水模式,在2017年3月投资1100余万元,在胶东调水渠道西小章分水口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铺设调水主管道2条,于4月底竣工运行。为保障工程发挥效益,经多方协调,争取到长江水、黄河水长期用水指标0.5~1 m3/s。截至2017年底,成功调引黄河水、长江水1200余万立方米,有效补充了城乡居民集中供水水源,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

依托潍河保护战略的实施,打通98 km潍河堤顶路生态绿道,观景平台、彩色自行车道、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年内全部建成,全方位打造潍河绿色长廊景观带。

如今,随着河长制工作的不断推进,昌邑市25条河流中,水质优于地表水三类标准的河流达到22条,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同比改善11.8%、33%。河道水域“旧貌”换“新颜”:河道两岸垃圾少了,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景更美了,河道更健康了,城镇、农村生活环境变好了。一个个景象印证了“河长制”的成效。

四、宣传引导,营造“全民河长”氛围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河长制”推进除了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等措施以外,关键点还在全民发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工作是否到位。

在潍河岸边,几块河长公示牌分外醒目。全市400余块各级河长公示牌的设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参与、监督河流管理保护工作。如2017年12月13日早晨不到7点,潍河河长助理、昌邑市水利局局长郝炳伟的电话响了起来,一名晨练的群众反映潍河西大堤有管道漏水,堤身受到冲刷。接到群众来电后,市水利局迅速启动了应急机制,立即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判定为一穿堤管道发生漏损,后立即联系有关单位暂停供水,并对破损管道进行了维修更换,防止了更大险情的出现。

在河长制工作的推进中,昌邑市制订了河长制工作宣传方案,充分利用标语、电视台、网站、微信等多种形式宣传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了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的浓厚氛围。为提高河长制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昌邑市举办了两次业务培训班。同时,加强河长制社会监督服务体系建设,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具有一定声望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民间河长,充实河管员、河道警长、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监督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广大群众在开展河流保护、监督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助推河长制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昌邑市河长河流
昌邑市日照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近代昌邑市侨乡民居建筑装饰审美特征
河流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大督导促进大提升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流放自己的河流
图说河长制
稳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