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的经验做法

2018-03-31 20:17吴兴隆于强强
山东水利 2018年1期
关键词:兰陵河湖河长

吴兴隆,于强强

(1.兰陵县水利局,山东 兰陵 277700;2.兰陵县水利建筑安装公司,山东 兰陵 277700)

兰陵县境内水系发达,河湖众多,流域面积50 km2以上河道19条,50 km2以下河道83条,大中型水库46座。这些河湖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河道工程老化失修、河流淤积阻塞,工业废污水排放、农业面源及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涉河湖违法行为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兰陵县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建立河道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就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

1 完善组织体系,构建管理网络

1.1 健全管理网络

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体系。在沂河河段设省级河长;有跨县区的邳苍分洪道、城河、吴坦河、燕子河4条河道设市级河长;设县级河长有17条河道;设乡级以下河长的有80条河道,跨乡镇河流和大中型重点水利工程设立县级河长。各级河长是相应河流管理保护的直接责任人,积极协调解决河流管理保护的重大问题,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流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县乡两级河长分别配置河长制办公室作为日常工作机构,承担河长制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协调、督促、落实河长和河长会议确定的事项;指导制定河长制工作方案和“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组织审查重要河流专项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分工落实责任,监督指导下级河长办事机构推进工作,统筹抓好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1.2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1)建立河长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由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牵头或委托有关负责人组织召开河长制工作会议,拟定和审议河长制工作中的重大措施,协调解决推行河长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河长制工作进行总结考核,并安排部署有关工作。2)建立部门联动制度。加强沟通联系,形成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间的河长制联席协调机制,密切配合,强化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3)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各级要动态跟踪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进展,定期通报河湖管理保护情况。4)建立工作督察督办制度。各级河长负责牵头组织督察工作,督察对象为下一级河长和同级河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5)建立河道投诉举报受理制度、河长定期述职报告制度、河长考核与奖惩制度等,确保河长制工作健康顺利实施。

2 注重工作方法,全面推进治理保护工作

1)开展河道现状排查,全面掌握河湖名称、起讫点位置、河道长度、水质和岸线现状等情况,查清河流两岸违章搭建、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源构成及分布等基本数据,建立河长制工作台账,实行“一河一档”。

2)组织开展河道、水库等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确权划界工作,按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试行)》,逐步对水流、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建立占用水域补偿制度,按照消除对水域功能的不利影响、等效替代的原则进行占用补偿。

3)科学编制全市水系、河流保护和开发利用指导等一系列规划,配套搞好水资源配置、生态水系等专项规划,为实施河流治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4)加大入河排污监督管理力度,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严格入河排污设置审批,将入河湖排污的设置意见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核发的重要依据。

5)构建河湖水源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定期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和涉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提高河库水源环境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6)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在规划的基础上稳步实施退田还湖还湿、退渔还湖,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河湖健康评估,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保护力度,维护河湖生态环境。

7)建立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河湖管理保护执法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河湖管理保护行政执法职能,实施联合执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对构成犯罪的涉河湖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坚持科技先导,推进建立全县河湖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互联网+”,在重点河湖跨界断面处设立监测点,研发河长APP移动巡查终端系统,及时推送河道基本情况,接受公众投诉和意见建议;建立河长微信群,及时通报河道“管、治、护”等情况。将日常巡查、重点排查、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等纳入信息化、一体化管理,提高河湖管理保护的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9)充分发挥民间河长对河湖管护作用。通过招募、聘用等多种方式,择优选拔民间河长,建立志愿者服务队和义务护河队,对河湖开展巡视、保护工作,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河湖管理保护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10)创新河湖管护模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凡是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工程维护、河道疏浚、水域保洁、岸线绿化、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管护任务,均可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积极实现河湖管理保护专业化、社会化。

3 强化工作保障确保河长制落到实处

3.1 落实资金投入

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河湖管理保护资金。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保障经费来源。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立长效、稳定的河湖管理保护投入机制,为实行河长制提供资金保障。

3.2 强化督导考核

建立考核问责与激励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对河长制开展情况进行及时督导,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落实。要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把实施“河长制”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细化量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逐级抓好推进,将结果作为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确保“河长制”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3.3 加强宣传教育

有效发挥媒体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河湖管理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河湖保护意识,引导其自觉履行河湖环境保护等法定义务。要在各河段重要位置设立公示牌,向社会公布所有“河长”名单和联系电话,公布河段管护范围,接受群众监督,让“有问题找河长”为群众所熟知。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河湖管理保护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要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打破“九龙治水水难治”这一困局,变九龙治水为合力治水,变政府治水变全民治水,变传统治水为综合治水,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海绵城市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全县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水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河湖保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最终实现“河清湖晏、生态兰陵”的美丽蓝图。

猜你喜欢
兰陵河湖河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山东兰陵县鲁城地区BIF型铁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中东省兰陵县尚岩镇初级中学红色文峰文学社
山东省兰陵县庭院经济研究所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