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童话教学的课堂模式

2018-04-02 12:32广州市黄埔区萝峰小学钟彩珠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白蝴蝶小蜜蜂童话

文/广州市黄埔区萝峰小学 钟彩珠

许多童话教学不可避免地呈现了种种偏执的教学倾向——道德教化、训练倾向、知识灌输。童话这类文体该如何正确解读、正确把握其课堂模式?下面以中国儿童阅读提升计划第一辑 《飘香的花环》中《蜜蜂与蝴蝶》为例,从故事情节、故事情感和表达方法等方面着手,研究童话的教学艺术,并从童心、童趣、童言三个角度,通过想象,角色扮演,续编故事等教学策略来架构童话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定目标

语文老师要能教好童话,首先就要能读懂童话,了解童话基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带领孩子走进童话的幻想空间,找到童话的迷人之处。这样,课前就要准确定位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依据对 《蜜蜂与蝴蝶》文本的解读,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并能分角色进行朗读。

(二)通过想象,感受童话故事的独特魅力,激发对童话的浓厚兴趣。

(三)体会蜜蜂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学习想象续编故事。

上述教学目标中第一点是语文教学中共性的教学目标,任何一种文体的教学都应该制定的。第二和第三点是针对童话这种文体的特点而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考虑了童话文本的教学特点,也关注了语文课堂中其他文体的共性教学价值。

二、怎样教

童话教学的文本核心已经明确,教学的目标也已经定位了,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读童话,读出情节、读出画面、读出形象,这三者既层层递进,又相依相存。

1.激发童心,进入情境

童话故事浅显易懂,大部分的情节是不需要分析交流的,孩子们听几遍、读几遍就能了解故事大概。但是故事中某些特定的情景和人物鲜明的形象则需要老师有目的地点拨引领,才能让孩子们沉浸在童话那五彩斑斓的奇妙世界里。比如 《蜜蜂与蝴蝶》,课文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由于大家的勤奋,酿的蜜也越来越多,这就引起了一只馋嘴狐狸的注意。一天,它瞅个空子想来抢蜜,恰巧被小蜜蜂碰上了。”简短的两句话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画面,我们不妨就此激发学生的想象:第一层:狐狸天天(在哪里) (怎么样)去侦查蜜蜂的活动,瞅机会。第二层:小蜜蜂们都出去采蜜了,剩下了一只小蜜蜂,狐狸来了,它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而引读第二、三段,孩子们边读边想象,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想象自己置身画面中。自然而然的, 文中 “馋嘴” “探头探脑” “螫退” “狡猾”等词语就变得鲜活起来了, “不久就死在蜂窝的旁边”更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心坎里。像这样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可以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读活,把画面读活,进而引领孩子们走进心中的梦,真切地感受人物形象。

2.激发童趣,角色体验

角色表演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培养兴趣,张扬个性的效果。特级教师周益民介绍,对于低中年级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戏剧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对童话角色的体验。童话故事贴近儿童思想,符合儿童的生活体验,语言生动有趣。通过角色的扮演,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物的情感。让学生走进童话情节,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人物的行为,从而收获人生智慧。比如 《蜜蜂与蝴蝶》,在品读小白蝴蝶与另一只小蜜蜂的对话画面时,可以这样引导:

师:小白蝴蝶看着小蜜蜂为了蜂蜜最后死了,它的情感有什么变化?轻读第五段。

师:小白蝴蝶说了什么?把小白蝴蝶的话找出来,再和同桌一起读一读,想想为什么要批评地说?

师:另一只蜜蜂听到白蝴蝶说的话,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这只蜜蜂说了什么?找一找。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愿意扮演他们来读读对话?

师:如果你是另一只蜜蜂,听到小白蝴蝶批评的话语,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份愤怒,你来读读这只蜜蜂的话。

师:听了小蜜蜂的话,小白蝴蝶是怎样想的? (抓住 “惭愧”和“抬不起头”)

师:是呀,蜜蜂想着集体、不想自己的精神让人感动,小白蝴蝶知错能改的态度也值得大家学习。谁想当小蜜蜂,谁想当小白蝴蝶,咱们分角色读好这几段对话? (戴上头饰表演读)

朗读,是一种个性体验。有个词叫 “文贵自得”,也就是说只有反复地品读,才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能动地凭借自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消化、实践和建构,这比教师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要学得多、记得牢。在 《蜜蜂与蝴蝶》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扮演小蜜蜂与小白蝴蝶这两个角色之前品读了彼此的对话,体会了它们的情感变化,为以后惟妙惟肖的角色扮演奠定基础。

3.激发童言,续编情节

许多童话作品的结尾虽言已尽,但意未了,每当读完一篇作品,孩子们总会回味无穷,遐想联翩,产生许许多多的假设和幻想,沉浸在自己的二次创作中久久不能自拔。所以,在童话教学中,可以鼓励孩子们以本故事内容为基础,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和改编。

《蜜蜂与蝴蝶》的结尾: “小白蝴蝶听了,惭愧得抬不起头来,连忙飞开了。”这个结局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更加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小白蝴蝶飞走以后会去哪里呢?会做些什么呢?又如:假如小蜜蜂悄悄找来了同伴,一起对付狡猾馋嘴的狐狸,结局又会怎么样?小白蝴蝶又会说些什么?问题抛出,学生便张开想象的翅膀,海阔天空地幻想,大胆地续编和改编,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从更高的角度领悟了故事所带来的成长启迪。续写结尾和改编故事情节,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又激发了孩子写话的兴趣,更培养了孩子的写作能力。

童话就像是儿童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能放飞孩子的想象力,能带给孩子美感的熏陶,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我们的童话教学更要关注童心、童趣、童言,引领孩子读进去走出来,把童话教成童话,为孩子建构一个缤纷美好的童话世界。

猜你喜欢
白蝴蝶小蜜蜂童话
一只白蝴蝶
一只白蝴蝶
小蜜蜂嗡嗡嗡
我是勤劳的小蜜蜂
飘飞的白蝴蝶
小蜜蜂,对不起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白蝴蝶
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