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三步,到达有效阅读教学

2018-04-02 12:32化州市第一小学陈晓红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文教学方法

文/化州市第一小学 陈晓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备课、课堂和课外阅读三个方面努力,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备课,保障课堂

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抓备课。备课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只有花力气研究备课,从教材、学生、教学设计三方面入手,才能上好课,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效果,实现有效阅读教学。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上好课、学生学习好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要钻研教材,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目标;在上课时围绕明确而有效的教学目标开展阅读教学,才能有条不紊,达到预期效果。

在备课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可能,并根据这些可能灵活选择有效的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课文,掌握知识。

一节课上所用的教学方法不是固定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合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讲解抽象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运用多媒体直观呈现给学生。对于一些易于理解和把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朗读感悟法、引探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设计好教学方法后,教师才能准备相应的教具和课件,才能顺利开展课堂教学。

备课要是准备得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低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备课,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规划有效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为有效阅读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课堂结构

想要追求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课堂的整体结构,优化课堂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中活动自己的思维,找寻答案,主动归纳总结学习到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学程序安排得当,教学才能条理清晰,井然有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教学中需根据素材组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些说明文通过几个方面来介绍事物,教师可以先教其中一方面,然后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各个方面,如 《新型玻璃》,既可以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也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叙事课文在叙事顺序方面不是相同的,教师可以不必按照课文固有结构只分析词句,把课文拆得七零八落,而应该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分析事件的因果关系,这样对学生理解课文更有帮助,提高学生分析总结能力。一篇课文有重难点,教师根据重难点安排教学。每一篇课文都不需要完全详细讲解,而是详略得当,动静结合,导出将要学习和发现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分析总结。每堂课力求教学环节是高效的,课堂结构是科学的,那么这堂课自然也就是高效的。

三、有效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其中标准里面还提出,小学课外阅读量不少于 145万字。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能扩充知识储备量,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课外阅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有利于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初期阶段,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喜爱课外书籍。平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好书,开展读书会,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书籍等进行阅读。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让课外阅读能真正地开拓学生视野。

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在阅读书目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本。在阅读方法上,教师指导学生怎么去读,哪些要精读,哪些要略读。在读的过程中,如何摘录好词好句,积累素材,如何在思考后写下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变成学生学习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部分。

综上所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备课时就开始下 “苦工”,保障课堂顺利进行,在课堂教学时优化结构,以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在课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课文教学方法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背课文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