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进课堂的教学体会

2018-04-02 12:32罗定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黄光源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竖笛器乐乐器

文罗定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 黄光源

21世纪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而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起着积极作用,尤其是音乐教育。大量的事实证明,音乐教育能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一、乐器进课堂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受潮流音乐的影响,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把乐器带进课堂既为教学服务,又能让学生学会一种乐器,营造了课堂艺术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一课,我先用竖笛吹奏一遍旋律,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希望我教他们吹竖笛,于是我顺水推舟,让他们自行购买六孔C调竖笛,从下节课开始竖笛进课堂。每节课,我会用电子琴带着学生吹奏C大调音阶、琶音,吹后跟琴唱,然后单独弹不同的单音和旋律音程,让学生用竖笛把听到的音高吹出来,并适时进行竞技,增强趣味性。此外,我会让学生吹竖笛时用气息力度变化表现音的强弱变化,用气息的长短表现音的长短。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音准得到大大提高,也高效掌握了乐理,音高概念逐步形成。

二、乐器进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音乐情感

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能力,运用各种技能技巧,让他们主动创造各种美妙的音响效果,能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我上 《阳关三叠》这一课时,让学过古筝的学生组成一小组,学过钢琴的其中一个学生进行领奏,古筝模仿古琴主奏。演奏前我先引导学生理解王维送好友离别时的情景,并范唱几句。结果这些学生的演奏获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这时候我让唱奏结合,学生共同用音乐语言表达这个作品,非常和谐、成功。

三、乐器进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在竖笛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吹奏技巧,而且要设法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使器乐教学成为学生艺术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教 《念故乡》这一课时,我先用真挚的情感朗诵歌词,让学生懂得用什么样的情感演唱或演奏。学生吹奏过程中,我朗读一句,再让他们按照我表达的情感吹奏,如果确实吹不出这种感觉,我再示范。训练到二声部时,我把旋律变成音程放慢练习,让学生感受和声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熟练后慢慢恢复旋律速度。这样一来,学生音乐表现力和感受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四、乐器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右脑

右脑是 “天才脑”,负责人的形象、逻辑、记忆、音乐、美术、创造性思维等。如果右脑得到很好的开发,学生智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对其学好文化课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年的乐器教学经验表明,学习乐器的学生文化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器乐程度越高,智力开发就越好。现实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由此可见,学习乐器不但培养人的各方面素养和能力,给人带来乐趣、享受,更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五、乐器教学能挖掘具有天赋的学生

近十年,我通过竖笛教学挖掘了不少具有器乐天赋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慢慢得到提高,通过教师们的悉心辅导和引导,部分学生走上了音乐特长生的路,高三参加艺考都考上了音乐院校,通过音乐高考实现了大学梦。他们能在音乐天地里继续耕耘,直至开花、结果,令人欣慰。

六、乐器进课堂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器乐合奏讲究集体全面协调、统一。竖笛合奏是一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合奏能力也是演奏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奏可以使学生在多声部演奏中感受更多层次的音乐形象,体验更丰富的情感,使学生逐步意识到,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才能真正升华个人的才能。成功的合作,有助于学生健康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并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形成不断进取的品质。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音乐课堂的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以及集体观念的提升。

乐器进课堂给了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培养了音乐情感、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欢愉,开发了智力,挖掘音乐人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及沟通、合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合理有效充分地运用课堂乐器,会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就能更行之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孕育出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竖笛器乐乐器
竖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大作为
学乐器
乐器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演奏剧场”:器乐表演新形式——以筝作品《人生几何?!》为例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