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性教学解析

2018-04-02 22:06梁文解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探索性素质教学模式

梁文解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 221121)

为了使得改革与创新精神融入再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把研究主要分成如下两个部分,也就是学生的互动探究,和课题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更强,也能发挥好想象力.在目前阶段的教学之内还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唯有细心研读教学目的,才能更充分地解决困难.

一、探索性教学的基本概括

1.探索性教学的基本概念

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分别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要点所在.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充分的知识探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发掘知识,这样才能逐步提升自身能力,取得更快进步.

2.探索性教学的基本特点

在这个模式中,学生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老师要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想象力,引导孩子们的成长,紧紧围绕学生的表现组织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发挥的空间,让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为丰富.还能促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之中,来激发学生的能力.

3.探索性教学的发展现状

截止到现在,高中教学在对探索教育的推广程度和深入发掘仍然有重大的欠缺.在新的时期,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学理念的方式和方法都有很大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唯有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这一点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目前,我国在环境和机制上仍然有重大的缺陷,许多的缺陷导致了国内的教育培养出一个优秀人才十分艰巨.不能满足新时期的人才需要,也很难实现技术革新的要求.所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目前阶段是十分关键的.

二、高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的欠缺

在目前的高中教学阶段,一切的教学目标都是以高考为目的.这是因为高考是我国对人才进行选拔的主要模式.所以,高考对所有学生都是十分关键的,这也决定了卷面成绩高于学生素质这一社会现象.老师和家长都把重点和要点放在卷面成绩上,学生自己也并不关心其他素质的发展.在目前的教学阶段,如何提升学生的素质成为了不必要的话题,所以许多的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放在重要考量范畴中.老师不配合,学生的不主动,使得高中的教学质量不高,这也违背了教学的目的和精神.只有提升综合素质,才能为祖国培养全面性人才.

2.课堂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沟通

目前的高中课堂教学,许多的学校都很难掌握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课堂的主要部分,老师决定了课堂的走向.这样的情况之下,老师经常会忽略学生们的思维.很多学生都会被动地学习知识,欠缺了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交流.老师对学生们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就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完成计划.很多学校这一趋势越发严重.高中课本比以前的内容略有增加.而很多的老师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不断地重复枯燥书本内容,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感触和想法,从而使得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填鸭教学,在表面上,便于老师更快速地传递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上,老师也失去了解学生的机会,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缺乏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也就不能产生兴趣.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有丰富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充分互动,这样老师能够更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学生也能更充分地掌握知识.不仅如此,老师还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课堂,多引导学生发言,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

3.欠缺创新能力的培育

目前的高中教学,很多老师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名次,所以很难因材施教.这样的模式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发展,还妨碍健全人格的形成.很多老师凭学生成绩的好坏,进行单一的教学训练,很难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也就更难进行问题的解决.老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细心引导,多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索性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

1.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进而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把生活和学习联系在一起,把学习融入到情境之中,从学生熟悉的地方着手,才能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熟悉的环境和情景之下,学生能更快地学习到知识,有更深的领悟,对知识也有全面的了解.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获取有用信息

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在学生已经习得的基础上传授新的知识,让学生更灵活地使用学习的公式和定理,教会学生观察.很多学生看到题目就犯难,无从下手,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学习锻炼中入手,教会学生如何找到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如果找到的信息都没有用,就不能解出题目.所以,探索性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孩子在题目中寻找出重要信息.观察,再提取出有用信息的过程.

3.培养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再学习的过程中,还会有知识的不断积累,经验的丰富,也会培养出更优秀的解决问题能力.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之中,教师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平日里的教学中还应该形成严谨的习惯,做到以身作则训导学生,在这同时,还要强化学生对思想方法的使用,能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4.加强巩固和锻炼

练习所起到的作用,往往非常关键,在深化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让思维越发严密.课上的时间非常有限,老师不能把全部的内容都详细地讲解完毕,还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强化锻炼不足,也就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更多地引导好自主学习,在回忆和思考的过程中得到强化.

老师还要把探索性的学习融进教学目标里,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合到社会实践之中,更多维度地提升学生的能力.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完善,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体现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培养学生成为全面人才,给以后奠定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莉.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12).

[2]陈友清.微课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06).

[3]白杰.探索性教学理念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J].华夏教师,2018(01).

猜你喜欢
探索性素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