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人文教育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2018-04-02 22:06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物理情境

孙 明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226534)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我们的物理教学带来了更高的要求,物理教师要积极研究相关理念,并据此来改进我们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人为地将物理教学和人文教育割裂开,这是不合适的,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笔者认为我们的物理课堂要加强人文教育的渗透.

一、中学物理教学体系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人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物理教学中也同样应得到体现.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人文教育的目的着手分析,人文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促使其人格完善,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很多人也将人文教育理解为人性教育,人文精神的渗透和熏陶应该是它的内涵.物理学是一门强调理性与探索的科学,其整个知识体系中也富含大量的人文精神,比如科学家坚持真理、勇于抗争的探索历程,这其中就蕴含着人文教育价值.

“以人为本”是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也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同时还要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发展未来意识.以往的物理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这也让物理课堂被贴上冷漠和机械的标签,人文教育更是无从谈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这样的物理教学体系下都是围绕着理论、技能、方法等内容兜圈,这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二、中学物理教学人文教育的基本策略分析

客观地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应该是物理课堂的基本任务,但是如果将人文教育撇在一边,这也将弱化物理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加强教学与社会的衔接,引导学生研究物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启发学生感悟隐含在物理学科背后的人性和温情,这是物理教学人文教育实施的重要关注点.为了提升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组织教学.

1.创设生活化的人文情境,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目光锁定在知识的传授上,完全忽视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这样的教育是一种平面化的教育,学生很难得到除了知识以外其他的东西.而在新课程体系下,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常规操作,我们希望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科学而人性的认知环境,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想象和情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为了提升人文教育的价值,我们务必要创设一种人文情境,让学生的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由此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竭力发掘人文情境和物理知识之间的关联,以此获得情感育人的效果.

2.借助诗词歌赋营造意境,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诗词歌赋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品读这些作品,我们发现很多诗人在一些诗歌的创造中所描述的场景也展示出很多典型的物理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代入课堂,由此来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感悟其中的物理知识,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以简单明了和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物理知识和相关概念,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审美情趣.

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参考系时,我们和学生一起品读古诗:“飞花两岸照晚虹,万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山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短短数句,勾画出一幅蕴含中国风的诗情画意,学生也能从中发现巧妙选择参考性所带来的独特美感.

3.列举典型案例,彰显爱国主义情怀

很多新闻案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教师巧妙融合有关内容,并以此为教学情境呈现在课堂上,这样的教学将更显实效性.而且很多时政素材中还包含着爱国情感在其中,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情感激发,让物理教学也能带上爱国主义色彩.

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安培力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结合近期有关电磁炮、电磁弹射等话题的新闻,和学生畅谈物理理论和技术在国防事业中的运用,以此来激起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再比如指导学生结合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宇宙航行时,我们引导学生结合“天宫计划”、“嫦娥计划”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最新进展,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4.从生活中取材,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活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该积极从生活中选取的素材,由此引领学生探求其中的物理学原理,这样的教学将更有助于学生品味到物理研究的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指导学生学习能量守恒和耗散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既然能量是守恒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能源?由此让学生明确能量耗散的实质,学生也将由此将话题拓展到我国能源结构的合理性辩论以及当前的环境问题,教师则要顺带引导他们进一步结合物理原理探索合理利用能量的有效途径,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大有裨益.

5.回溯前人事迹,感悟科学家高尚的品格

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负面的东西,学生的情绪难免会受到波动.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帮助学生振作起来,如何引领它们迎难而上,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的.

在“原子核”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处理质量亏损以及核能释放等问题时,会遇到很多繁杂的运算,很多学生会悄悄地拿出计算机出来处理.教师这时可以带着学生回溯中国原子弹开发的那段历史,通过观看《横空出世》等电影片段,让学生看到在建国初期,一群在自己的领域已经功成名就的科学家隐姓埋名,用最简陋的设施、最粗糙的手段完成我们自己的原子弹计划.这样的事迹比心灵鸡汤更有感染力,能让学生振作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面对学习.

综上所述,物理教师要正视人文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大意义和使用价值,只有教师树立起现代化的教育意识,并积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确立先进的教育信仰,我们才能将相关理念渗透在教学实践之中,我们的物理教学才能发挥出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功效.

参考文献:

[1]曹义才,柯晓露.问题情景 实验本源 多元表征 学科素养——2015年福建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评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8).

[2]杨军.回归学科本源 反思实验教学——高考新政下的物理实验教学[J].基础教育参考,2017(12).

猜你喜欢
人文物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只因是物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处处留心皆物理
人文绍兴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