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2018-04-02 22:06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化学平衡微观甲烷

李 锦

(四川省广元中学 628017)

2015年以来,教育部官方文件指出了核心素养的具体含义,各个高中响应号召积极开展核心素养教学实践,化学学科也不例外.在核心素养内容的指导下,化学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精神来进行研究,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背景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分为5个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掌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物质的宏观形态和微观变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也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使他们能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解决问题.从微观角度来看,学生要能够通过原子、分子的结构来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在宏观角度来看,要能够掌握物质在不同条件的存在形态,运用正确的化学语言来描述物质的变化等内容.

在讲解“钠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笔者先讲解了钠的性质及与水反应过程之中所产生的化学现象,使学生明白在宏观层面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此外,还讲解Na2O2为淡黄色粉末状固体,为学生展示了Na2O2粉末,同时,还讲授Na2O2分别和H2O、CO2反应生成O2.在Na2O2和水的反应中,笔者问道:“氧元素的化合价的价态变化为多少?”学生回答:“从-1价转变为0和-2价”,随后要求学生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通过完成布置的任务,使他们直观地看到得失电子的情况,从而在微观层面理解化学反应的内在关联.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化学物质的相关性质,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化学水平.

二、理解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化学是一个变化和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应当认识到物质处于运动和变化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新的化学物质.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从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化学反应,使其明白通过控制外界的一些条件就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平衡和变化的观点很难一下子就能把握,需要学生进行常年不断地积累,掌握住化学知识的核心和本质,体悟到化学平衡、变化的思想.

在讲解“化学平衡”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说道:“化学平衡是大千世界中各种平衡的一个小小分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后,学生通过分析CuSO4加入水直到烧杯底部出现晶体,解释溶液平衡的状态,从而推导得出化学平衡的定义.又问道:“大家思考下,我们研究化学平衡,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说是可逆反应.笔者趁势问道:“当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正、负反应速率是否为0?反应是否一直在进行?”学生们回答说,化学平衡中各组分浓度一致,体积分数保持一定.当有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平衡就会被打破,直到建立新的平衡.通过对于化学平衡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衡的概念,更深地领悟平衡的思维,从而提升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证据推理认知化学模型

在思考过程中,应当具备证据意识,学生要可以根据一些实验现象对物质来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自己的分析来验证观点是否准确,再抽象得到化学模型来建立论点、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抽象化的模型能够解释出现的化学现象,帮助学生掌握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使他们认识到化学模型与实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模型来解释物质的相关内容.

在讲解“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笔者问道:“大家都知道甲烷是瓦斯的主要成分,那么它的电子式有谁会书写呢?”有的学生就尝试进行书写,其中C和H之间使用共用电子对进行连接.又趁势问道:“如果共用电子对用一条横线连接会如何呢?”从而得到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的式子称为结构式.又继续问道:“那么,上述结构式能够表达甲烷分子的真实模型吗?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几种情况?”学生们通过讨论,得到两种结构,即平面正方形结构和正四面体结构.于是,将这两种结构拿出来,学生相互传看、观察和体会甲烷空间结构中C和H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感受甲烷分子的模型.

四、通过科学探究形成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形成创新意识,有利于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对于一些从自然界或生活中发现的化学问题,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通过数据的处理来获得现象背后的结论,进而形成创新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以事实为准则,通过与同伴、教师的交流、质疑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出创新的想法.实验探究能够将课本上的内容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他们体会到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成就感.

五、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一个优秀的人要具备优良的科学品质与社会责任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时时渗透这种思想,通过在课余时间讲述一些化学史、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合作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自身的团队协作意识,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从而提升自身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渗透着化学课外知识的课堂,能够避免教师空洞的说词,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很好地满足他们求知欲望.

总之,广大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结合化学教材与文件精神,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体现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核心素养的理念渗入到日常教学之中,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在高考考场上取得优异成绩,最终进入理想的高校进行深造.

参考文献:

[1]成尚荣.不教之教:核心素养的教学实现方式[N].中国教育报,2017-05-10(009).

[2]成尚荣.情境教育:核心素养的发展范式[N].中国教育报,2017-05-24(009).

[3]袁振国.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N]. 光明日报,2015-12-08(015).

猜你喜欢
化学平衡微观甲烷
液氧甲烷发动机
论煤炭运输之甲烷爆炸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数学方法在化学平衡学习中的重要应用
小题也可大做——由一道化学平衡题想到的
Gas from human waste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立足高考考点着眼化学平衡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