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化学反思日记”主题的设计

2018-04-02 22:06张晓花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日记解题化学

张晓花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21512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学 226361)

笔者去年了解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后,开始将“化学反思日记”应用于化学教学中.何为“化学反思日记”?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感受记录于日记本,形成学生的反思日记;教师批阅学生日记,及时沟通与交流,并将每一次日记批阅情况、自身感受、教学策略的变化等记录下来,同时将教学过程中的的亮点、不足、出现的突发问题以及处理方式记录并反省,形成教师的反思日记.学生的反思日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反思日记的书写.

学生的化学反思日记并非随意书写,要有一定的主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使反思日记发挥真正的功效.笔者先后在高三、高一两个年级进行过化学反思日记辅助教学的实践,总结来说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日记主题的.

一、引导学生对一堂课或一个单元进行知识小结和反思

当上完一堂课,可以让学生小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方法、有何疑问、有何收获;学习完一个单元,可以尝试将该单元的所有主要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画出思维导图或概念图,并将核心内容与已学类似内容进行对比,将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深度等清晰了解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它.

如学完物质的量的有关概念后,可以布置如下主题的化学日记:“你是如何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将n、M、NA、Vm、c等有关物理量的关系进行小结、在有关物质的量的学习过程中你有何疑问”等等.

二、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中的思路进行反思

一般的化学作业在批阅时,教师只能看到学生呈现的结果,并不知道他的思考过程,不清楚他出错的原因.所以为了暴露学生在解题思维方面的漏洞,可以让他们把思考的过程、对题意的理解写下来,这样便于教师发现“病症”从而“对症下药”.在这样的解题反思过程中,不但老师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学生自己有时也能通过书写发现自身的问题,往往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如用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时,学生感到十分头痛,此时可以用具体的习题为例,让学生写出该题自己的思路:“题中的已知条件是怎样利用的,第一步怎么做的,为什么从此处入手,那样做为什么不行”等等.

三、引导学生对单元或综合考试进行试卷评后反思

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在认真订正、小组交流、教师点评之后,学生自己还要从头至尾认真细致的反思.分析自己在哪些题型、哪些知识点上失分?失分的原因是什么?属于自己的能力范围却因计算失误、看错题意等粗心失去的基础分有哪些?在自己做对的题目中有没有超过自己的水平纯属运气好蒙对的?自己的成绩在班级、在年级的情况怎样?等级目标有没有达成?评卷完毕后有无不理解之处?

学生对自己现有知识能力水平的认识,可以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越是综合性的考试,越值得认真分析,要让一份考卷发挥出超过考点之外的功效.

四、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中的现象、原理、异常等进行反思

教师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或者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对于观察到的现象、涉及到的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问题,可以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反思、探究、讨论.这种由自己从化学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引发的思考,是最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而经过这样的反思得到的结论和知识,也是最能让学生记住并理解的.同时,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或许能引起教师的警觉,给教师带来实验改进或创新的灵感.

如学生观察SO2气体分别通入品红试液、KMnO4溶液、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均出现褪色的现象,可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褪色,都是因为漂白吗,还可能是什么原理,如何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等等.

五、引导学生对自身精神状态、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里的“磨刀”说的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在学习上可以更广义些,除了方法,还可以包含精神状态、树立目标和制定计划.如果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没有确定的目标、没有合适的方法,学习效果肯定不佳.当然学习目标不能大到不可攀登,也不能小到过于轻而易举.正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现有的水平和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每个人的现有水平不一样,最近发展区也不是同样的水平,要引导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成绩目标,可以是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目标,可以是与班上相似水平学生的竞争目标.

如设计“反思近期你的学习状态、是否让自己感到满意、你观察到的竞争伙伴的学习状态如何”“本次考试是否达到自己的目标、下一阶段有怎样的学习计划”“你是如何理解和记忆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等主题.

六、引导学生对化学史、化学家故事、环保书籍进行读后反思

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化学家的故事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也能活跃和调节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体验到科学发展的曲折和漫长以及化学家的精神风貌.而通过对环保书籍的阅读,可以明白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同时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因此可以从图书馆借来几十本与化学史、化学家有关的书籍、环境保护的书籍,分发给学生,给他们一周左右的时间阅读完,写下三五百字的读后感,然后在班上开一个阅读交流会.

当然,一次化学日记的主题不一定只有一个,可以设置2~3个.结合实践对象的基本情况,在一定阶段可以对某一类主题有所侧重.比如高一新生可以将知识小结作为固定主题,而解题反思、考后反思、实验反思、状态反思、化学史读后感等作为搭配的机动主题.高三学生可以将各类解题反思作为固定主题,知识总结、模拟试卷分析、复习状态等作为机动主题.笔者期盼更多的同行能将化学反思日记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设计恰当的主题,为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善军.化学日记是化学教学的催化剂[J].读与写,2014(7):18-19.

[3]周国华.“化学日记”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08(2):22-23.

猜你喜欢
日记解题化学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