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04-02 22:06孙亚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目标数学过程

孙亚杰

(黑龙江省齐齐哈市依安县泰安学校 161500)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制定的学习目标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通过组织生生、师生的对话交流,来扩大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影响学生面对各种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

下面依据教学过程的的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要依照数学教育目标体系,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已有问题提出和解决”达成学生新学习目标.这里的“问题提出”的含义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中的教学中的经典例题和典型习题,而是统统指那些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并进行广泛应用过程,不能用已有的直接过程解决的,破解了普通模式对人的智慧挑战性的问题.“问题解决”无论作为教学目标,更确切地说是学生学习目标,还是作为教学模式,它的引进对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在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调控下,学生是以群体参与这个过程,使师生、生生之间合作达标.

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其主要有以下方法.

1.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成人是已经建构的,但对接受新生事物的学生来说是未知数.从而要求教师把“已有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开始,不能直接得出结论,而是创设问题的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提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想象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结论等探索的过程,在学习中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2.将课本上的原型例题、习题变式改造为“问题提出”的形式

(1)改造为变式型的问题.

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中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尝试“问题提出和解决”,可以变形一些常见题目,打破固有的模式化,使孩子不仅仅依靠简单模仿就能解决.

(2)改造探究性的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实践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现阶段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从实际生活、实际生产中选材,给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认真观察思考.

(3)开展“问题解决”的专题活动

“我为这些同事们感到骄傲,也非常敬佩。虽然可能有些委屈或痛苦,但他们一定都还是会克服这些困难,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荣鹰说。

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引入,推动了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合适的专题去体会“问题解决”的完整过程,以实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思考方法与探究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对于过于简单的问题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师友互助来进行,对于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适当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师生、生生之间展开交流合作.

二、学生学习过程

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有效教学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目标.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消极情绪后,或准备逃跑或完全呆住,虽然学习仍在进行,但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到了威胁本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在经历了积极情绪之后,对于学习信息的处理效率更高,同时学习状态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只有学生亲自体验和感悟的东西,他们才能接受.

三、教师活动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按照“问题解决”这个数学教学活动过程组织教学,以实现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1.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目标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而且还必须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提升,使学生们具有积极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品质,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创设问题的情境,注意展现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激发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积极踊跃地参与,关键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3.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应加强学生学习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从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来看,要求课堂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会学”数学.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领会蕴涵在基础知识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数学观念.从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出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以下改进: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活动之中.

5.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以上我们提出数学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着“问题解决”将课堂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有机结合,形成“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升华——运用——创新(新的问题)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旨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卢慕稚.初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5).

猜你喜欢
目标数学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错在哪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