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中物理课“四味”

2018-04-02 22:06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原味物理课鲜味

沈 云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一中 363500)

沿海的居民一般爱吃鱼,有清蒸鱼、油炸鱼、生鱼片、炸完再煮,炖鱼等等,因其独特的美味而愈吃愈欲罢不能,一是原味,二是鲜味,三是美味,四是回味.而一节完美的物理课欲让学生的“胃口大开”,也应有“四味”.

一、原味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谓“物理”,能够理解为事物的道理,就是通过实验引出物理概念,来探索物理规律,因而,物理课的原味是理论和实验.

1.让学生动手动脑做实验,是物理课原汁原味的基本保障.

观察实验是物理学中的根本方法,是一切灼见真知的起源,老师可采取边实验边引导,让学生边观察边思索,把疑问牵线搭桥于实验中,从实验现象中得规律,还原物理的原味,让学生在实验中慢慢地提取到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和合作精神.

2.理论知识是物理的基础,是物理原汁原味的规律.

只有掌握了物理的理论知识,才有可能去做题,去创新,去发展事业.比如掌握了高中的天体知识,到大学才能进一步研究,才能在以后的航天研究事业做出贡献,我总是告诉学生,高中的天体知识好比数学的“1加1等于2”那么简单,真正的航天事业也是以高中学到的天体知识为基础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理论物理知识好比语文的字、词、句、篇,要学好物理,定要学好物理的原味,其原香特色让物理食品回归大自然.

二、鲜味

海边的渔民深知,刚打捞起网的海鲜马上蒸煮是最好吃的,不提倡急冻.物理课也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种疑惑感、新鲜感,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和研究,教学效果也会如刚起锅的海鲜一样诱人.

1.引入要新鲜.

运用出人意料的奇异现象,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在讲授《物体的平衡》时,可通过设疑:“俗话说独木难支,是真的这样吗?”然后用不同长度的粉笔和木棒进行做比较,发现长木棍很难独支,再引导学生,如何让木棒支立呢,学生就会回答“靠着墙壁、用手拿着、木棒平放”等等,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实验,以验证学生的疑问,这样就保持物理的原味,这个“引入”鲜味也为本节课的稳度这个知识点打下伏笔.用扣人心弦的提问来引人新课,用鲜味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在精神高度兴奋中进入学习,为完美的物理课打开一扇门.

2.理论知识的授课要生动.

物理理论知识常常枯燥无味,所以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选用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并做一些活泼幽默的实验来讲解理论知识,这样学生既会觉得物理的“鲜”味十足,也会以科学家在发明业绩中所体现的人格魅力为典范.如:在讲授物体在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时,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我要变魔术了,水不往低处流了”然后给学生做一个演示实验:用一次性杯装半杯红色的墨水,而后让杯子在竖直面做圆周运动,学生会惊讶于墨水竟然滴水不漏地和杯子一起运动,会惊叹于物理的神奇现象.再比如用成语“如坐针毡”来讲解压强,用“掩耳盗铃”来讲解减少噪声的途径,用“一叶障目”来讲解光沿直线传播……现代的教学提倡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让学生在踊跃的“鲜”味课堂气氛的鼓励下,去探索、去创新、去提高素养!

3.作业布置可以别具一格.

作业是及时检测并巩固知识的方法之一,但有时可以脱离课本题目的束缚, 如“家里的什么现象利用到摩擦?”“家里的用电器如何节能?”“如何减少磁辐射?”批改作业时或考卷时,老师也可用新颖的批改方式,如用评语批改,再如用卡通印章“加油,好样的,有进步”印上印泥作为鼓励批语,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对老师时时刻刻都有新鲜感和热爱感,何乐而不为?

三、美味

刚打捞起网的海鲜马上蒸煮诚然是最好吃的,可是调料也是美味的关键所在.有的海鲜用酱油和芹菜就够了,如一些普通的海鱼;有的海鲜要加葱才能去骚味,如魟鱼;而有的海鲜却要姜块去土腥味,如胡子鱼;甚至有的海鲜要用煎制才能锁住美味,如红鱼.不同的海鲜不同的调料才能煮出又鲜又美的食物.

物理课的美味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趣味.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让物理课趣味十足呢?

1.物理自身就是充溢趣味的.

物理课本,好比是引人入胜的故事书,利用课本的封面、迷你实验室、动手与动脑、插图和漫画、科学人物、讨论与交流、信息窗、物理与社会等都是一则则趣味故事.如高中《物理必修1》的第一章就写“月亮星星流星给深邃的天空增添了浪漫与传奇的色彩,而天文学家能预测流星雨降临的日子,是因为万有引力定律;从夏天撕裂长空的闪电,震耳欲聋的雷声到薄塑料袋会自动贴在手上,冬天脱衣时的叭叭作响,强弱相差悬殊的现象时因为共同蕴藏着物理规律:静电” .这些句子的描述,让学生觉得物理是趣味无穷的,让学生觉得物理是美妙无比,让学生激起学习物理的渴望.

2.课堂教学巧设悬念,激起兴趣.

作为教师,切忌将物理课变成满堂灌,变成公式加数学的混合体,应该让物理课焕发出美丽的风采,如:在讲授波的衍射现象时可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在讲授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时,介绍火箭的发射时可以先播放动画片《铁壁阿童木》里阿童木升天的剧情,接着还能够简介中国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中国的强大.这些课外知识的介绍,不但能让课堂趣味盎然,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甚至能打出开放性的思维火花,并激发社会的责任感,这也是物理的美味延伸.

3.课外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展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舞台.

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电视、课外杂志等取得多方面的信息,而科教常识也让物理学习变得趣味横生.学生要大胆离开教室、走出校园,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察、访问、义务劳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相对论、物质波、麦克斯韦理论、原子的核式结构、惯性等知识都是科学家离开实验室,通过猜想得到的.研究性学习因其明显的时代性、全程的开放性、深入的探究性和各方面的创造性而深受师生的喜爱,所以是一个非常好的舞台,如研究课题:教室多媒体设备的保护知识,探求高中物理作业的有效性,厨房的力学知识,生活中的磁辐射,太阳能的利用等,其课题本身就是极其贴近生活的物理知识,课题的学习要历时一年,甚至更长.当然兴趣的培养并非一蹴而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物理的“鲜味”要经过一番“学思探”才能散发出其“美味”.

四、回味

如果物理教学能做到前面所说的“三味”,那何愁学生对物理不会回味无穷呢?成功的人文教育好比是物理课的画龙点睛,是让学生微言大义的.物理老师的成功不是教了多少物理知识,而是让多少个学生因为物理认识世界;物理课的成功教学不是让学生做了多少道物理题,而是因为物理而改变这个世界 .多年以后,当学生提到物理,叩问内心,深深发出感叹:“物理,美哉,回味一生!”如果物理课能拥有此四味,物理老师岂非学生人生的指航灯?物理课岂非一道美味十足的“大餐”?

参考文献:

[1]常金山.浅谈物理课的“三味”[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

猜你喜欢
原味物理课鲜味
Exercise cardiac power and the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men:A population-based follow-up study
春日水中鲜
原味天下:筑梦电商 服务“三农”
跳出专业视阈谈大学物理课与微积分的糅合教学
初中原味英语阅读实践探究
初中原味英语阅读实践探究
鲜味肽与鲜味受体的研究进展
探索鲜味科学开启寻鲜之旅
原味·秭归端午
动起来的物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