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分析

2018-04-03 08:43陈小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小儿

陈小红

威远县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内江 642450

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小儿手足口病多半是由肠道受到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该类型疾病的肠道病毒发病源较多,数量达二十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病原体有柯萨奇病毒A组以及肠道病毒71型[1]。在儿童时期中的前3期(婴儿时期、幼儿时期、学龄前期)发病率较高,婴幼儿患病之后轻者口部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异常及厌食等症状,重则可引起无菌性脑膜脑炎、肺水肿及心肌炎等并发症,更甚者,会直接导致患儿中出现死亡的现象,从而严重威胁到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所以在治疗该疾病之前,最关键的工作是对患儿在临床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做好详细地记录,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还要加强预防与治疗力度,从根本上保障婴幼儿生命安全,促进其健康成长。该文基于此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案,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6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有33例为男患儿,31例为女患儿,年龄在3个月~7岁,平均年龄(4.0±3.2)岁,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发热、恶心呕吐以及手足口疱疹等)。

1.2 临床表现

在64例患儿中,有60例(93.8%)伴有发热症状,且发热症状持续的时间为 2 d,平均(2.1±0.4)d;47 例(73.4%)伴有溃疡症状;29例(45.3%)伴有食欲不振,有20例(31.3%)出现呕吐症状。

64例患儿出现手足口斑丘疹或疱疹,维持1周之后,症状得到改善(疱疹消散);在口腔黏膜处(颊粘膜、软硬腭以及舌咽等)首先出现疱疹,最初是斑丘疹,颜色为红色,随着病情的加重,渐渐转为疱疹,疱疹在破溃之后,转为灰白色的浅表溃疡,直径在2 mm左右,边缘以充血形态呈现出来,在1~3 d之后变成小溃疡,其表面覆盖有黄色的假膜,异常疼痛,因此患儿出现拒绝饮食的行为,或者出现恶心呕吐、流涎(不正常流口水)的现象。

1.3 治疗方法

划分出普通型以及重症型病例,结合患儿的实际病症,以综合性的治疗方式予以患儿针对性的治疗。

对普通型病例的治疗方案为:①予以一般治疗:将患儿进行隔离处理,避免患儿之间接触发生交叉感染[2],饮食上要忌刺激性的食物,以清淡为主,保障患儿有充足的的睡眠时间以及良好的睡眠质量,予以患儿的口腔及皮肤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确保患儿的口腔清洁与健康;②予以针对性治疗:因肠道受到病毒感染从而引起小儿手足口病,所以要对症“下药”,即静脉注射利巴韦林药物注射液或者口服利巴韦林药片,以便有效抵抗病毒的感染,该药的使用剂量为12.5 kg/(kg·d)左右,配合服用维生素B、C以及有助于清热解毒的中草药进行治疗。而针对出现有感染现象的患儿,予以其服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对重症型病例的治疗方案为:借助于甘露醇药物来降低患儿的降颅内压,每次的用量为0.5~1.0 g/kg,配合使用糖皮激素、甲基泼尼松龙1~2 mg/kg治疗,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注射剂量控制在2.0 g/kg。针对出现肺部出血或者肺部水肿现象的患儿,予以吸氧处理,并彻底清除器分泌物等。

对皮肤疱疹患儿的处理方案为:外擦阿昔洛韦软膏处理患儿的皮肤疱疹,3次/d,持续外擦7d;予以口腔疱疹以及溃疡的患儿进行针对性涂擦蒙脱石散剂,若情况较为严重的,可涂抹维生素C片碎化溶解液,为更有效缓解患儿口腔患处的疼痛,还可以将生理盐水10 mL,利巴韦林0.1 g,以及2%的利多卡因针5 mL配置成混合液,直接喷于患处。予以患儿餐前餐后的口轻卫生护理,在饮食上注意以清淡食物为主。

对发热患儿的处理方案为:针对患儿发热的症状,若患儿温度在38℃以下的,可直接采取物理降温,对于38℃以上的患儿,借助于乙酰氨基酚 (退热)降温,还要随时注意测量患儿的体温,防止患儿发热症状的复发。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卫生护理时非常关键的,因此要时刻注意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卫生护理服务,即对其皮肤、手足口以及日常穿的衣物以及使用的物品进行全面清洁,预防病毒的交叉感染[3]。

2 结果

在64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恶心呕吐及手足口疱疹等,其中有60例为普通病症,有3例偏重症的,还有1例重症患儿,在经综合性治疗后,患儿病情得到良好治愈,即普通病症患儿在治疗7d后全愈并出院,伴有并发症患儿在治疗7~14 d之后治疗效果明显,即均得到治愈之后办理手续出院,其均无后遗症和死亡病例。

3 讨论

在儿童期的婴儿期、幼儿期以及学龄前期者3个阶段,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高,对患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患病期间,患儿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导致其病情加重,会直接导致死亡。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源为柯萨奇病毒,其具有极强的传染能力,因此手足口病患儿以及隐性的感染者较多。该疾病的传播途径较多,即日常用品以及物品经过患儿接触后都带有手足口病毒,患儿的咽喉分泌物以及唾液都带有极强的传染性,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因此在与患儿接触之后容易造成感染。在日常的生活中,若饮用了带有该病毒的水,使用被病毒感染的食物,都会引起感染。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要时刻注意小儿的生活和饮食卫生,以便有效预防小儿受到小儿手足口病毒的感染,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小儿手足口病的在临床上的特征表现为患儿的手足口等部位长出疱疹,使患儿感觉异常疼痛,中途并伴随有发热、恶心呕吐的症状出现,从而患儿经常会有拒食厌食、以及异常哭闹、睡眠不佳的现象出现。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医学上并没有较为权威的医疗方法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通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并结合患儿自身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予以带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

在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该疾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对小儿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具体操作为:①讲究环境卫生。对小儿生活环境的卫生条件要严格把关,小儿正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因此家里或者在小儿出入频繁的幼儿园都要做好室内的通风处理,以便保障空气流通,减少悬浮式的病菌的存在,还能有效控制病菌的发展速度,指致使其为达到治病的饱和浓度,从而有效降低小儿感染病毒的概率。②对小儿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东西进行消毒。小儿在成长过程中从口中感染到的病毒较多也叫容易,因此要预防疾病从口入,对患儿日常接触到的餐具以及玩具进行消毒,餐具应每天使用前都要进行消毒,而对于玩具的话,消毒周期为1周/次,以便有效降低病毒的感染率。③做好易受病毒感染小儿的保护工作。在手足口病高发期,让患儿尽量远离人群较为密集的公共场合,如游乐园以及公园等,对小儿的饮食要时刻注意,在夏季要忌生冷的食物,家长要注意小儿的手部卫生,即无论是饭前还是在饭后都要帮助其洗手,此外,父母还要注意,在与婴幼儿接触之前,要做好自身手部的清洁工作,虽然成人受到手足口病度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因其有较为广泛的活动圈子,容易携带病菌,也就容易将其传染给婴幼儿。对小儿的营养补充要有所加强,小儿营养充足,抵抗力也随之增强,还要保障小儿有充足的睡眠,促进其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在该次研究中对6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其的治疗方案的研究中,患儿临床特征为发热、恶心呕吐及手足口疱疹等;有60例为普通病症,有3例偏重症的,还有1例重症患儿。经综合性治疗后,均无后遗症和死亡病例。

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对婴幼儿的健康不利,因此要重视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并在治疗中,结合其临床症状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效率,严格控制病情的蔓延和传播,以便为儿童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1]吴应伟.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J].今日健康,2015,13(4):54.

[2]戚艳.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案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9中旬版):121.

[3]罗林霞.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7(4):204.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小儿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