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大数据对社交媒体用户体验的影响

2018-04-03 18:38东野寒冰
视听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交时代用户

□东野寒冰

全媒体环境下大数据对社交媒体用户体验的影响

□东野寒冰

麦克卢汉说:“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与运用,都将极大地改变现有媒介的传播格局甚至是人们的传播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大数据也随之应运而生。本文就移动终端软件在全媒体时代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展开讨论,探讨全媒体时代大数据对于媒介内容生产以及用户体验的影响。

大数据;全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用户体验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从最初的Web1.0到现今的Web4.0,中国的传媒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随着全媒体这一概念渐渐浮出水面,大数据这一技术概念也应运而生。根据当前情况,我们不难预测,随着“大数据”不断向前推进演变,人类社会的知识传播方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全媒体及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一)全媒体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全媒体”这一概念目前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民间都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定义,但普遍认为,“全媒体”这一概念是伴随以纸媒为主的传统媒介、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媒体而产生的。它既是对现存媒体的总概括,同样也是对现存的传播形态的描述。换个角度说,全媒体不仅包含媒介自身的硬件形式,同时也是对当前及未来传播发展趋势的描述。

(二)大数据的信息特征

1.信息的复杂性

对于大数据来说,信息是复杂且庞大的。它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一是载体形式越来越多;二是数据呈现的模式越来越多样化。

2.信息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一是由于信息本身的庞大性以及复杂性带来的模糊性与不准确性;二是由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存在很大问题,技术不到位使得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模糊性。

3.信息的涌现性

大数据时代,人人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所以信息分秒之间以指数形式增长,信息的涌现性也随着指数增长。在如此海量的信息中,社交媒体如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也是一大挑战。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转变

(一)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与竞争

大数据以多种形式与信息产业不断发生碰撞,伴随这一现状,信息产业的三大趋势也直面而来,这三大趋势是:首先,数据以后不单单是数据,而将要转变成实用资产;其次,垂直整合将不断地在信息产业中出现;再者,泛互联网化应用将会逐渐普及。

社会化媒体说到底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宣传作用进行营销的。大数据时代推动了传媒行业的纵向垂直整合,用户数据和客户群成为整个产业链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企业通过客户关系管理能够获得更多的数据信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分析更为成熟,能够较为准确地制定发展战略,不仅为企业降低了营销成本,扩大了企业营销的渠道,也使用户满意度大大提升。

(二)大数据在当今社交软件的具体应用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和移动终端APP运用大数据提高用户体验。作为我国最大的分享平台,微博以其近四亿的用户坐稳我国社交网络第一的宝座,微博自然也抓住大数据这一热点,每年为用户出示一份用户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每个账户过去一年的微博社交走向。还有网易云音乐用户报告和豆瓣电影年度报告,这种基于大数据的总结报告,引起了用户的极大兴趣,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也说明这种利用大数据做总结的方式不仅仅提高了用户体验,还对社交媒体产生了良性的促进作用。

三、全媒体时代大数据引发的隐私伦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为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带来了便利。但是事情是双面性的,大数据时代对用户隐私造成影响也是长久以来被诟病的。

(一)全媒体时代大数据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1.个人身份信息的泄露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技术也是如此,其带来的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个人信息的泄露。这里所指的个人信息是指通过网络对我们的信息进行获取,我们的姓名、性别、年龄,乃至我们的上网习惯与路径,甚至是我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也可以被全部抓取。当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时候,上网足迹产生的信息会被相关数据公司保留,形成大数据资产。这些私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之后,可能会造成身份盗用的情况出现,造成个人损失,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网络信息易于抓取的特征密切相关。

2.个人行为信息的泄露

在互联网覆盖广泛的当今,用户们可以在任何场所通过自己的移动终端进行联网,而用户所浏览网络信息的记录将会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被采集,包括所消费的场所、所去过的地理位置都会被进行记录,与其他相关的个人信息进行结合,便能分析出属于用户的私人行为。在这种互联网24小时无空隙的数据监控之下,不论用户是否注意,用户的个人隐私权都是受到侵犯的。

3.个人偏好信息的泄露

大数据的特点包括数据的海量性以及分析的快速性,大数据可以通过算法对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用户的喜好。比如在我们进行淘宝购物的时候,一旦我们对某样商品进行检索,那么接下来淘宝的推荐商品都将是围绕着这件商品来推荐。毋庸置疑,对于商家、企业来说,这些信息非常有价值,可以大大提高其管理效率,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信息的过分抓取,打破了他们原有的生活,过多的相关信息推送并没有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反而成了信息垃圾,所以这自然而然地引发出更多疑问:个人信息隐私的边界在哪里?社会化媒体能够获取多少个人信息?云端数据究竟是属于个人还是社会?

(二)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点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1.大数据时代技术是关键点

笔者认为,在大数据安全问题上,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大数据谈起,建议将更大的注意力放到大数据技术研发上,并且加大资金的投入,使大数据和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融合,以大数据为基准,开启多项创新工作,抢占先机。

2.加强各领域之间的合作

大数据作为一个综合性多媒体的代称,应更加注重各个领域之间互动合作关系的加强,无论是在商业市场还是社会营销中,都应该良好地应用大数据。与此同时,也应该更加注重相关应用平台的建立,比如数据共享品牌和多领域联动平台,使企业层面对于数据共享的使用更加合理便捷,更好地使企业利用大数据为民众和政府服务,以政府带动企业,同时刺激市场需求。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大数据时代,归根到底是以人才为依托的。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大批全新的就业岗位也日益产生,比如数据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整理师等,由于大数据产业是一个全新的产业,所以其相关产业也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数据分析人员数目并不多,逐渐成为稀缺人才。所以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加强,对于大数据事业来说也是发展的重点之一。面对这种趋势,高等院校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对于技术的需求从内部开展培训,另外可以引进一些大数据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教学指导,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吸取新知识。

4.加强互联网用户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

伴随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开始被各个企业所重视,各个企业都逐步开始设立自己的信息监管部门,实施网络信息监管制度,保障数据安全。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并对互联网用户的正当信息权益进行保护。

四、结语

大数据的发展无疑给传媒业带来一股发展的巨潮,它不仅改变了传媒业制作新闻与传输新闻的方法,还改变了受众在获取新闻时的用户体验,丰富了用户的新闻获取方式。但是笔者认为大数据的发展不会止步当下,而是继续前进,不断给予我们更多的体验,同时大数据所存在的隐患也十分引人注目。所以传媒界应该权衡好大数据应用的利弊,在利用大数据的同时不要违背传媒人的初心。

1.邱仁宗,黄雯,翟晓梅.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J].科学与社会,2014(01):36-48.

2.[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 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系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社交时代用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关注用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