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城区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18-04-04 02:41王培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黄州课外中学生

王培宇

1 前言

1.1研究背景

课外体育活动又被称为学校体育活动,它与体育课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教育,一起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随着现代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紧紧地与社区体育、竞技体育一起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在1951年7月,对提高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文件中就明确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或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1 小时至1小时半为原则。”1990年《学校体育教育条例》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第三章第10条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中职学校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要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时间花费在课外体育活动上(含体育课)”。上述指令和决定,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规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了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通过对全国初中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调查,“我国初中生90%没有体育健身的习惯,75%的学生甚至没有形成体育特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学生越来越多,心理隐疾呈明显上升趋势”。[1]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这是目前学校体育教育应重视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的习惯,要用多种多样,并且使学生感兴趣的的课外体育活动来弥补体育课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增强中学生体质,为初中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1.2研究现状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发现我国学者虽然对课外体育活动概念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大家普遍认可的是:“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础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2]课外体育活动在我国开展的形式主要有课间操、健美操等。这些形式在宏观上基本能保证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但有人指出:“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薄弱,而且人数比例低;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缺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和项目是单一的,自由活动的时间也没有得到保证”。[3]这些问题造成了现代体育课外活动的难开展。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我国中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校没有实质性的鼓励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4],“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过于单一”[5],“场地器材的缺乏和学习负担过重是制约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6]。另外,家庭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另一个因素,刘家庆指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从家庭入手,努力使家庭体育的氛围提高,改变家长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这样更有利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7]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上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应进一步地完善制度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

针对当前我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刘家庆[7]提出:“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应向开放化和个体化方向发展、科学制定课外体育活动大纲、成立学生体育协会等”。这是比较早的我国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提出的比较笼统的对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但不够全面。

课外体育活动随着社会进步、学生身心需求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的提高和实践的积累而相对发展、丰富。但仍然受学校,家庭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制约其开展,因而,对提高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有待深入。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二十年来,连续5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各项体制指标严重下降,尤其是近十年,下降速度进一步加快,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培养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终身意识,就必须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如何、有什么样的需求有所了解。经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对初中生体育活动研究的比较少,因此更要对初中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他们在校期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健身需求,并发现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中学生的体育需求,探索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并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学校体育工作改革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黄州城区实验中学、启黄中学、宝塔中学和西湖中学四所学校的初一至初三的三个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男女生共500人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电子期刊网查阅和搜集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与方法、项目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共发放问卷500份,男生270份,女生230份。回收问卷490份,回收率98%,其中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为98%,其中男生247份,女生233份。

2.2.3数理统计法

将有效问卷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将数据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参加课体育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8]表表明黄州城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积极向上的,而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

经调查,黄州城区中学生最常选的课外活动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和小游戏等。这些项目都表现出简单、 实用、 流行和娱乐功能。表数据反映出男生和女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和有不同的需求。男生在舞蹈类,女生在篮球和足球方面的活动项目选择为0,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表1 学生参加课体育活动的动机

表2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

3.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月消费水平

从表可以看出,黄州城区中学生每月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消费上主要集中在50元以下,这与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有关,主要表现在家庭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支持力度。

表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月消费水平

3.4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从表可以看出,影响黄州城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男女生具有一致性。黄州城区中学生还是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只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没有办法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因此,学校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同时,要合理分配学习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以及提供一定的体育场地设施来保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表4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黄州城区初中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在总体上是良好的,但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测试;男生和女生存在性别差异,在体育活动方面有不同需求。黄州城区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习负担重、 缺乏设施;家庭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4.2建议

4.2.1学校应该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投资,提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支持。

4.2.2学校应该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建立统一完整的课外体育活动系统。体育教师、班主任更要积极配合,在学校、班级多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比赛,以保证有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

4.2.3学校可以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的考核模式,可以把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作为体育教学考核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4.2.4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指导,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宋尽贤,廖文科.中国学校体育3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3]刘娟娟.平山县初级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与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4.

[4]刘家庆.长春市区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5]王晶晶.沈阳市市区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研究[D].吉林:东北大学,2013.7-9.

[6]张海龙.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体育课教学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71-73.

[7]王超英,沈建华.对我国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9(23)4:61-64.

[8]戴敏华.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J].辽宁体育科技,2003(67)8:79.

猜你喜欢
黄州课外中学生
杨优秀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