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018-04-04 09:28江素华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江素华

摘 要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关系到学生各项数学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展开“生活化”计算教学,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014-01

一、设计教案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材本身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多内容和题目在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很多联系生活的实例,这无疑为生活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善于把生活中的现实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其观察生活,收集有关信息,激发他们的已知冲突,促使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二年级学习“时间的计算”时,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同学上学及放学的出发时刻、到校时刻、到家的时刻等,制成时刻表。学生在制作时刻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诸如此类的问题:“××同学离学校远,上学时早出发,放学晚到家,和其他同学相差多长时间呢?”“同学们一天有多少时间在校呢?”这样,疑问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的欲望,对新课学习就充满了期盼,同时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索的精神。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体验计算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懂得如何教学的同时也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以往的粉笔加黑板式教学,保证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努力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适当利用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

(一)捕捉生活问题,引入新课。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来设计并表现计算内容,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收,唤起他们原有的经验,激起学习的兴趣。如二年级学习“除法”时,新课开始,我用课件演示小朋友做游戏的场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收集数学信息。结合“要分组做游戏,每组人数相同”的要求,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每组3人,可以分成几组?”“平均分4组,每组有多少人?”“一石激起千层浪”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新课内容,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模拟生活画面,弄懂算理。计算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才有利于激活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计算知识融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备感亲切、自然,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二年级学习“减法中的简便运算”时,学生对“多减了几要加上几”的算理不易理解。为此,在课堂上我设计成一个购物情境:妈妈带了155元去商场购物,买了一套童装用去98元,还剩多少元钱?请两位同学模拟做收银员,让几位同学模拟付钱的情景。通过再现付钱找回的情景,学生很快得出“155-98=155-100+2=57”的结果,彻底地弄清了“多减了几要加上几”的算理,在他们的脑海里深刻地印下了“凑整简算”的理念。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操作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有意义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们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自用数学、学数学、感悟数学。如二年级学习“购物”认识人民币后,组织同学们利用学具人民币,模拟购物,练习人民币的使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练习了加减一类的算法知识,实现了计算能力的提升,同时还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体验到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回归生活实践,领会计算学习的魅力

数学终究是要回到生活中去的。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才刚刚开始萌芽,后期会越来越不喜欢被单纯地束缚在练习册上。数学新课标理念也强调学生要动起来,去实践。那要去哪里实践?毋庸置疑,去到生活里。将数学实践活动与生活相结合,通过课堂设置生活情境、课后参与生活实境等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就能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有些孩子不能正确区别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为此,我设计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全班分成四小队,在校園里进行“收集长方形、正方形”比赛。先找图形如篮球场、学习栏、黑板等,再测量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看哪个小组收集得又多又好。同学们情绪高涨,小组内马上进行分工合作,有些同学利用工具测量、一部分同学进行记录、计算。这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课,学生兴趣倍增,既有效强化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数学又回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领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实践证明:计算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它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体现数学计算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阳.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2012(15).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