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2018-04-04 09:28向敏儿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高中数学教学

向敏儿

摘 要 最近几年,教学改革正在不断地推行,高中各科的创新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本就是一个知识比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或懈怠情绪,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就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们进行高效学习或者是趣味学习的需求。因此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与改革,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开心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020-01

有一句话叫做:“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能力诱导出来。”这是著名的教育家、德国的斯普朗格提出的一个理念,也是广大教师应该吸取并实践的理念。创新对于时代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创新的教育应该是融合在各个学科里进行的,潜移默化地在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现阶段创新教学容易出现的误区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养成、思考方式的建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对数学学科以及在数学课堂中贯彻创新教学格外重视。所幸的是,创新教学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引起越来越多数学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往常创新教育的不足,教师们大多没有经验,相关学校也没有较为完善的体系,于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区。这就要求教师们除了提高重视之外,还要提高进行创新教育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总体来说,现阶段数学创新教育中还会存在的误区有:(1)不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很好地尊重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导致学生在创新教育之后依旧不能够很好地自我思考、自我反思,不能够很好地自主解决一些问题。(2)依旧以高压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上的进度太快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帮助,也不是高效率,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的压力,渐渐地会磨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创新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摸索,逐渐找到最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一)引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创新

都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彻底地激发起了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才能逐渐引导他们热爱学习数学、进而愿意在学科上进行钻研,最终取得创新。

引发学生的兴趣其实很简单,对于高中阶段压力非常大的学生们来说,一点点娱乐的活动就可以让他们兴奋许久,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比较有趣的上课方式或者是组织一些节约时间和趣味性并存的课堂游戏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钻研学科、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进行新授课的时候可以表现为通过一些演示的方式来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集合”这部分的知识时,在最初帮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时,可以请几个同学协同教师一起玩“角色扮演”,在黑板两侧分别写上“水果”和“蔬菜”,让一些学生分别扮演苹果、梨、西红柿、黃瓜、卷心菜等,然后播放音乐,播放音乐时大家都原地旋转,音乐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迅速地辨别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类别的位置。这个时候大家会发现,西红柿和黄瓜不知道应该归类到哪里,教师就可以引入“交集”的概念,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同时活跃课堂氛围。

(二)教师学会转变自身角色定位,建立学生主体性

在新课标里有过明确的说明,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而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这不仅对于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也非常重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们对比较简单的问题进行自主讨论学习和学生代表的讲解结合、帮助学生们既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自我思考的习惯,慢慢建立起创新的能力,同时又因为学生代表讲解的存在,不会出现自主探究无法解决的问题成为永远的疑问的问题。

(三)教师引导学生重视预习和复习

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最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作用的就属预习和复习的环节了,教学环节教师是不可能完全抽离的,而在预习和复习环节则是实实在在地完全要靠学生自己,因此这两个环节也是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部分。

当然,完全靠学生也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而是说在学生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不进行参与,在此之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预习或者复习的效率、引导他们更快地掌握如何学习,可以进行一些引导和提示。例如在学生预习“指数”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拟定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预习的方向,比如:“仔细地品读课本,回答指数是什么、指数有哪些应用、可以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涉及指数的现象”,最后一个问题与生活相关,可以帮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地获得知识与能力、培养起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理念与方式与时俱进

“创新教学”并不仅仅是一项目标,更是一个概念,可以贯穿在无数的教学目标中。只有真正参透创新教学的意义和实施方式,教师才能真正将创新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并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将其他新的理念也进行很好地贯彻,让自己的教学实现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总之,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教育理念与综合素质,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和高中数学学科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学生。

参考文献:

[1]唐权.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学技术创新,2011(34):166.

[2]刘献华.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科技视界,2014(32):278.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高中数学教学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