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8-04-04 09:28蔡淑贤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农村教育留守儿童

蔡淑贤

摘 要 众所周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文化教育、健康成长、锻炼思维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地区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等问题,导致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低龄儿童,给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监督者和指导者,在关怀留守儿童成长,引导小学生积极、健康成长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因此,本文着眼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对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策略,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农村教育;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037-0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但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还会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要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各方面力量的相互协作,并把它贯彻落实在教育中,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一)重现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心理成长和基础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地区青年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了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正处于学龄期的儿童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在学习生活、心理成长过程中也缺少了重要的引导,存在着或轻或重的“亲情饥渴”现象,久而久之极易导致学生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这会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以及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需紧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成长动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上给予指导和教诲,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父母缺位、温情缺失对学生成长造成的影响,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师资建设落后、教育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并且受农村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容易忽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需不断强化班主任的教育者和引导者的重要地位,鼓励班主任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的重视。因此,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需不断探求科学的解决方案,提升现阶段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交流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父母要履行好自身的监护义务,加强对儿童的监护。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性格、道德行为及人身安全等方面,都需要监护人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所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可只片面的给儿童提供物质条件,更要注重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及时给予儿童关爱和照顾,要能腾出时间和精力来监督儿童的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另外还要和儿童多沟通交流,采取积极的养育方式,才能及时纠正儿童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机制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关注。第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档案中详细记录留守学生的详细资料,包括学生的住址、家长的联系电话、监护人、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信息,并定期与父母联系,介绍学生的平时情况,跟踪思想教育。第二,建立留守儿童家长会议机制,对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指导,为留守儿童父母了解儿童提供第一手材料。第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加强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学习和心理的辅导。通过校外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是受关注的,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加强基层政府职能,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政府应该完善农村教育体制,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让农村学校有充足的资金来开展有益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其次政府应该继续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收入水平,让父母有能力把儿童带进城市中生活和学习;再次政府应该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的管理,加大对农村教育环境的管理,有效防止不良场所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积极实行素质教育,对留守儿童承担起更多的关爱和保护责任,确保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之,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是地区贫富差距分化的一個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必然产物。由于缺少父母的关怀和教育,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向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农村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作出主动的探析,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学.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3):156-157.

[2]李佳佳,张丽娜.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管理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6(21):201.

[3]周慧琼.浅谈新课程下加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思路和对策[J].普洱学院学报,2016(06):131-133.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农村教育留守儿童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