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2018-04-04 09:28龙扇月郭义国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班级数学

龙扇月 郭义国

摘 要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心智方面尚未成熟,活泼好动,在课堂尚难以长时间集中学习注意力。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实施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小组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064-01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教学者就怎样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探究,在大量的研究成果中,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自身的优势被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实施这种学习方法,以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水平、性格以及学习成绩的差异,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并且要求整个小组的学生围绕教师所布置的课堂教学任务进行相互合作、沟通和探讨,而教师可以作为指导者,这样师生可以共同将数学学习任务完成。

(二)实施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通过学习这门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每个班级除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已经难以达到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学生采用互相合作沟通的方法进行共同探究,可以对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解决,进而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所以学生的学习可以不断进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若可以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样也能在短期内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适合的合作学习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突破传统的机械式教学,转变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忽视内容、重视形式的合作模式。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结合课本内容来创设适合的合作学习情境,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当设置一些具有较强挑战性的问题,但是问题难度必须要控制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该生动有趣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合作热情,使学生对合作学习有更加强烈的欲望。比如:讲解“统计”时,教师可以创设实际的教学情境,提出“统计某个超市每天进出的客流量。”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学设备在投影屏上播放有关视频资料,要求学生独立统计,并且将学生统计的数目报出来。在该实验中,有些学生会发现自己统计的数据和其他同学存在差异,然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对该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鼓励小组各成员相互之间探讨学习,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有准确的认识。

(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合作学习意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小学生自身合作学习意识较为薄弱,若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进不正确的指导,就很难保证合作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做好前一阶段总体评估、合作过程中适度的介入、合作结束后不断深化归纳总结等工作,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形成一股强大的队伍凝聚力,构建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比如:讲解“平均数”时,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对合作学习任务进行设计,要求学生调查统计班级所有学生的身高,之后再仔细分析和整理,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显著的合作学习效果,搜集数据且计算出班级全体学生的平均身高,使学生真正合作学习中所体现的魅力。

(三)留出足够的探讨时间

通常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留给学生探讨问题的时间要进行适当的控制。留出的小组合作时间要使各成员的想法得到有效的沟通,但不能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比如:讲解“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照已有长方形和圆形面积的计算知识,从而逐次合理推导出圆柱体的面积计算方式。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研究探讨,而且将算法的异同点和相同点表达出来。教师需要鼓励班级的各个小组进行沟通,每个小组都可以派出一名代表阐述最终探讨的结果和内容,使小组之间能够相互学习且沟通各种计算方式,拓展学生学习思维。最后,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小组最佳表现”等奖励形式,这样有助于提高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意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分析当前教学特征的前提下归纳总结出的新型学习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合理应用小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海艳.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42.

[2]谭燕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3]朱伟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126-127.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班级数学
班级“无课日”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