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分析

2018-04-04 09:28程燕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策略实施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程燕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师应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通过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生活中探讨数学规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构建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入手,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089-0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中的生活经验。本文主要从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两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探究。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一)理论教学为主导致教学内容空泛。当前,立足于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对于理论与生活融合的敏感性,这也就导致了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所涉及到的数学内容比较冗杂并且相对空泛。受到过去的传统化教学理念的束缚以及影响比较严重,单纯的理论化教学模式占据了主导,忽略了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效用,这也就降低了教学的良好成果水平,长期地让学生接受枯燥且乏味的数学知识,针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比较浅薄,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兴趣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的牢固树立。

(二)学校教学与家庭教育脱节。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生活的探索处于基础性时期,不仅仅需要在学校里获取数学知识,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小学教学的生活化融入与推广,更是需要小学生在家庭学习环境中有所进步和突破。但是,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仍然是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家庭教育占据比例较少,这就让学校的教学与家庭教育出现脱节,在小学生智力开启的黄金阶段,假如教师所教的内容无法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巩固化理解,那就难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良性化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有效构建学生生活化的学习意识。知识源于生活,而数学的相关知识不仅是生活的真谛,更是组成多姿多彩生活的基本因素。为此,教师在落实生活化教学中,应有意识的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想转化到课堂上。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切合他们的认知发展轨迹开辟课堂教学。例如,在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米与千米的转换,教师就可以引入学生们体育课堂教学的情景,并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跑一百米、四百米、一千米时的感受。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他们也很快就融入教学当中,并且他们在针对这些类型的习题时,会很容易联想起自己的生活情境,为之后的生活意识打下基础。

(二)联系生活设置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老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置生活化情境,以提高教学效率。这是由于小学数学知识中多数会涉及生活场景,学生只有处于生活化的情景中,才能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老师需将教学知识与生活场景进行有效结合,依据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与生活有所联系的事物辅助教学。对于复杂的数学知识,可采用联想生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样可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投入更多精力到数学学习中。比如,在学习分数这部分内容时,要想让学生顺利分清分子和分母,可采用母亲背着孩子的例子,将分母比作母亲,而分子则为孩子,母亲一直背着孩子,因此分母在下,分子在上。采用此种方法,可使学生更容易地分清分子、分母的位置,并且可以有效记忆此部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联系生活理解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由于小学生现在所学知识较少,其思考能力尚不够成熟,而且小学的部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对于一些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理论无法清楚理解,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所以在理解方面还有所欠缺,容易出现只从表面理解知识的现象。所以,数学老师在教学时,需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合理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性的数学知识,掌握其中的深层含义。

(四)以小组合作模式探究生活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最为亲切和贴近现实的,因此在教学中建立小组合作是很重要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是情感的体现,学生之间和谐的交流可以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体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同时在合作交流中逐渐学会尊重、理解和欣賞自己的同伴。不仅如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思維经过相互碰撞,在增进彼此友谊的同时,还开阔了视野,从而得到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五)课后作业生活化。布置课后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必然工作,能够帮助小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训练其数学能力,但由于数学课本习题缺乏实际生活内容,以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无法进行理解,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习题产生厌恶。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灵活变通,把题目内容以生活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述,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小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运用,进而使小学生在遇到类似情景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感到熟悉和亲切,在无形中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提升了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将数学联系实际生活,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利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以小组合作模式探究生活问题、课后作业生活化方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妙处,从而促进其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143-144.

猜你喜欢
策略实施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后的审计信息化策略
试析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