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

2018-04-04 09:28王定辉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实践初中物理

王定辉

摘 要 情境教学法对实施物理教学起到积极推进作用,但是也有不少问题存在其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情境创设;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091-01

一直以来物理教学就是很多初中生和教师共同头疼的问题。很多学生提到物理就头疼,认为许多内容不易理解。而情境教学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已有的实践中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有不少问题存在其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对物理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有效的情境创设是把学生带到特殊的教学情境下,在面对物理问题时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在此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追求,还能快速明确学习的重要内容,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激发学生思维。情境创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以真实情境下为创设前提,引导学生进入思考问题的情境,是建构认知思维的一个过程。以呈现问题的形式、营造问题的产生再到解决问题,在预设的情境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发散性,加深理解物理基础知识,科学掌握研究方法。

(三)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情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以分析的形式应用到解决物理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物理本质,逐渐培养出灵活思考问题的习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又能够高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为目标。因此,情境创设不仅是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种形式,体现教学价值,还能够带领学生走进丰富的物理世界,为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完善对策

(一)明确情境创设的目标。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前必须要明确本课教学的目标,始终围绕核心内容来组织情境内容,同时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他们在情境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确保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真正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讲“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时,教师可以呈现电风扇、洗衣机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它们通电后有什么共同特点?观察电动机模型,请思考:如何使小电动机转起来?怎样实现正转与反转?如何能转得快?拆开来,观察一下小电动机由哪些部分组成?哪一部分在转动?为什么会转?取下磁体后通电,你能看到什么?再次安装磁体后通电,你看到了什么?总之,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情境,创设富有情感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二)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营造出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自主的走到教学过程中来,并注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的不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比如说在学习初中物理“液体压强”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时,就是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时将自己平常喝水使用用的饮料瓶帶到课堂中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在饮料瓶上打上三个小孔,然后向饮料瓶中注入水,在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水距离的观察,让学生再次祝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得出液体压强是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增强这一正确结论。在这样的教學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全部激发出来,而且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的教学中心,而教师也充分的发挥引导者的积极作用。

(三)将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与合作学习紧密结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教师要结合实验的目标和实验的内容营造合适的情境,其次,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优缺点,并鼓励物理学习基础较弱的同学积极勇敢的加入到实验过程中来。比如说在学习“电流和电路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每个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将其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并且对每个学生分配具体的学习任务,如有的同学负责设计电路图,有的同学负责连接导线。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如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家庭中电路故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满足学生的需求。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不至于在枯燥的课堂当中逐渐丧失兴趣。因此想要使情境创设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还需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出发,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考虑到初中生肩负的较大学习压力以及物理知识点的抽象、复杂,创设趣味化的情境更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物质的量”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测量一粒米的质量。我们的日常饮食都离不开大米,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一粒米的质量应该是多少呢?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和实践,独立思考、积极探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提出设计方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挖掘物理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教师应结合课程实际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设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怀着兴趣,参与课程的过程中饱含动力。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建立正确合理的标准,只有这样,初中物理教学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媛.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150.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实践初中物理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