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2018-04-04 09:28李心东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文化自信培养

摘 要 中学历史作为中学阶段较为重要一门人文科目,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基于文化传承及创新的需求。本文主要对文化自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的背景、优势和方法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提升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中学生理想人格的需要和建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 文化自信;中学历史;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01-01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做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培养中学生理想人格的需要和建立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的背景

(一)加强对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他们建立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理想。众多外来文化的涌入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在社会文化的多元性。有些中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判断和辨别意识较弱,盲目追随外来流行文化,甚至尊其为主流文化,进而忽略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例如近年来日韩文化一度受到追捧,哈日、哈韩族众多,欧美的“圣诞节”“万圣夜”等洋节盛行一时,中国传统的中秋、端午等节日往往不受重视。因此,必须对中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及其精神内涵。

(二)中学历史作为中学阶段人文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对于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的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并未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教授。在这一阶段,需要相关教育者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以此来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

二、中学历史教育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首先,历史学作为展现一个民族或者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式,这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表现形式基本相似,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将其与中学历史教学相融合,其融合程度会更高。其次,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其整体性较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往往是同时出现,这也是中国民族历史与其他民族历史最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时,往往会间接或者直接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除此单独的章节之外,在其他历史教材章节,也间接性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介绍,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相比于其他科目,其优势十分明显。

三、如何在中学历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文化自信

(一)创新教学内容。要想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中,我认为,首先应创新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将传统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拿出来与中学历史相融合,并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分类,使其完美地与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进行“礼乐制度”教学时,教师除了对课本上现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外,还可以融入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識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历史知识,还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程度。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在中学阶段的历史教材中,很多章节都蕴含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因此在两者融合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然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例如,很多历史人物都有着非常高尚的民族气节,比如岳飞、文天祥等等,教师可以通过挖掘他们身上高尚的品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提高学生鉴别真善美的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历史的融合,还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也较为单一,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法是不利于两者融合的。因此,只有改革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两者之间的融合水平。

首先是对教学课程设计进行创新,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应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其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接收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共享、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教师有充足的资源和设备可供运用。例如,中学历史人教版教材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这一主题,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在技术方面的伟大历史成就,教师不妨运用多媒体展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艺术表演的视频。视频精彩而生动地再现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从四大发明到文房四宝,从孔子三千弟子的朗声吟诵到国粹京剧的惊鸿一瞥……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彩演绎。学生在此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往往比从书本上所得更为直观和震撼,印象更为深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形式,对于更加有效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了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将其融入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加军.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畅想[J].中学教学参考,2017(19):4.

作者简介:李心东(1976-),男,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文化自信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