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8-04-04 09:28曾银娇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

曾银娇

摘 要 创新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學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不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在现代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07-01

一、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保护学生的创新欲望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就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打击。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课本知识就可以了,教师也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少有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教师其实也更加关注学生的被动接受,而不是学生的主动表达。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其实都被约束住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必须要改变这样的教学认知,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总体来说,创新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找到新的方向,找到新的动力;创新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和进步性,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需要教师积极探索的。我认为,教师首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相应的情境,利用构建相应的经验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进行课程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教师的一些方法进行思考,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对于教师的问题,学生可以给出不同的意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判断对错,而是表扬学生的积极和主动,即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表扬。

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鼓励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其实是比较活跃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活泼好动,虽然有的时候会有一些比较奇怪的想法,但是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有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主动鼓励学生思考。对于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不要去判断答案的对错,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个答案究竟有没有价值。如果有价值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最终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其中的价值,这比单纯得到答案更加有效,有更大的意义,这样的思想认识,就把学生从原有的认知中解放了出来,学生会更加大胆地去探索和尝试了解这个世界,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主动尝试一些事情,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有所收获,这也是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三、营造创新思维教学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思维就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这样不但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小学生普遍喜欢和教师亲近,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能力是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基础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态度要和蔼可亲,认真聆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积极情绪,树立主人翁的意识,语文学习会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他们一旦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就会养成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多种思维的碰撞下会产生思维火花,久而久之,会形成创新思维模式。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营造创新思维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他们的思维处于持久活跃状态,会很容易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筛选的,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教师要转变传统重视讲解而忽视学习的做法,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激发来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他们带到具体的环境中,这样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脑中构建课文意境,在感悟课文思想主题和情感的同时,会主动挖掘课文背后的深意,在这个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会得到全面提升。

(二)联系生活。语文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建立学科和生活的联系,小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将语文课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调入最佳学习状态。比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小女孩做对比,这个话题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他们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思维也就会被解放出来,不再单纯地局限在课堂上和书本中,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五、激发

(一)创设创新教育环境,比如讲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黄河奔腾入海的景象,并可以用现代教学手段,把黄河入海、群山相依的场景展现给学生观看,给学生视觉上的震撼和思想的飞跃。

(二)在日常教学中,以引导教育为主,把过去的老师讲完整节课的教育模式中脱离;学生就是一张未加书写的白纸,他们的想象能力的无限的,如果只是依靠老师去书写这张白纸,最终只会得到全部一样的模板。

六、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以后的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能够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真正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人才。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新课程小学语文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