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及实现分析

2018-04-04 09:28方慧颖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

方慧颖

摘 要 问题情境的构设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通过问题情景的构设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想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的限制,充分的营造出良好的高中数学教学氛围,教师就要学会使用问题情境的创建教学法不断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实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73-01

数学是为了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因此高中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常识经验,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设极具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教学,在提高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而且也符合当前新时代下教育新模式。数学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数学问题能够激化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从而为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一、问题情境概括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活跃课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问题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元素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堂游戏或者情境扮演等等,在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自然不会感觉到高中数学知识的繁难,而是更多的能够体验这种边学边乐的兴趣。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和逻辑性都大大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问题情境,借助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把握,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并且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提问,激发兴趣

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学生在此过程中始终充当的是被动接受者的身份。在新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在提出相关的问题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知识探讨,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想法,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开扩自己的数学知识和眼界。比如在教学“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自行推导出相关的公式算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倘若我在月初给你一千元,从每月的第一天开始算起,第一种方式是,你第一天给我1元,第二天给我3元,第三天给我5元,第四天给我7元,以此类推,直到月末(每個月按照30天来计算);第二种方式是,你第一天给我1元,第二天给我2元,第三天给我4元,第四天给我8元,以此类推直到月末。试着分析一下,按照这两种方式直到月末你需要给我多少元,对于你来说是赚了还是赔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每天之间的差值,从中先发现其规律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计算,在这种趣味性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大大增加,很多学生都急于探索其中的数学奥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教学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总结,帮助学生能够归纳出相关的数学表达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借助问题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高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以及社会经历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他们的数学思维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扩展学生的数学眼界。比如在教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借助教师中可见的物体进行研究和分析。把屋顶当作一个平面,把地面上的桌椅当作是直线;把墙壁的一面当作是一个平面,把靠在墙壁上的扫帚等看作是直线,通过这种能够直观可见的事物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向学生发问,这些所谓的直线与我们认为的平面分别构成了怎样的关系,对于直线与平面相交的情况,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两者之间相交所形成的夹角的关系。

四、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合作

通过构设问题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思考的深度,同时也扩展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不同角度的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合作,从而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比如在学习有关“基本初等函数”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指数函数的函数图像是怎样的?从图象中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函数性质?对数函数的函数图像是怎样的?从图像中能够获得怎样的函数性质?对幂函数也提出同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个人来解决的话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很难全面的对函数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小组分工每个人完成一部分函数任务,然后再把所有的函数图像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不仅快速而且学生之间能够尽情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够很好的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小组除了探讨各个函数的相关性质之外,还借助不同函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很多简便易懂的方法和规律,这种意外的收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数学课堂效率,而且也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求知心理。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借助教师的问题引导来帮助学生发散高中数学思维,在问题情境中结合实践合作,进一步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获取对知识的多方面理解。

参考文献:

[1]任亚楠.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数学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