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2018-04-04 09:28宋秋月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空间情境

宋秋月

摘 要 数学是最考验思维能力的学科,我们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创新能力及严谨性均是从数学学习中获得,而这些能力获取的关键在于质疑能力与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问题意识;情境;方法;空间

中图分类号:B014,D9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78-01

“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因为“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主动参与,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形成问题,并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探究,达到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识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式”情境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几乎是由问题穿插全过程。但我们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个性的发展,提出问题或者是主动解决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少。作为教师,我们应灵活创设适宜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问题意识的强弱与课堂的气氛有密切关系,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发挥学生好学、喜探究的天性,让他们敢想,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再提出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问题。有一名学生问:“该怎样使用这两个单位呢?”老师立即表扬该同学肯动脑,问题提得好,并适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其次,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传统教学中,一般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次,要创造学生提问的条件。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发性的问题,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发展。如教学乘加应用题时,让学生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准备带哪些东西,准备多少费用。这样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学得积极投入,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再如在“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中,是把正方形转换成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拓展思维空间,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疑,从而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索发现,培养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传授“提问式”方法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還应教给他们相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一是有问题可问。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二是有时间和空间可问。传统教学中,一般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没有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从最基本的问题质疑,如“比的意义”教学中,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与分数有什么关系?(2)从课题入手,从知识的产生、运用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上去质疑,把课题具体化,从而明确学什么。例如:学习《百分数意义和读写法》这一课题时,可质疑:什么是百分数?怎样读百分数?它和分数有什么不同?百分数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等等。(3)从方法上质疑。对数学习题的解答方法,也可提出疑问。如:“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解法呢?”(4)在比较中质疑,如方程与等式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5)从结论质疑,例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行是梯形”这一结论中,为什么要用“只”,少“只”行吗?

三、扩大“好问”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数学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教师可以设计“我帮妈妈管家”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了解家里一个月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分类整理,如食品类,家具类、学习用品类、水电类等支出,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个月共需要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年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那些开支是不必要的或可以缩减的?如果家里要购置一台800元左右的热水器,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教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设置问题情景,教给学生会问的方法,不失时机的做出提问的评价,并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让学生创新思维的花朵绽放。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体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金香.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2016(02).

[2]陆敏茜.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空间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