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策略 打造活力课堂

2018-04-04 09:28贺立权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小学语文

贺立权

摘 要 打造活力课堂,需要激活多种因素。其中,发挥学生主体精神,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重点从学生课堂情绪的激发、自主权的给予和创造力的培养等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小学语文;活力课堂;打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11-01

每位教师都想上出充满活力的课来。但是,要打造活力的课堂,关键看如何去操作。就小学语文课而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这需要我們切实转变陈旧的观念,真正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之上。

一、关注学生情感,触发学生情绪

照理说,在语文课上,学生应该是精神饱满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眼中所见到的学生的表现是不尽人意的。特别是,他们的课堂状态不能够令我们教师满意。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主要是出在我们对于他们情感缺乏关注。为此,我们要采取适当的策略,采取恰当的举措对其进行激发。

第一,借助文本进行有效地激发。说到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离不开的。自然地,这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也不例外。事实上,就语文教学而言,在这方面,其具有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这是其它学科所无法匹及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内容浅显易懂。但是,教学时,我们教师的眼睛不能只停留在对“三维”目标的要求上面。要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我们的理想的做法应当是对文本进行深挖,引导学生对文本字里行间所蕴之情进行体会,进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之中种下爱的种子,绽出“为人与善”的花朵。很显然,这样的设计,就容易让学生深受震撼,驱使他们主动亲近文本,参与课堂活动。

第二,利用教师的感情进行触动。有时,再好的文本,也无法真正让学生心里受到影响,更不必说打动他们了。碰到这种情形,就需要我们教师靠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理解了,特别是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了,这才能生发出一定的情感、情调来。就像上文所谈及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的教学,如果我们教师将其视作是纯粹的课堂教学,按部就班的按照备课环节进行教学,这就很难让自己动情。所以,我们要深入文本,这样才能产生动情点。教师有情了,就不怕学生不受吸引、不受感染。

二、照顾学生需要,还给学生自主

很多时候,无论我们教师怎么去启发、怎么去旁敲侧击,学生还是没有什么好的表现。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好好地进行梳理、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顾着去完成任务,追求教学目标的实现,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引导学生,从而不问不顾学生的需求所致。特别是,被牵着鼻子走,难免地,学生就会有一种抵触心理。所以,合适情况下,我们要给学生自主的权利。

第一,让学生自由地去读。对于语文而言,读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是,读什么,有的时候显得非常关键。我们要将读的作用发挥出来,就要让学生选择性去读。为此,教师尽量不要给定学生内容。教学《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帮助他们树立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理念,关键之处就在于让他们真正把握文本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从其写作目的中对其人生态度进行贴心的感悟。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具体教学时,在精读环节,笔者是这样布置阅读要求的:这篇文章什么地方让你深受触动,读一读,然后说出来。这样的阅读任务就是由学生自主选择,这就很好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第二,让学生自发地去问。一般来说,无论是教学任务的要求,还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都离不开一定的提问。往往,这种提问都由教师来设计,来呈现。事实上,课堂提问的主体,不光是教师,学生当然也是。这一点,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为此,我们要强化这方面的意识。实践证明,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提问,好处多多。特别是,这样做可以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思维细胞。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我们在布置学生自读,待他们自读结束之后,为检查他们的自读效果,就可以让他们自己提出一些问题。

三、强化多向思考,鼓励学生创造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尝试,需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多多加以关注。因为,这样做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第一,丰富学生的想象。一般情况下,我们要结合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我们知道,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里面有很多带省略号的地方。我们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揣摩、猜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写呢?答案当然可以。比如,《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中有几处省略号,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第二,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尽量摒弃将他们的思维往我们设定的答案上引。特别是,对于学生们思维的方式和思维的角度,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一些课文展开教学。像《假如没有灰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文本就是非常理想的训练载体。

综上所述,欲让课堂充满活力,没有什么什么妙方可循。但是,它需要我们采取灵动的方法,特别是富有个性的实践作为支撑。这样,课堂才能在不断求新中涌动活力。

参考文献:

[1]丘金莲.语文课堂教学的“放?收?展”[J].吉林教育,2010(11):45.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小学语文
构建活力四射的高中语文课堂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探索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构成要素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