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取舍 巧于潜移

2018-04-04 09:28李晨霞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技能

李晨霞

摘 要 初中生物学寓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需得对教材深入挖掘,在教法上巧于潜移。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这一基本观点融于整个初中生物教材之中。教材所阐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可以感知的真实的物。对此,在教学中务必使学生对它们获得真实性的认识,产生直觉上的真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对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作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描述,力求避免任何疏漏和错误,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对教材所提及的生物,特别是代表性的动植物进行直接的实物观察、解剖。

关键词 初中生物;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27-01

一、精心设疑,营造参与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精心设疑,营造参与的学习氛围就十分必要。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且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参与激情,促进他们的参与欲望。教材在“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一课中,集中地阐明了生物与水分、土壤、温度、阳光、空氣等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析了生物与生物环境因素通过食物链、共栖、共生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错纵复杂的关系;揭示了在食物链中,由于有机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相互作用,促成自然界物质的循环,从而说明自然界是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又一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构建实践,引导合作交流

按照生物实验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将它分为三个时期,即认知期、练习期和应用期。任何技能的形成都要从认知期开始,它由动机、理解和试做阶段组成。动机阶段是一次学习行为的重要起点。

(一)认知期。在实验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内部动机,学生动手操作前必须让他们理解技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动机。学生动手操作,是试做阶段。如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①先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大小和外形,使学生产生观察草履虫形状和运动的动机。②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理解用低倍显然镜观察草履虫形状和运动的意义。③让学生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状和运动,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耐心、练习期的开始是协调阶段,要模仿的进一步“逼真”,动作具有初步连贯性。继续练习就进入协调性,灵指导。

(二)练习期。例如,“制作临时装片实验中,对于①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②滴水——③取材——④盖好盖玻片——⑤整理装片这五个步骤。同学们在刚刚开始练习时,可能会做得不很理想,但是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动作会明显变得和谐。

(三)应用期。应用期实际上在练习的后期就开始了,是练习期的继续。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是在学会使用显微镜后进行的,所以,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第二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第三步让学生自已根据观察现象绘图。在这个实验中,不仅巩固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而且完成了认识口腔上皮细胞,绘制口腔上皮细胞的学习任务。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技能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广大生物教师所认同。但现实的教学中,由于设备不足,学生人数过多和时间过紧,实验技能训练常常半途而废,训练变成了试一下就完结,根本谈不上技能的形成。所以,在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必须认真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克服各种困难,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实验教学中切实落实实验技能训练目标,完成实验技能素质教育的任务。

三、巧于潜移,刺激主动参与

生物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取得所必要的生存条件,同时又改变着周围环境;反过来,激烈变化的环境条件又会作用于生物的形态、构造和机能,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例如:教材在“生物的多样性”中,分别指出了各类、各种生物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形态、构造和机能。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巧妙的适应现象,更要对适应性的形成作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曾见有的教师解释说:某生物为了怎样怎样,便怎样怎样。似乎适应性是在生物一定目的支配下才产生的。显然,这种带有浓重唯心色彩的目的论”,应予摒弃。教材“进化的原因”一节中已指明,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此外,教材以下内容:种子萌发条件,根系分布与土壤,水、无机盐与植物的生活,叶绿素的形成与分布,光合作用的条件,异花传粉与风、昆虫、细菌的芽孢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等等,无不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生物体自身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它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在构造上、功能上的相互联系。在讲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细胞分化等概念时,不可孤立地、机器地死啃定义,最好把上述几个概念加以串联,让学生明确生物体就是由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一整体。要通过“植物的构造和功能”一节的小组,从构造和生理上进一步阐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想象,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启发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定义和总结,对错误的思考方式也不要断然否定,应当鼓励其中正确的方面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发现矛盾,从而逐渐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对自然界仔细观察和总结得来的,所以在生物教学中也应当注意多让学生自己采集实物,通过细心观察,比较异同,归纳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教学技能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拼技能,享丰收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