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2018-04-04 09:28康正峰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豪杰一节课软件

康正峰

摘 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才会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才能保持恒久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思考能力,才能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求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35-01

一、用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好动的个性,处在天真与成熟的过渡期,他们喜欢探索,探险,对计算机充满新鲜,好奇心理,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够“经常”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内容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从而使导入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在讲解《常用工具软件介绍》这一单元中的“豪杰超级解霸”软件这一课时,准备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和电影的剪辑,并且准备了一段影片剪辑大串联。提问:“计算机中用什么软件能播放音乐?”学生提出了很多软件,包括“豪杰超级解霸”软件,然后全屏播放了影片剪辑大串联,播放完毕,问:“计算机中用什么软件能播放电影?”学生又提出了很多软件,又问:“知道不知道老师刚才用什么软件播放影片的?”知道的学生就喊“豪杰超级解霸”软件,在这个时候学生学习任何一种媒体播放软件,兴趣都很浓厚。借此提出了本课学习“豪杰超级解霸”软件,分组合作学习软件窗口中每个按钮的作用,本课内容学生在自学的情况下就掌握了,效果非常理想。

导入的设计是多样化的,如《一棵树的故事》伴随着一幅幅漫画的场景而娓娓述说;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如一张平常的照片与这张照片经过《Photo shop7.0》软件处理后进行对比(学习《Photo shop7.0》软件时一节课的导入)等等。诸如此类的导入设计,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

二、巧用时机激发兴趣

在讲解“豪杰赵级解霸”软件时,因为导入播放的几个影片剪辑的串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问老师怎样把影片中一段载取下来?学生的问题问得恰到好处,它不仅可以载取一段影片还可以载取一幅图片,就此引发学生结合教材分组学习,然后由学生做“小先生”来演示操作,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还要让讲解如何将剪辑下来的几个影片串联在一起。告诉学生软件的名字,还有一个能下载此软件并有应用此软件的说明的网址,让学生自己有时间去研究。在下一节课上课前就有学生来跟讲他想要在上课时演示的给大家看,临时决定下一节课就由这名学生做“老师”。和这名学生一起商量怎样“上课”,上课的语言,所讲内容的顺序,并做了一个简单的课件,上课前先跟演练了一次。正式上课时,他一板一眼就像个小老师,从上网下载软件,到安装软件,最后讲解如何应用软件“将几个影片串联在一起,”虽然学生的语言不准确,也根本没有什么教法,但是学生之间配合的很好,都学的很起劲,让这个“学生”非常震撼。通过这节课想了很多,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与人合作的能力,还意识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学生共同分享快乐,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设疑、解疑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看新闻的习惯,每堂课前3分钟的信息介绍,是和学生之间所定的规矩——意外收获。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思考能力,养成关心身边事的习惯。教师也要懂得提问的技巧,要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似懂而非懂”之处,“有疑与无疑”之际。一节课最多用了1/3的时间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法,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情感,例如不同内容的课件,小游戏,自制教具,竞赛,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球和欲,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樂于学习,自然而然就会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其余2/3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上机实践,有的放矢。动与静的结合,能更好激发,还能调解学生的情绪,提高上机的质量。同时要注意强化疑难解答这个环节,学生上机时,就在教室巡视,争取使他们提出问题能马上得到回答。学生能提出问题本身说明他已经在动脑筋思考了,并且大部分问题都是由学生之间互相协助解决,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也给学生一份自信。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具有信息能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这样他们会为自己的设计而骄傲,会为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而雀跃,会为找到适合自己的“伙伴”而兴奋。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索的欲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也正是由于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保持恒久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思考能力,才能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求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潘淑琳.让学习兴趣奔腾不息[J].考试周刊,2010(04).

[2]米萌.浅谈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2).

[3]诸芸.中小学电教(下),2012(11).

猜你喜欢
豪杰一节课软件
无人驾驶自卸冰雪车设计研究
热血青年
我的城市我的家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沈豪杰、孙占平作品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有趣的识花软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