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浸润小学教育

2018-04-04 09:28冉淑清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传统文化作用

冉淑清

摘 要 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精神的浓缩,是我国先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样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基。当前全世界都涌现了一种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同时国内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而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应从孩子抓起,从小学阶段就开始相关教育。

关键词 传统文化;小学教育;实践传承;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50-0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和知识传播的组织,学校天然上就承担了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这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孩子才是祖国的未来,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相关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一)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好动、活泼、好奇是小学生的特性,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来为小学生授课的,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忽视了运用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够采取个性化教学模式来为小学生授课,教师通常都是采取让学生保持课堂教学纪律的教学模式居多,这样的约束式教学模式根本就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教育中,其教学形式是多元化的,能够帮助教师在原有教学模式中创新教学模式,能够以培养小学生个性为教学宗旨,从而能够实现小学教育的根本教学目的。

(二)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传统文化以德为主线,以礼為基础。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到小学教育中,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规范小学生的习惯与行为举止,能够使小学的学生违反校规行为较少,使小学生的行为举止更加得体,使小学生能够更加尊老爱幼,与教师能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能够构建学生的良好品质。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的传承措施分析

(一)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最具权威的榜样就是他们的老师,而经过相关的分析也证明了,在上小学的孩子的心中,教师才是最具权威的榜样,其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家长。因此,要想将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实践中有效传承下去,作为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发挥出自身的榜样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自身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师德师表,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展示,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到学生内心。

(二)通过少先队活动中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的传承是不可能脱离少先队的宣传活动的。因为少先队的宣传活动拥有效果好、传播速度快、设计范围广、多样化等特点。所以,其在小学教育中拥有者不可或缺的地位。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怎样使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更是已经成为了每个小学都要完成的一项重点任务。身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小学教师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少先队活动引导孩子们进行经典的诵读,从琅琅的读书声中让他们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内涵,学会宽以待人、严以处世。比如,小学可以展开“走进余光中”“亲子阅读”“经典诵读”“历史故事讲解”等少先队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教育中,为小学生构建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教学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小学应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板报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来创设空间情境,在班级的墙壁上挂一些古代书法、古代诗人的画像以及其诗文,在班级板报中开辟“传统文化”主题,以传统文学知识展览为主要内容,每天都应该更换不一样的展览内容,以此为小学生创设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班级氛围,使小学生能够受到感染,从而树立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再者,小学应该要求各科教师重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运用于导入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丰富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为小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可以运用故事的形式,使小学生喜爱上传统文化知识;美术教师可以将一些传统绘画作品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受到感染,从而能够很好地进行学习。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课程中,能够使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同样也能够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主地去探索传统文化知识。

四、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教学中

在传统文化内容中,个人道德修养是指导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教育中德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与延伸,而传统文化的许多教学范本都能够作为德育的主题。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德育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德育教学内容,还能够使小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德育知识,能够使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准则,使小学生能够更加有礼貌,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们国家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学虽然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讲,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的传承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相关教育人员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做到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除此之外,小学还可以选择通过生活、艺术等辅助教育的方式完成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的传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将学校的教育职能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王静.浅析小学教育阶段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J].才智,2013(04):51.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传统文化作用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