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 趣味盎然

2018-04-04 09:28余爱国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趣味性小学数学

余爱国

摘 要 小学生空间思维不成熟、建模能力欠缺等不足需要教学过程中的“乐”与“趣”并存,方可激发其对于数学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情境创设使学生在动态情景中获得乐趣,新知探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到技能,角色扮演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挖掘趣味因素,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寓教于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趣味性;动态情境;操作探究;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51-01

莱辛曾这样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入行三十二年,我一直坚持教学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需要积极经营教学课堂中的兴趣点,让“味”与“趣”并存,而并非强制。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得他们对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加之其空间思维不成熟,所以数学建模能力尚且欠缺。 这些不足使得其对基本数学理论的接受略微困难,从而提升了教学的难度。

一、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动态”中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为了使这一过程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善用精美的图片显示学习情境,然而再生动有趣,那也只是一幅静态的画,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和厌倦。所以我认为要尝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游戏来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将一些“静态”情境变成“动态”情境。例如:在学习《测量的初步认识》时,老师可引导学生自由在课桌上摆弄准备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估计一下它们的长度,同桌之间相互目测一下同学的身高。学生马上争先恐后地看、量、说,随后再引导学生积极交流,谈自己的发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而对不同形状的物体长短有了初步了解。这时我们可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水到渠成地提出挑战“你们能把自己使用的学习工具的长度测量出来吗?这时可以自然地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物体,由呆板的情境进入到带有故事情节的情境,有效的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新知探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数学学习的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动手、动脑愉悦的学到知识和技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给他们带来的趣味盎然。例如,在二年級《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多媒体图片,如生活中常见的伸缩门拉开的间距形状、仿古窗户的窗棂形状等,让学生们从观察的乐趣中很轻松地总结出: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平行相等的特点。接着给出几种图形的生活实物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比一比,探究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属于平行四边形的正确结论。生活化的教学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效果。“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游戏是学生最好的、最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紧密地结合,使之更形象、更趣味。比如:在“影子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测量影子的大小,学生会运用各种测量手段来进行比较,有用尺子的,有用木棒作参照的,也有用绳子来量的等,不同的学生会选择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在选择的过程中形象的认识到了长度的测量。

三、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趣味”中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天有言:“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例如,五年级《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出了一道题:“同学们,56千克稻谷能产39.2千克的米,那么你们算一算300千克稻谷能产多少米呢?”结果一学生算出300千克稻谷能产428.57千克的米,这时老师笑着对这位学生说:“这台碾米机也太厉害了,总共都只有300千克的稻谷,居然产出的米达到了400多千克的高产,我觉得应该把这台碾米机改叫造米机。”教师的这种幽默活跃了课堂氛围,让数学课堂趣味十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充分挖掘知识本身或某些生活情节蕴藏的魅力,采用多种方法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可以采用西方国家广泛推行的“角色扮演法”,利用儿童表现欲望强烈、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其扮演各种角色,如将猪八戒买珍珠等趣味数学故事改编为小游戏让学生参加。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以趣味数学知识小竞赛的形式来丰富教学,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来扮演教师,自己准备教案上台进行讲解。这样的讲解过程学生也会觉得十分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工程。之者不如好之者,作为数学老师,除了挖掘数学本身所蕴含的趣味因素之外,还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有增强了趣味性,学生才能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进而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小主人。寓教于乐,趣味盎然,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我认同,我践行。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教育与数学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奠宙,孔几哲,黄建弘等著.小学数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趣味性小学数学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趣味几何
角色扮演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