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诵读教学之我见

2018-04-07 14:28张美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范读篇文章感情

◎张美娟

文言文教学是中小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相信随着国家对语文的越来越重视,文言文在课本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思考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文言文呢?我想诵读教学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时有一定的难度。我想,作为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诵读法一直受到历代人的重视和运用,一定是行之有效的。我认为,我们中小学教师,应该知道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范读很重要

文言文跟白话文在读音、断句、节奏、语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面对从未学过或听过的文言文,茫然无措。这是需要一个规范的朗读版本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如何云正确地诵读。至于范读由谁来展示,我想有教师本身有这方面的天赋,可以直接由自己范读。如果老师精益求精,可以利用多媒体,从网卡找一些名家范读,带上配乐。这既能渲染一种浓烈的气氛,又了同学们的兴趣。相信这种范读,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记得在上《祭十二郞文》这一课时,便利用多媒体范读,学生完全被带入那种如泣如诉的氛围中,很好地体会了作者写作时的悲痛心境。有了氛围,再讲解课文,便容易多了,同学们就是在范读的感染下,对作者与侄儿的深厚情谊有了更深的感受。我记得在放范读带时,有些同学甚至走进情境,融入进去,眼角都湿润了。我知道这主要是范读和音乐的感染。所以,我认为范读在文言文诵读中是很重要的。

二、需要自由地读

学生听完范读,一定跃跃欲试。这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进行自己读。有的学生喜欢默读,就让他自己探索,感知课文。有的学生喜欢自己大声读出来,我也是积极引导他们;我会请几位学生(男女都有),让他们分段朗诵一遍,且带有比赛的性质,读的质量很高,全班同学听得凝神屏气。同学们在相形学习中,诵读和理解课文都老到了很大提高。记得在上《鸿门宴》这篇课文时,我便让学生进行了自由个性地去读。先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揣摩文中人物的心理,他们的个性,这时很多同学采取默读的形式。也有个别同学在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时大声读出来。紧接着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里面的人物对话。当然凭借长时间的接触。有的同学便读出项羽的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有的读出刘邦的能屈能伸,工于心计的特点。相信在经过了这样的个性自由诵读后,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体会,更重要的把握。

三、齐读不可少

在语文的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将是最难忘的回忆。从古代的私塾,到今天现代化课堂,我相信这样齐读的场景都非常常见。这说明诵读法中的齐读是十分重要的。

齐读,就是集体朗读。它形式也可分为全班齐读、分组齐读,男生齐读和女生齐读等。全班齐读能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分组或男女分开读做便带有竞争意识,提高诵读质量。其实,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诵读方法可能不是每一篇文言文都会运用到。但是齐读,我相信,不仅是我,也是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了。文言文很多是经典篇目,学生齐读,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沉浸其中,陶醉忘我。《赤壁赋》,这篇课文,我就多次使用了齐读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分组分段读,在我讲解文章内容后,又让男女分开读,学生也听出来不一样的效果。最后熟悉文章内容,明确知识重点后,便全班进行了齐读,相信全班学生都像去了赤壁浏览一番一样。

四、有感情地读

前面诵读结束后,相信同学们对课文应该有了很深地理解,知道了文章的情感。同学们便可以开始有感情的读。如愤怒时的呼号,悲哀时的哭泣,高兴时的欢呼,求援时的呼号,病痛时的呻吟……,将文中的感情释放出来,让人受到感染。

我们知道这种因情感导致的单调节奏的变化反过来产生了传情达意的功能。它使读者和听者引起情绪共振,调动起自己相似的情感体验,也就与作品的情感相融相通了。我在教学《陈情表》这篇文章时,也是让同学们进行一次有感情地诵读。我们都知道被誉为“孝之至文”的《陈情表》是十分感人的。作者写作本文时,感情真挚,发自肺腑。李密在文章开头部分,自诉身世时,更是悲哀动人。我引导学生读这段时,语速一定要尽量放慢,站在李密的角度上,诉说自己的不幸,和祖母的深厚感情等。学生真正融入进去后,那读起来十分有感情。

还有《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作者感情是欢快的,自由的。我们在有感情诵读时,也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住作者陶渊明的感情基调。从归家途中的兴奋,急切,到回到家后的闲适悠然,一直到自己后来田园生活的舒服惬意,我们无不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诵读给表现出来。当然我们在表现了这些情感之后,也更深入地了课文,理解了作者。

五、熟读成诵

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诵读,相信有的同学自然形成熟读成诵的效果。文言文要求背诵,特别是一些经典篇目,是十分必要的。背诵文言文不仅能记住名句名篇,重点字词,而且能更深理解文章,提高能力。有些文章后面要求背诵,学生自学多诵读,自然就会背了,也有些文章后面虽然没有要求背诵,但我们知道它是经典名文,所以也要多诵读,注重加强诵读教学,让学生自然而然而背,背起来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如《滕王阁序》,这是五勃的名篇,文章结尾虽然只要求背诵两段,但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文采斐然,千古传诵,后面段落中更是名句迭出,令人叹为观止。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也是把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有意识地突出诵读,重视诵读,学生在多次的诵读后,便自然成诵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代仁人志士高尚情操的载体。文言文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我们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反复诵读,多形式地诵读。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便是这么做的。多年来,我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证明诵读教学真的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语文学科,尤其是教授文言文时,所以希望老师们都重视起来,相信你会发现其中的显著成效的。

我相信,重视文言文诵读教学,坚持文言文诵读教学,学生的文言文综合能力一定会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范读篇文章感情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带着感情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