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辽南高跷对东北秧歌动律的影响

2018-04-08 08:22许瑞信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辽南动律体态

许瑞信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00)

一、简述辽南高跷

辽南高跷在东北地区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它是集歌、舞、戏、杂技等艺术形式为一体,受当地老百姓最为喜爱,在当地流传范围最广的民间艺术。辽南高跷由地域主要划分为:辽阳、海城、盖县、营口等地,其中以海城高跷和营口高跷最为盛名。大约在乾隆、嘉庆年间,由“地秧歌”和“锣鼓高跷”相结合形成“戏出高跷”这一流派。在迎神赛会,游街出行时,“地秧歌”的队伍竞争不过“锣鼓高跷”,因此,地秧歌的老艺人们也开始上跷表演,加之,原来表演“锣鼓高跷”的队伍也开始演小戏,使得“地秧歌”和“锣鼓高跷”殊途同归,演变为“戏出高跷”。进入辽南地区后,受当地的地域文化影响又经过职业艺人融合戏曲中的元素,逐渐形成带有地方特色的辽南高跷。辽南高跷大多数表现男女的爱情生活,由于东北地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既有汉族人的内敛、含蓄,又有少数民族彪悍、豪放的性格。

辽南高跷至少由十四人表演,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可组成百余人秧歌队。其中男角称“下装”女角称“上装”,其表演程序为:先“搭象”(叠罗汉的样式),寓意为太平有象,同时唱喜歌;然后由“头跷”带领秧歌队跑“大场”即踩跷时变化多端的高难度技巧;接着上下装表演“小场”即男女的双人对舞,多表现农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最后表演小戏部分,如《铁弓缘》,《杀江》等。由大锣、大鼓、唢呐、镲、钹等乐器伴奏,配乐队伍都是村落中锣鼓能手。演员与伴奏配合有序,受百姓们喜爱,长期流传。

二、辽南高跷对东北秧歌动律的影响

辽南高跷的动态特征归纳为:“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踩在跷板上,扭在腰眼上”①。如今的东北秧歌吸收了辽南高跷的动态特征,由舞蹈家们归纳为:“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八字划圆等。”②,其独特的风格、崭新的形式、新颖的内容更是将本民族的审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它动态特征的秉承与提炼做以下具体的分析与比较。

(一)体态

在辽南高跷中,表演者踩跷表演由于脚下绑有木跷,是以木质材料的圆木而制成的道具,重心不易掌握,非常制约表演者的身体,要在跷上表演就需要膝部微屈,踩跷时身体重心前倾,气息下沉,需两只脚不断移动、倒换重心从而保持平衡。

在东北秧歌的体态中,受辽南高跷的影响,为了使舞蹈性更强,转变为卸下高跷徒步表演,形成了身体前倾,收腹,膝盖微屈,下颚微含的特点。秧歌中将静态的动作称之为“稳相”。如单扶肘、齐眉式等。在女性三道弯的体态中,以情带动,以舞抒情,体现了“俏”的特点;在男性的体态训练中可明显看出高跷中所特有的蹲裆、前倾、直视前方等体态特征,将高跷中“逗”的性格特点与豪爽的性格外化于身体动态中。

(二)步法

在辽南高跷中,为了保证踩跷时身体的平衡,高跷中是以膝盖屈伸的运动来掌握重心的稳定。通常体现为软屈伸和硬屈伸两种,“快屈慢伸”“快屈快伸”“快屈慢伸”“一小一大颤”“平均颤”即“软、硬、颤”③。

在东北秧歌的步法中,这一膝盖的特点引申为课堂教学中发展为软屈伸配合舒展、柔韧的上身动作;硬屈伸则配合敏捷、有力的动作;以及将“颤”赋予多种不同的节奏,增强其跃动感。高跷中的屈伸动律,形成这一带有“艮劲儿”的典型步伐,即踢步。为了保证踩跷时身体的平衡性,需要脚下转换重心,双脚平稳,从而形成快出快落的动律特点。因此,发展为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抬踢步等丰富的步法,称之为“走相”。强调“出脚快、落脚稳、膝盖有韧劲”,慢移重心,踢步时快有力,保持上身前倾的体态,跨上拎。这与踩跷时的动态相关联,动静的之间对比,强弱的体现,双脚交换有力而稳定,展现出艮的动律。高跷中常变换不同的队形走大场,如“九连环”、“二龙吐须”、“龙摆尾”、“双葫芦”等。因此,这种场图的队形变化也引用到东北秧歌中,既有脚下稳健、大方的步伐,又加上这一富有民间趣味的图形变化,营造出层次分明,杂而不乱的流动线,既提高了东北秧歌的审美价值又富有艺术中线条的美感。

(三)上身动律

在辽南高跷中,踩跷时上身和双手随脚下的重心俯仰和摆动,以腰部的力量稳住脚下的重心保持平衡,上身的动律必然与下肢相协调,由此波及到上身“扭”的律动。如老艺人所说“扭在腰眼上”,以腰为发力点,在控制身体平衡的同时也自然丰富了上身的动态,形成“扭、摆、圆”的特点。由于辽南高跷的人物角色大多都是来自戏曲的扮相,如“上装”即女性,大多是以俏皮俊美和泼赖奔放为性格特点,“下装”即男性,相当于戏曲中“丑”的角色,多以打趣逗乐为特点。如此,就会将不同的性格特征在肢体上显现出来。

在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中,依然保留来自高跷的上身动态,将其归纳为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八字划圆。④上下动律是以腰为中轴,两肋上提,从腰部发力做局部的动作;前后动律是在基本体态的基础上,跨稳住,肩随腰动左右横拧;划圆动律是将上下动律和左右动律相结合的基础上,做“∞”字形的弧线动律。

(四)道具

在辽南高跷中,手巾花是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最初是由戏曲中的长袖头演变而来。手巾花作为一种肢体和情感的延伸,尤其辽南高跷在民间的表演形式中,多表现农村的乡土生活。在不同的场景下包含着不同的意义。在热闹欢腾的场面时,表演高难度的手巾花技巧;表现哭泣时用它揉眼;把它盖在头上,可表现出嫁的女孩;又可以托物言志,来表现男女之情。在对于手巾花的运用上千变万化,如挽花、双花等技巧动作。

在东北秧歌中,保留了手巾花的运用,更将其持巾法和舞法细致的分类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东北秧歌的手巾花技巧在众多汉族民间舞蹈中技术要求极高,其拿法有握巾、托巾、夹巾等,再产生出以手臂松弛,手腕快速转动的舞法。如“挽花”“片花”“绕花”“双花”“过肩花”“掏花”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受辽南高跷动律特征的影响,如今的东北秧歌卸下高跷徒步表演,保留踩跷时“点急促,线延伸”艮劲儿的步伐;上身的动律主要以“扭”“圆”“摆”从而配合协调下肢的动作。强调腰部是上身动律的发力点,“摆”表现“浪”的洒脱;“扭”是“艮”的情绪表现;“圆”是“稳”中的美,加上手绢花的配合,形成了独具匠心的风格特征,体现出东北秧歌中“稳中浪、浪中稳、稳中俏”独有的特色,展现了这一民族俏皮、奔放、灵活的性格特征。

从辽南高跷中所提炼的“根”元素加上专业舞蹈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升华,形成了当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和优秀的剧目,表现起来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注释:

①③张淼.辽南高跷秧歌与人物扮相的溯源[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3).

②薛莲莉.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变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④张星.东北秧歌“稳中浪”的风格特征研究[J].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大众文艺,2014.

猜你喜欢
辽南动律体态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浅谈动律在舞蹈作品《摆手女儿家》中的体现
三道河酒馆
大连辽南船厂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评《Smoke》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辽南汉墓考古的新成果
辽南地区水稻育苗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