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8-04-12 21:54唐霞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磺酸钠丹参酮麻木

唐霞琳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四川 资阳 641300)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肢体疼痛或麻木等,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1]。相关的文献指出,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2]。为了进一步研究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于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这些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龄为47岁至83岁,平均年龄(54.48±3.75)岁;其病程为4年至10年,平均病程(6.62±1.15)年。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龄为49岁至82岁,平均年龄(54.66±3.62)岁;其病程为4年至11年,平均病程(6.47±1.2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治疗组患者联用甲钴胺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甲钴胺的用法是:肌内注射,500 µg/次,1次/d,连续用药1个月。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用法是:将80 mg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加入到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3 d。为对照组患者单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甲钴胺的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在治疗期间,指导两组患者控制饮食,按时口服降糖药,将血糖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心悸等)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著改善:治疗后,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运动能力明显改善,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显著提高。改善:治疗后,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运动能力有所改善,其SNCV、MNCV有所提高。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未改善,其运动能力未改善,其SNCV、MNCV未提高。有效率=(显著改善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著改善的患者有20例(占50.00%),为改善的患者有9例(占22.50%),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占27.50%)。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2.50%(29/40)。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著改善的患者有10例(占25.00%),为改善的患者有7例(占17.50%),为无效的患者有23例(占57.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42.50%(17/40)。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2=7.37,P<0.0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用药期间,治疗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低血压,有1例患者发生心悸,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低血压,有1例患者发生心悸,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3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糖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3]。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肢体疼痛或麻木等,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VB12。此药可促进神经元细胞器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改善轴突的运输、再生功能,抑制神经退变,从而可起到提高神经兴奋性、恢复终板电位诱导的作用。近年来,此药在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丹参酮。此药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加快神经传导的速度,从而可起到促进神经组织修复、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5-6]。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1] 郭杨,宋晓,侍晓云,等.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炎性反应因子分析[J]. 武警医学,2017,28(3):283-286.

[2] 侯静雯,侯志梅,王娜,等.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 医学综述,2017,23(5):1013-1017.

[3] 胡影影,李全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6, 22(20):4050-4053.

[4] 史蕊,孙佩,王璐璐,等.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维生素D、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4(4):64-67.

[5] 王琳琳,李志鹏,郝秀轻,等.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DN患者MCP-1、TGF-β_1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2(5):611-614.

[6] 张艳丽,胡丽格,冯建军,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相关生化指标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10):48-50.

猜你喜欢
磺酸钠丹参酮麻木
麻木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浮生一记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无题(2)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丹参酮 IIA 磺酸钠注射液对造影剂引起肾脏损害的作用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附18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