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杂区城镇化进程中价值认同变迁探究

2018-04-12 09:20柳青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价值认同城镇化

柳青

摘 要 价值认同是民众对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在心理上的一种主观认同意识,在现代化城镇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认同开始发生变化,并对农牧杂区居民的生活特点和组织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在社会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牧杂区城镇化中价值认同变迁的研究具有一定重要意义。基于此,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总结,提出农牧杂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价值变迁发展,包括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身份的认同。

关键词 农牧杂区;城镇化;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6.049

现代社会的城市空间发展正处于矛盾冲突和重构中,都市环境下的农牧杂区居民生活也开始不断发生变化。研究农牧杂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价值认同变迁,对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稳定建设具有一定积极促进作用。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提出农牧杂区居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价值观念转变和身份认同变迁,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1 城镇化进程价值认同理论框架

1.1 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理论是在1974年由法国著名学者维莱·勒内提出的概念,该概念是指一部分群体在社会进程中被排斥在外的现象,包括经济、服务和政治等相关资源的排斥,并且认为社会排斥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发展的动态过程。以农牧杂区城镇化为例,提出杂区居民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遭受的各种不平等待遇问题。

1.2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具有生产性和收益性,1)在某一特定社会范围内,一些成员在社会中带来的收益强关系,一般会阻碍该社会范围以外的其他群体对特定资源的分项。2)成员所处社区具有一定封闭性,不利于成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事业。3)社会群体在社会中获取资本收益,是以牺牲个人时间和自由为代价的。这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理念,即农牧杂区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但实质上一切如故。

1.3 社会距离理论

博格达斯提出社会距离理论,该理论是对社会距离的客观分析,认为社会距离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社会距离理论在实践研究过程主要指向心理距离,认为心理距离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也会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

据相关资料显示,农牧杂区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较大,双方沟通机会并不多,所以主观距离较大。

1.4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认可,以及对周围社会的归属感、行为遵从等。类化、比较和认同是社会认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民众是通过这三个理论过程来提高自身价值和尊严的。

1.5 文化解释理论

宏观而言,农牧杂区与城市之间的结构和文化构成存在较大差异。微观而言,文化环境是影响主体行为和性格的主要因素,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会出现各种矛盾碰撞和冲突问题。

农牧杂区居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价值认同,需要逐步与城镇化环境和文化相容,逐渐改变价值认同观念,减小社会文化差异[1]。

2 社区结构变迁特征分析

农牧杂区是指半农半牧地区,主要是指以草原和大面积农田交错的自然景观特征存在的居住群落,属于生态复合体。农牧杂区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和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内经濟发展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2)农业与畜牧业的有机结合,二者在农牧杂区的占比基本包括整个区域经济,所以在对区域经营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时,只需要计算农业和畜牧业指标即可;3)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因素相对复杂;4)农田种植与畜牧养殖之间存在较多矛盾,需要强化区域经济管理,才能协调农牧杂区发展[2]。

2.1 社区成员变化

农牧杂区成员在城镇化进程中会出现大幅度变化,社区生活主体原本是农牧民,但在城市化进程的作用下,农牧民以外的社会居民也会融入到该主体中。农牧民和其他社会成员结构混合程度逐渐提高,不仅是农牧杂区城镇化进程走出封闭管理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揭示了农牧杂区居民未来的生活环境发展将会呈现出混合居住的发展形态,以满足城镇化进程需求。

2.2 社区组织分化

农牧杂区的家庭组织结构与城市家庭组织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农牧杂区居民的传统社会关系维系。实际上,这也是现代城市传统住区中的重要社会组织特点之一,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农牧杂区居民的文化传统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农牧杂区居民的社会组织发展要滞后于现代城市居民,在城镇化进程当中其社区组织会保持在不断发展的分化状态中。

2.3 社区文化世俗化

在农牧杂区文化与城市文化不断交融、碰撞的过程中,农牧杂区文化已出现微妙的世俗化变化。1)农牧居民传统的种植和畜牧生活会发生一定变化,虽然仍是农牧杂区居民的主要生活经济来源,但也加入一些其他工作元素,包括现代化工业进程等。2)城镇化进程改变了传统牧民的民族化着装,各种现代服装也在牧民生活中出现,其休闲观念和行为逐渐发生世俗化变化[3]。

2.4 社区归属内涵化

若社区文化的世俗化发展是农牧杂区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那么社区归属感内含化则为农牧杂区居民的城镇化发展提出共识发展需求。据相关资料显示,农牧杂区居民对社区形象的主要认知依次为农牧居民居住区、传统住区、贸易商业区。可见,农牧杂区居民的传统文化特色和理念在其心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农牧居民普遍认同的归属感。

3 价值认同的变迁

3.1 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

在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价值观念的转变极为重要,农牧杂区居民更要坚持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是指农牧杂区居民与现代社会居民的充分沟通交流和思想变化。尤其是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牧杂区居民,若不能坚持与时俱进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则很难从传统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突然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变化也会给农牧杂区居民带来不适。但站在城镇化发展角度而言,城市化发展和农牧杂区改造建设发展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稳定的工作和创新的社会组织结构会为农牧杂区居民带来更加稳定的经济来源,不会因天气变化和各种自然因素生活在随时会发生巨变的不安情绪中,所以,在城镇化进程中,农牧杂区居民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加强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提升,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自己,在保留优秀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向更加科学、文明的现代城镇化生活方式转变[4]。

3.2 社会身份认同

农牧杂区居民在长期的封闭居住空间内,因为与外界城镇居民接触交流较少,所以往往不会得到身份的认同,城镇化的发展会使居民感到自己所处身份的尴尬。因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牧居民的保护管理,提高城镇居民对农牧杂区居民的社会身份认同。同时,农牧杂区居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主动融入到城镇化进程当中。身份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慢慢形成,因此农牧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身份认同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4 结语

农牧杂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价值认同变迁,在上述研究分析中,结合大量相关资料,在总结和归纳前人研究成功经验后,提出农牧杂区城镇化进程认同的价值理论。并给出农牧杂区居民价值变迁的一系列产生和发展过程。一方面,价值结构变迁是与现代城镇化发展同步进行的。另一方面,价值认同也是对农牧杂区居民生存个性化特征的保持。

参考文献:

[1] 刘新玲,陈晓红,陈锦萍.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良性价值生态培育的制度伦理路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7,20(4):1-4,31.

[2] 裴沆,刘燕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价值导向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125.

[3] 扶斌.卢梭自然教育价值秩序对城镇化进程中教育的启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94-97.

[4] 范欣,杨静如.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价值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4,29(1):56-5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价值认同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班主任管理艺术探析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人民群众广场舞发展的策略探讨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辩驳与实践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