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铲耕作土壤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2018-04-13 00:36顾丽春李吉成张天会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能农机化粒子

果 霖, 顾丽春, 李吉成, 张天会

(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土壤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下,我国土壤出现了板结、沙化、蓄水保肥能力下降等问题[1-2]。土壤深松是一种破坏坚硬犁底层的保护性耕作方法,深松作业主要通过深松铲完成,而深松铲在深松过程中所受阻力和功耗等问题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且深松作业范围较广,因此深松效率的细微提高都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3-4]。本研究以旱地使用的弯曲式深松铲为对象,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其深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深松过程中土壤粒子的速度、应力、密度等特性的变化情况,以期为后续深松铲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深松原理

在深松过程中,深松铲具将犁底层进行间隔式的破坏,形成一种相间存在的耕层鼠道构造,这种耕层鼠道构造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土壤退化、沙化、蓄水保肥能力下降等问题,提高土壤气体交换、养分吸收、水分保持、矿物质分解的能力,从而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以及农业的科学发展[5]。深松作业形成的耕层鼠道构造示意如图1所示。

土壤切削可被看作土壤在外界切削作用下被分离成不同形状的过程。相关研究指出,不同深度土壤的失效形式不同,在靠近表层的位置,土壤会被撕裂或者向上运动,土壤的失效主要是剪切失效;在较深的位置,土壤的运动方向与深松铲的前进方向平行,土壤的失效形式主要是切削失效[5]。

2 深松耕作建模

2.1 土壤简化模型

农田可以被看作是一块没有边际的土壤,但由于受简化模型的限制,不能将土壤模型做得过大,本研究将土壤模型简化为一个长、宽、高分别为0.4、0.2、1.2 m的长方体,并配合相关约束条件模拟实际情况,采用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finite element/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 FE/SPH)方法对深松铲切削土壤的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土壤简化模型中既含有传统的有限元网格,也包括SPH粒子[6-7]。土壤结构简化模型如图2所示。

2.2 深松材料模型

土壤模型所使用的是由LS-DYNA提供的MAT147(MAT_FHWA_SOIL)材料,它是一种基于修正的Drucken_Prager模型的塑性材料。深松铲采用65 Mn材料,其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深松铲材料参数

2.3 深松铲结构模型

目前市面上深松铲种类繁多,本研究选择常用的旱地弯曲式深松铲进行分析,该深松铲由铲柄、铲头等2个部分装配组成,其主要结构尺寸为入土角23°,铲头宽度30 mm,刀柄刃角60°,深松深度30 mm,铲柄曲面半径248 mm,铲柄曲面弧度58°。

根据深松铲的相关结构参数,使用Freeform建立研究对象的三维参数化模型。

本研究将铲头和铲柄融合到一起,建立的深松铲三维模型如图6所示。

3 深松耕作仿真分析

3.1 建立分析模型

本研究的分析模型是基于FE/SPH的,首先将建立的深松铲模型导入到ANSYS中,并利用ANSYS建立拉格朗日网格土壤模型,然后利用LS-Prepost建立SPH部分模型,结果如图7所示。

3.2 增加分析条件

理论上所研究的应该是农田中一块无限大的土壤,但由于受到计算设备及算法等因素的限制,本研究只取1块较小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这块土壤在理论上应该是无边界,因此须要指定土壤模型相应界面是无边界的,本研究通过关键字*BOUNDARY_NON_REFLECTING设置土壤的边界条件[8];通过关键字*CONTACT_AUTOMATIC_NODES_TO_SURFACE_ID定义SPH粒子和深松铲表面的接触类型为自动计算;通过关键字*CONTACT_TIED_NODES_TO_SURFACE_ID设置SHP粒子与拉格拉日网格之间的相互连接;通过关键字*DEFINE_CURVE、*DEFINE_VECTOR、*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RIGID等定义深松铲的移动速度为2.0 m/s。

分析条件还涉及其他很多关键字,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4 结果与分析

通过求解计算,并对求解结果进行后处理即可得到相应的求解结果。

由图8可知,在0.2 s左右时,即深松铲刚进入土壤时,土壤的应力主要分布在深松铲的前后两侧;在0.4 s左右时,土壤的应力仍主要分布在深松铲周围,虽然深松过的土壤也残留了一些应力,但随着深松时间的增加,土壤的残余应力迅速减小。

图9是土壤粒子密度云,将其与图8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经过深松铲深松作业的位置土壤粒子密度减小,说明在土壤中形成了一条沟壑。

由图10可知,经过深松作业之后,土壤粒子大幅增加,在短时间内土壤粒子的内能变化较小。

由图11可知,在0.3 s之前,由于深松铲尚未完全进入或者刚刚进入土壤,还没有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因此总能量的增加速率不断增大;而在0.3 s之后,深松铲已经进入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此时总能量与时间呈线性递增关系。

由图12可知,在0.3s之前,由于深松铲还没有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状态,所以整个模型的动能呈增加的趋势;而在0.3 s之后深松铲已经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此时系统的动能趋于平稳。

由图13可知,由于模型的动能在总能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所以模型的内能变化曲线与总能量变化曲线在趋势上相似,在数值上接近。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深松过程中模型能量是由外界驱动机械提供的,这些能量主要增加分析模型的内能,且当模型动能稳定时,外界提供的能量基本转化为模型的内能,因此模型内能的变化速率也就是外界驱动机械提供能量的功率,也就是深松铲的工作功耗。

对图13所示的内能变化曲线进行求导得到图14所示的曲线,该曲线即为深松铲在深松作业时所需要的功率,可以看出,在0.3 s之后,曲线基本趋于平稳;在0.3~0.5 s之间取5个等距的时间点,在0~0.3 s之间取15个等距的时间点,然后将这20个点功率的平均值作为本试验的功耗值,即能基本确定研究对象在深松过程中所需要的功率为14.71 kW。

5 结论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在深松过程中,土壤会受到较大的应力,但应力会在短时间内变小;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深松模型的动能是守恒的;外界牵引力提供的能量主要转化为土壤粒子的内能;深松过后,深松铲经过位置的土壤粒子密度大大降低,土壤变得松软。分析结果可为后续深松铲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宏立,张伟. 基于Pro/E和ANSYS的深松铲有限元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10(12):33-36.

[2]张祥彩,李洪文,王庆杰,等. 我国北方地区机械化深松技术的研究现状[J]. 农机化研究,2015(8):261-264,268.

[3]王志穷,王维新,李霞,等.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J]. 农机化研究,2016(6):253-258.

[4]王宏立,张伟. 基于Pro/E的深松铲结构参数最优化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11(1):141-144.

[5]陈坤. 后掠式弧形深松铲柄的结构优化研究[D]. 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

[6]马爱丽. 基于LS-DYNA果园螺旋开沟机模拟试验研究及其优化设计[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7]刘辉. 基于LS-DYNA的旱地旋耕刀工作机理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2.

[8]余泳昌,刘文艺,赵迎芳,等. 立柱式深松铲受力数学模型及试验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6):109-113.

猜你喜欢
内能农机化粒子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桥式起重机模糊PID控制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基于粒子群优化极点配置的空燃比输出反馈控制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基于Matlab的α粒子的散射实验模拟
基于两粒子纠缠态隐形传送四粒子GHZ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