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野蛮生长下的挑战和思考

2018-04-13 06:34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李靖辉王如雪
中国商论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单车企业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李靖辉 王如雪

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交通需求也呈现爆破式的提高。在地铁、公交、轻轨的不断完善下人们对于“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也日益迫切。2014年,基于移动支付的无桩共享单车在我国各大城市登陆,并迅速占领市场,为解决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提供了革命性的创新模式。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引发资本热潮,聚集了超过30亿人民币的资金,40多家投资机构。一场轰轰烈烈的公共交通变革扑面而来,将中国推向了全球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前沿。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就业机会。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共享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制度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共享单车的优势,助力其推动社会发展。

2 共享单车如今发展困局

2.1 管理混乱的难题

作为新兴的经济模式,相关的法律体系还未建立起来,破坏共享单车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违法成本过低,使人们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相关法律的约束,共享经济很难得到很好的长远发展。对于拥有共享单车产权的企业来说,单车布局过于分散。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当单车出现损坏,需要维修师傅去维修时,这时及时准确地寻找到相关车辆是一个大的难题,同时也提高了单车公司的运营成本。在法律尚未完善的这一阶段,人们的肆意破坏行为大大减少了共享单车的寿命,共享单车进入小区景区等情况也增大了管理难度,同时破坏了城市的形象。上私锁、损坏二维码、恶意涂改二维码等情况屡见不鲜,相关法律不健全,共享经济很难走的很远。

2.2 企业资产配置不合理,盈利困难

借鉴国外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看到:共享经济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进行的资源和需求的二次配置。模式的一端是社会闲置资源,另一端是存在需求的人们。但是反观我国的单车企业,全部都是采用租车收取租金的模式。在此种情况下,企业的自有资产过大,必须通过不断地融资对其输血,来满足企业日常经营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原本的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OFO融资情况

在企业盈利方面,除了单车使用前需要交纳的几百元押金形成的资金沉淀会给企业形成资金受益,在单车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只用支付低廉的费用就可以使用单车。这些和单车企业巨额的研发制造和运营费用相比,显示出了单车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足。

2.3 没有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以南京为例,目前南京市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主要是以企业和城管联合管理为主,在城管日常的执法巡逻中对于单车乱停乱放的治理和对于群众的教育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不像政府有桩自行车被纳入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这就导致了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很难有序地进行。

2.4 单车使用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较大

我国大部处于季风区域,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季节的多边导致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变化幅度较大。出现雨雪霜冻等情况时路面情况基本不允许单车的出行,我国的部分城市非机动车道路建设不足,无法满足共享单车安全出行的要求。我国北部和西南部多山,城市的起伏落差较大,也不适宜单车出行。

图1 

3 南京市ofo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

4 对于企业的发展建议

4.1 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南京市作为全国高校最多的城市之一,拥有74所高校,并且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校园面积在不断增加,师生对共享单车的需求量很大,使用频率极高。ofo作为两大共享单车品牌之一,是共享单车行业的重要代表,因此选择ofo进行调查。

本次接受问卷调查的463名市民来自南京市各个区域,涵盖学生、企业人士、机关单位职工等不同身份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调查的区域主要为市区、江宁、仙林、浦口四个共享单车使用较为频繁的地区。

调查数据显示,70.19%的市民使用过ofo共享单车。其中经常使用的比例为60.43%,偶尔使用的比例为39.57%。进一步研究发现,使用者中最多的是为了方便出行,占比86.81%,其次是为了休闲娱乐(25.15%)和赶时间(23.31%),还有1.53%的使用者表示通过骑ofo来锻炼身体。此外,针对不使用共享单车的人群进行了不使用原因的调查,数据显示,市民不使用共享单车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有车,其次是认为押金的收取不合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肆意破坏单车,乱停乱放,违规行驶等现象屡见不鲜。总的来看,人们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分为ofo单车本身的质量、技术问题和使用中的种种“不便捷”现象两个方面,具体如图1所示。

在被调查的463人中,仅有8.31%的用户认为在使用ofo共享单车的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近一半的人遇到过乱停乱放,影响出行和要使用时找不到车的情况;超过40%的用户遇到过车牌号不见或者模糊,有人使用私锁据为己有和质量存在问题,故障车辆未及时处理的问题;经常没有上锁,可以直接使用,通过其他手段避免付费,小黄车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也是少部分人所关注的重点。

据南京交警统计,今年4月份全市现场查处非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5345起,暂扣各类非机动车2234辆,其中暂扣共享单车330辆。而今年以来,因各类交通违法而拒绝现场处罚而被暂扣的共享单车更是达到了771辆。如此种种破坏共享单车和公共秩序的的现象,使国民素质考量变得尤为重要。

共享单车兴起得益于移动支付、GPS 定位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技术问题。例如单车定位不准确、无法及时报修、用户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首先就是要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应由企业牵头联合政府和高校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中心,在提升共享单车服务的同时提高高校的研发实力,实现科技到产品再助推科技的良性转化。

4.2 推进政策的制定保障企业运营安全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兴企业盈利模式独特。更加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和管控,在保护企业正常发展的同时保障用户的押金安全。在目前共享单车的管理还处在空白条件下,各项规则尚不明确,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管理部门。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再是唯一的公共服务单一主体,企业等社会主体将获得与政府平等的地位,与政府共同承担起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创新是对城市公共服务与治理的根本性改革,需要超越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突破政府行为的局限,将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生产者”的职能分离。新阶段下,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的冲击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制度先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4.3 社会加强共享意识,利他精神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共享单车源之于民,用之于民,其本意在于节约社会资源,实现经济的共享,但是这是需要大众有很高的共享意识和利他精神的。通过微信公众号,ofo公司的APP,广告栏,各大媒体手段对共享意识进行全社会的教育,培养人们的共享意识,使其观念由“占有”转变为“享有”,营造一个良好的使用共享单车的氛围,这样才能使共享经济真正的融入社会,为人类造福。

[1] 郭鹏.共享单车技术与公共服务的协调[J].公共管理学报,2017(3).

[2] 余国磊.浅谈共享单车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17(9).

[3] 刘亚楠.共享单车发展研究分析[J].时代金融,2017(3).

猜你喜欢
单车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飞吧,单车
共享单车,汝欲何往?
共享单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