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柳绿茶香心怡然

2018-04-14 03:19国华中国中医科学院副研究员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4期
关键词:青团疏肝解郁谷雨

文/国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副研究员

图/七修书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吟诵了千年的诗,在草长鸢飞的四月天里,演绎着亘古不变的情。从清明到谷雨、记忆中的空气里总是萦绕着青草的芳香和新雨后泥土的气息。在这个时而风时而雨,缅怀追思的伤感时节,如何正确地调配我们的餐桌,才能身心俱安?又有哪些传承了千年的饮食文化习俗呢?

一是防风防湿防过敏。春风习习、细雨淅淅,风邪裹挟着湿邪,一不留神就从开张的毛孔溜入我们身体。一旦外湿引动内湿,容易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如果碰巧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能在此时诱发。饮食上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苡仁、芡实、山药、荷叶、白萝卜、藕、冬瓜、陈皮、竹笋、鲫鱼等。

另外,草木抽芽、百花萌动,正是过敏高发期。各种花粉形成的漂浮物、漫天飘飞的柳絮、空气中的粉尘都是潜在的过敏原,面部红肿、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常常令人苦不堪言。除了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一些具有抗敏作用的食物如胡萝卜、大枣、金针菇、生姜、蜂蜜等可以常吃,也可以制作一杯简单的抗敏茶,选用乌梅2枚、生甘草5克、防风5克,一起焖泡代茶频饮。

二是疏肝解郁畅情志。清明时节,缅怀先人,加之细雨纷纷,难免郁郁寡欢、愁上心头。除了邀约亲朋好友一起踏青郊游,舒畅情志,还可以在饮食上有所注意,比如我推荐食用黄花菜,又名忘忧草,有疏肝解郁的作用。玫瑰花、茉莉花、陈皮、柴胡、藏红花也是代茶的好选择。

三是清明谷雨品茶忙。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清朝郑板桥在《七言诗》中就写到家乡的谷雨春茶:“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清明茶价格奇高,细嫩品质好,但两三泡之后,味就淡了。谷雨前采制的茶,泡出来舒身展体,鲜活如枝头再生,且茶香浑厚浓郁,久泡仍余味悠长。啜一口,顿觉缕缕清香唇齿间溢出,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和浮躁皆散去。无论清明茶还是谷雨茶,这个时节,邀三五好友,一起品饮,有益身心。《神农本草经》一书形容雨前茶为“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

四是多吃时令好蔬果。谷雨前后,正是香椿上市的时候,此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有紫椿芽、绿椿芽之分,以紫椿芽为佳。鲜椿芽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滋阴润燥、抗菌消炎,但要注意鲜香椿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在食用前应先用沸水焯一下。除了香椿,还有能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菠菜,可平肝降压、强筋健骨、解毒消炎的荠菜,以及健脾开胃、润肠通便、止咳消痰的春笋都是时令的好蔬菜。

这里给大家推荐两款清明美食。

艾草

【艾草青团】

清明时节,除了祭祖、扫墓和踏青,品尝独特美食,感受传统节日气息,青团必不可少。青涩的艾草香气,配上微甜的红豆馅,真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原材料准备糯米粉200克、大米粉100克、澄粉75克,新鲜艾草20克,适量猪板油或植物油,适量豆沙馅、肉松咸蛋黄馅或马兰头香干馅。先将艾草洗净焯水后,用料理机打成泥,再将艾草泥、三种粉混匀揉成面团。将馅料包入,入笼蒸15~20分钟,出笼时用毛刷在团子表面刷一层猪油或植物油便大功告成了。

江南一带把春天里第一次吃青团称为“尝春”——品尝春天的味道。只有这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这种团子,才能体现这样独特的清明味道,青涩、清香而清甜。

【解郁防敏茶】

在这个追思伤怀又容易诱发过敏的春日里,没有什么比一杯解郁防敏茶更贴心了。选用茉莉花10克、柴胡3克、新会陈皮3克、生甘草3克,代茶频饮。茉莉花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在中国的花茶里,有“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柴胡、陈皮疏肝解郁,生甘草清热解毒舒敏。品饮几日,也可以将茉莉花更换为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玫瑰花换换口味。

猜你喜欢
青团疏肝解郁谷雨
艾草与糯米的相遇——青团
青团飘香
谷雨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곡우 ( 谷雨)
疏肝解郁喝梅花粥
青团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谷雨
周常昆主任医师治肝调经验案举隅
疏肝解郁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