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的名义组织一次春游!

2018-04-14 05:04张娜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利物浦伊斯兰美术馆

张娜

有关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的评述,我认为最贴切的是一个博物馆爱好者说一部明做《金翅雀》的电影,在那个电影的开头,“小男孩的妈妈就在被学校老师明去告状的途中决定去趟大都会博物馆散散心。小男孩描述她的母亲总是在下班的时候,心情忧伤的时候就来大都会博物馆坐着看画。那些站在街边的博物馆们,它们让你觉得那些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们,没有那么高高在上,反而是和你买衣服吃饭一样,是你生活中最朴素的一件事。”

英国利物浦的The Beatles Story和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Mia多少有点被塑造成神坛的样子,进到Mia里面要越过棕榈树守护的长长的通道,就像是通向某一个盛大典礼的红地毯一样,美术馆的建筑茌水中宛若一尊丰碑熠熠闪光:The Beatles Story虽然朴素地躲在一个几乎半地下的空间中,但朝拜者的脚印足以把它托举到空中。

在中国北京松美术馆的建筑仍然是卓尔不群的,但经营者们把艺术普及放在美术馆业务的第一位,送入鲜花,手留余香。其实。三个美术馆和博物馆在当地当时,甚至在以后。都会成为城市的重要标签,它们分享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共同的成长的记忆以及感受世界的情怀。

春暖花开啦,携手去博物馆和美术馆吧!

北京 前进中的“松”美术馆与自然共生

“看到一组松美术馆的照片,那是在北京的冬天唯一一次下雪拍摄的,尖顶的建筑,白色的墙壁,以及旁逸有序的松树,在皑皑白雪中呈现出一种严肃感。”

那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建筑本身像是凭空从地上生长起来的一样,好像也是一副展览于户外的艺术作品。

松美术馆(Song Art Museum),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温榆河畔,占地面积22000余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由当代艺术家、收藏家,华誼兄弟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创办的艺术空间。

在构想松美术馆主体建筑时,王中军先生有两个初衷:一是节约,充分利用原有设施;二是简洁,以服务艺术为宗旨。本着这样的理念,建筑师去除了原始建筑的符号,将一切转化为几何、净白,使“松”成为一座极具包容力和承载力的“艺术容器”。通过建筑传递出“净”之观感,“无为”之气息,让观者抛却繁杂,使艺术百态毫无顾忌地展现他们的语汇和活力,令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置之此处皆自然。

他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来讲述松美术馆的缘起,《为我第一个美术馆而作》,“松美术馆,算是我的一次尝试。美术馆初建期间,正值我在旅游,经过一处景点前,那屹立的松林瞬间打动了我。松,是我最喜爱的植物造型,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与精神的化身。松美术馆实际也是一个老房改造项目,我希望用艺术的气息,给旧房带来全新的面貌。这里,两千余平米的建筑空间,四十余亩的美术馆院落,一百九十九棵松树的点缀,不敢说它最具规模,但我敢说它最具匠心。”

这让人想到,曾经在日本箱根的雕塑公园里面看到的毕加索博物馆,其实仅仅是收藏着毕加索手绘的部分陶瓷,便隆重的建造成一个博物馆。当时特别羡慕日本民众,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匠心。

好像中国的收藏家们渐渐在实现艺术热爱者们的夙愿,王中军说,“中国当代艺术需要美术馆这一平台,我希望未来遍布全国的美术馆,得以增进公众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带来推动,为中国艺术教育带来影响。此外,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的发展,也是我想扶持并希望能投入更多的方向,长久以来,我对他们给予了很多关注,我仍在继续寻找更多潜力艺术家,寻找打动人的作品,将美术馆群对当代艺术的推动最大化。”

这当然是另外一种匠心,这些高品质的艺术展览、深度学术研究和公共审美教育的传播普及,才是真正的让艺术与人的活动与自然共生。

多哈Modern Islarnic Museum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让这栋庄严建筑在阳光下苏醒吧

“在这个博物馆的建造中,我的角色仅仅是一位建筑师,但是,这个项目对我来说十分特殊。它帮助为进入和了解一个不同的世界,不同宗教和不同的文化。”

——贝聿铭

在多哈这个地方种植一棵树,其成本是在北京的五十倍,即便如此,大街上仍然有树木,在它时尚的新岛屿开发区,仍然是建造出来了地中海式的生活方式。

它有强烈的日晒;一望无垠的沙漠连接着蓝绿色的像是美丽的宝石一样的海水;它有骆驼,它的老式住宅都继承了伊斯兰建筑——白色的房子(当地人偏爱白色,男人当然穿白袍,即便是当地的汽车也大多是白色);有隼,有专门为隼设立的医院,人们会像带小猫小狗看病一样,给隼送去医院,医院的门后会画着一串鸟的脚印来引导人,他们认为隼能够体现人的力量,那是一种征服的快感……

那是一种对我们来说完全不同的文化,对贝聿铭也是。

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海岸线之外的人工岛上,占地45000m2,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兰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Modem Islamic Museum简称Mia,听起来特别像一个女孩子的名字。

据说,卡塔尔皇室在这座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上付诸了重大希望,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博物馆,奠定卡塔尔在石油湾乃至一整个中东文化推广领头人的基础。同样波斯湾的最近兴起的阿联酋,同一年在阿布扎比也请了世界上另外两个最贵的建筑师Jean Nouvel和Frank Gehry,来造阿布扎比的卢浮宫博物馆和阿布扎比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除了建造高楼大厦比拼七星酒店,这种文化艺术上的投入,足以烘托出波斯文化的繁荣。

“从1997年开始的,当时阿卡汗建筑奖组织了一个竞赛,两位建筑师突围。评审团的第一选择是查尔斯·柯里亚,第二选择是一位黎巴嫩建筑师瑞瑟姆·巴德兰。巴德兰被卡塔尔选中设计这座位于滨海大道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很不幸,他的方案没有进展,于是路易斯·蒙雷亚尔联系了我,他是阿卡汗奖评审会的成员之一,如今是阿卡汗文化信托总经理,虽然此前他就知道我没参加这场竞赛,但是他依然说服卡塔尔的埃米尔(卡塔尔国王的称呼)我是设计新博物馆最好的选择。”

看到一则访谈,贝聿铭谈到这个项目的缘起,卡塔尔酋长把这个重大的任务交给贝聿铭的之后,给了他两年的时间和一张无限透支信用卡,来环游伊斯兰世界,从西班牙一直到印度。

“这是我曾经从事过的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对我来说,我必须去把握伊斯兰建筑的精髓。我的任务的困难在于伊斯兰文化如此丰富多样,从伊比利亚到莫卧儿印度,再到中国以至更远。我很熟悉西班牙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并认为它代表着伊斯兰艺术的顶峰,但是我错了,结合西班牙气候和文化的影响意味着科尔多瓦清真寺并不是我寻求的伊斯兰文化的纯粹表现。我又去过印度看过当地最大的清真寺,还是没找到我的灵感。

我又去了突尼斯,虽然我的目的是去考察清真寺,但是我却被莫纳斯蒂尔和苏斯的那些建于公元8、9世纪的堡垒所吸引,我觉得我正在接近伊斯兰建筑的本质。”

“如果一个人说寻到了伊斯兰建筑的核心,难道它不是应该位于沙漠上,设计庄重而简洁,阳光使形式复苏吗?最后,在埃及开罗的伊本·图伦清真寺,我最后逐渐接近了“真相”,并相信我找到了我一直所要寻找的。这个庄严的建筑在阳光下苏醒过来,带着它特有的颜色深浅不同的阴影。站在伊本·图伦清真寺的中央,我最终发现我找到了心目中的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不管是开车从机场驰向城市,还是坐船在波斯湾游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总是能灼灼闪光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它是纯白色的,像是搭积木搭起来的,但你能看到其中的連接和秩序,最上方是一块积木,上面有两扇窗户像是眼睛——就像是阿拉伯妇女遮住面纱露出来的眼睛,她们的共同特质是都拥有硕大而充满神采的眼睛,现在这双眼睛也成了这栋建筑的神采,这双眼睛也给予了这栋建筑灵魂,太像是端坐在海边的阿拉伯女人,回望着城市,充满着神秘感又如此肃穆。

这一块半岛,是贝聿铭先生向王储申请的,他深深的清楚,未来多年,卡塔尔会蓬勃的发展,有各种各样的建筑拔地而起,他不希望别的建筑对这座美术馆有影响,所以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便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很霸气的霸占了波斯湾最好的位置。

贝老笑称这是很自私的想法,“他们给我提供了多哈滨海大道沿线的很多地点进行选择,包括最初计划的那个地点,但是我没有接受这些选择。当时附近尚无太多建筑,但是我担心未来很多大型建筑建起来后,会遮蔽住博物馆的“光芒”,于是我问是否可能建造一个我自己的地点。”

真正进入到Mia内部之前,要通过一条60米人造河,两旁种比较耐旱的棕榈树,这形成一股朝圣的气韵,让人们整理好心绪,这一设计有一点像印度的泰姬陵,不过柬埔寨的吴哥窟也会有一个进入的过程。

Mia坚硬而轮廓分明的造型取材于开罗的一处建筑的水池,还取材于8到9世纪建立于突尼斯的那些堡垒。

白色石灰石几何式的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央的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内部除了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还包括图书馆、餐厅等功能空间,开馆时就有马友友的表演。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贝聿铭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研读穆罕默德,到埃及,去突尼斯。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放在现在看,那应该像是一个硕大的电脑屏幕,面朝大海,人们能看到无限。

除此之外,卡塔尔还有更多国际艺术家、建筑师的杰作,其中包括吉恩·诺维尔、理查德·塞拉、达明安·赫斯特、路易丝·布尔茹瓦及其他许多著名大师。从机场开车到市区,随处看到一堆像是从外太空发射回来的建筑,就是哪个建筑大师正在建设中的作品,这让多哈这个城市充满着惊奇!

Tips

来这里找到伊斯兰文化的源头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内收集并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博物馆的藏品来自三大洲的不同文化,横跨了7世纪到19世纪的时间长河。

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艺术品收藏贯穿18世纪到19世纪,不仅仅限于整个伊斯兰世界,还有来自受到伊斯兰艺术影响的印度和西班牙等国家的艺术品。

在所有的藏品中,最突出的是9世纪来自伊拉克的白色陶瓷碗,上面有Kubic钻蓝色字体题词。还有一个10世纪母羊形状的青铜铸头喷泉头,有可能是放置在安达卢西亚宫殿庭院中使用的。

此外,还有黄铜铸造的星盘(制于公元984~986年间,在伊朗或伊拉克),作为计算工具来观测天文、星象和地理,还能帮助人们确定面向圣城麦加的方向。最为罕见稀有的是一张制于14或15世纪红色的丝织地毯,被称为帖木儿棋盘花园地毯,是喜欢棋类运动的伊斯兰统治者铁木尔所钟爱的物品,非常珍惜罕见。此外,还有来自1696年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宫廷翡翠护身符。整个博物馆的筹备历时10年之久。

利物浦The Beatles Story

关于披头士的一切

“利物浦整个城市,都是甲壳虫乐队的博物馆。”

利物浦的那几日,太阳一时间躲进云彩里面,一时间又冒出来,因为错误估计的天气,穿的很少,所以一直以来身体的感受是冷。

偏偏也住在一个冰冷的工业风格的酒店一个海湾的回旋,屋子都是按照工厂原来的厂房隔断的,房间出奇的大,从床铺下来可以一路小跑的冲向沙发,但是若大空间每一个角落都好像是精心测量好的一样,所有的书桌、灯、椅子、杯子等等都按照黄金定律摆放好的一样,可以开设一堂设计课。

这个酒店的名字叫做“TITANIC”,是啊,是为了纪念那艘沉没的大船,泰坦尼克号就是在这个地方建造的,最直观的是在床的上方应该摆放画的地方,摆放了一张手绘的船的设计图。

利物浦这个地方,应给就是为纪念而生的吧。

在进入到The Beatles Story披头士博物馆这个正题之前,先要到大街上膜拜一下The Beatles的雕塑,在利物浦著名的艾伯特码头附近这四个年轻人气宇轩昂的走在大街的中央,在他们的四周一年一年寒暑变化,时光流逝,他们比普通人略高大,黑色金属质地让他们定格在风华正茂的那个时代,恒久不变。

The Beatles Story就遥遥的在这组雕塑的对面,进门口没有那么宏大,但是足以让乐迷疯狂,利物浦这个城市都是让乐迷疯狂的,让不是The Beatles粉丝的人自惭形秽——不爱The Beatles完全是因为无知。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4个年轻人组成的摇滚乐队在利物浦横空出世,从此一个神话诞生了。

披头士乐队无论在艺术性、商业性,还是影响力上都取得了世纪至尊和坐标的地位,他们之后的摇滚乐队没有一个能与他们PK销量、演唱会规模、粉丝的疯狂。”

The Beatles Story披头士博物馆就在利物浦著名的艾伯特码头附近。

建筑历经400多年还是坚固如初,现在已经被改成商业场所,披头士乐队曾经的演出场所就在一层。不是很明显的入口,The Beatles Story几个字显示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其实,按照博物馆的规模,The Beatles Story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热爱,这个地方被一点一点还原了当时TheBeatles的发生发展和当下。

在披头士Story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乐队灵魂主唱约翰·列侬使用过的吉他、话筒、标志性的眼镜甚至是他的手稿和签名照片,博物馆展示从披头士乐队从默默无闻的酒吧驻唱到辉煌鼎盛的Flower Generation时期的每一步星路历程。

这里有著名的the Cavem Club的还原场景。很有意思的是,这里面放着曾经的新闻片段。里面有一段说到,当Beatles决定出第一张唱片的时候,很多在Cavem Club听他们Live的歌迷都反对甚至要抵制,他们的理由是,世界会从他们手中夺走The Beatles。

这几个男孩后来走出利物浦,去了伦敦,最后又去了美国……他们再也没有回来过。

其实真的the Cavern Club仍然还在,就距离整个博物馆不远的地方,门口的那条街道照例会有The Beatles的雕塑,Cavern Club跟当年一样,每天仍有演出,也因为是记录到博物馆中的佳话,所以门庭若市。

舞台还是当年的那个舞台,舞台上热闹唱歌的歌手也是当年The Beatles一样的发型,坐在下面观众有年老有年轻,也有待嫁的新娘来这里做单身party,几乎所有人都会唱“hey jude”每个人都举着一杯酒,跟随着音乐快乐舞蹈,忽然让人觉得利物浦是一个很老派的城市,好像时间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好像停留在The Beatles刚刚开始携手歌唱的时代。

其实印象深刻的是一幕报道The Beatles的第一家媒体的编辑部的还原,可能是太过于感同身受。旧式的打印机,电风扇,夹子夹着一串串的便签,以及打印成版面The Beatles的照片,用唱片做成的书挡,好像恢复了往日的喧哗和荣光。

人都是跟着记忆走的,而音乐正是一种记忆的标签,

TheBeatles经典歌曲“Image”回荡在展馆中,有一张巨幅的照片来印证当时The Beatles引起的轰动,他们是当时的“爱豆”,像病菌一样传染给整个世界——有女粉丝被现场抬出狂欢的粉丝抬出去的画面,还营造出了现场粉丝嚎叫的声音,因为人太多而且情绪太热烈形成一种庞大的轰鸣,这种轰鸣竟然同“Image”一起形成声音的记忆,久久不能忘却。

在The Beatles Story纪念品商店,买了一张唱片,看中的是唱片封套上面的波普的设计,这几位大神,被卡通成特别有趣的形象,寥寥几笔被勾勒出每个人的形象,这是约翰这是保罗,大家对他们身体中的每一个疤痕都如数家珍吧。

黑胶唱片店的老板用酷似神父的姿态说出了一句:到这里来买唱片的人,其实是来寻找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

其实在the Carvern Club对面,便是利物浦披头士主题酒店(Hard Days Night Hotel Liverpool)。熟悉披头士的人应该知道,酒店的英文名字就是披头士的一首歌曲的名字。这家四星级的精品酒店于2008年开业,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披头士主题的酒店,如今隶属于千禧酒店集团。

酒店有专门还原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居住过的房间,那里面是通体的白,有列侬画的画的还原版,也有大幅的列侬和大野洋子的照片,即便是洗浴产品,也被印上了列侬的眼睛以及麦克风。Body milk的包装上面寫的是hear the softness“聆听音乐里面的温柔和肌肤的温柔。”

酒店的背景音乐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披头士歌曲,大堂的天花板居然整片的挂着当年创作“Hard days night”的手稿……

看到一则评论说“在这里即便是糖果店的各色糖果也是披头士的样子,长睫毛的孩子边跑边吼着Rock!Rock!Rock!”

没有看到喊着“Rock!Rock!Rock!”的小孩,倒是沉浸在浓郁的六十年代时尚氛围中,久久不愿离去。

延展阅读

上世纪最重要的乐队,那个最值得铭记的年代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是1960年在利物浦组建的一支英国摇滚乐队。乐队成员为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他们被广泛地承认为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根植于噪音爵士乐和50年代摇滚,披头士探索了各种音乐类型,从流行谣曲到迷幻摇滚,经常创新地运用经典元素。1960年代早期,他们的极度流行产生了披头士狂热现象。随着日后创作的成熟,他们被视为当时反文化运动理想的化身。

从1960年起的之后三年间,披头士在利物浦和汉堡的俱乐部中演出,逐渐积累了声望。乐队经理人布莱恩·爱普斯坦把他们打磨成职业乐队,制作人乔治·马丁激发了他们音乐上的潜能。在1962年末发行第一首打榜歌《Love Me Do》后,披头士走红英国。后一年,随着披头士狂热在英国的蔓延,他们取得了“Fab Four”的昵称。到1964年初,披头士已征服美国流行乐市场,成为国际巨星,引领了英国入侵潮流。1970年披头士解散,之后乐队成员都有各自成功的单飞生涯。列侬于1980年12月遭枪击遇害,哈里森于2001年11月因肺癌病逝。剩余的成员麦卡特尼和斯塔尔如今依旧活跃在乐坛。

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统计,披头士是美国史上销售量最高的乐队,其售出1.77亿张唱片。他们是英国排行榜上冠军专辑最多,也是英国单曲销量第一的乐队。他们拥有10座格莱美奖,1座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以及15座艾弗·诺韦洛奖。

猜你喜欢
利物浦伊斯兰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去美术馆游荡
美术馆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利物浦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