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产业 劲风正扬—聚焦中国城市停车大会暨中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年会

2018-04-20 09:30金香梅
城乡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停车场建设

■ 本刊记者 金香梅

3月21日,北京会议中心。千余人汇聚中国城市停车大会暨中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年会,探讨停车产业新蓝海,气氛热烈。本次大会以“停车产业,金融助力”为主题,各位演讲嘉宾从行业大数据、信托、智慧停车、资本、创新、债务融资、停车产业大数据、金融等不同视角探讨产业未来。金融助势,风力几何?笔者一探究竟。

市场需求从未如此旺盛,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回望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小轿车从百姓不敢想象的奢侈品,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的必备品。

2017年是行业突飞猛进、成绩斐然的一年。中国汽车从2000年的200万辆产量发展到现在接近2000万辆,只用了10年的时间。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拥有机械式通车户的城市已经达到500多个,已建成的机械停车活位总数已达到491万个,行业年销售总额已突破155亿元,行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同比增长10.9%。这是一张令人鼓舞的数字组成的行业成绩单。而环保绿色的智能制造也为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前景。当前,中国机械式停车设备产销已居世界第一。

根据国际交通标准,车辆与车位比为1∶1.15~1∶1.3(其中固定车位是1∶1,临时车位约1∶0.25)。当前,我国城市对停车位的需求缺口保守估计超过50%,并且停车位缺口还在持续扩大。停车难的问题日益严重,且已有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的趋势。停车难已成为每个大中城市都不得不正视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成了横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坎。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正处在一个朝气蓬勃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具有潜能的朝阳行业。从本次大会参会人员的热情程度亦可看出,市场供需远超估量,产业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技术进步突飞猛进,1.0时代渐行渐远

技术进步是产业发展的根基。传统的停车产业被称为1.0时代,如今已渐行渐远。

杭州西子智能停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晓锋以《创新 精益》为题介绍企业的创新实践。

在2017年上海展会的时候,企业推出了机器人,颠覆了原有的机器人设计,探索在停车领域的应用。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成立了一个省级研究院,争取拿到更多自主产权的专利。

以一个沉井式的塔库为例。这个塔库是一个解决目前中国大城市核心地段停车难,有示范性意义的项目,也是实现无人值守的停车设备。从一体式的机械手,到最新一代的停车手,封闭式的机械手厚度九公分,基本上适合所有的车型。中间采用的是超级电路,速度更快,对车辆轴距缩得更短。

2017年,企业推出的泊车机器人可以实行多向的穿越:可以从地上穿过去,它的路径优化使停车时间更快。基本上每一次的充电工作时间可以达到6小时,解决了无线充电的问题。

目前,各大手机应用平台上已提供很多的停车软件,如“ETCP停车”“停简单”“停哪儿”等,其功能大致包括部分合作停车场的查询空位、预约车位、交停车费和导航等基础功能。因停车行为习惯、停车场产权多元化的问题,此类软件的应用没有形成规模,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可以预见,随着停车软件的推广,功能的完善升级,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停车资源共享的“互联网+停车”模式,将有效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ETCP产业集团董事长谭龙以《大资本+大资产+大智慧=大回报》为题介绍ETCP产业的创新实践。他提到:电子支付不是智慧停车。真正的智慧停车是在你行进的过程当中,能够实时地掌握停车场和位数的变化,如果没有,需要等多长时间,不行的话就到最近一个,在哪里,形成一个闭环。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有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库)信息采集系统及综合管理服务系统、道路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建设,全面提升停车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有效衔接。通过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停车场(库)智能收费管理系统、区域停车诱导系统、道路停车信息系统、停车信息综合服务系统、行业监管系统,建立路内路外互联互通管理体系,提供出行全过程的信息服务:出门前查询和预订车位,途中经过路侧诱导屏或移动导航设备,到达目的地,以不停车收费方式进入停车场库入口,在内部路径引导或室内导航推送引导下到达停车位或预订的区域。同时,停车场(库)将实现全面智能化,支持车位预约、多元化电子支付,支持微信、支付宝缴费等移动支付;建成停车错时共享体制和机制;与交警处置违法停车联动;与政府公共信用管理服务平台对接,实时动态监管停车状况。这一切,都有赖于产业的更新换代,产业空间如此巨大,各类主体跃跃欲试。

金融助势,万亿市场引来参与热情

停车设施是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在产业化背景下更是一种资产。社会民间资本更多将停车设施作为商业地产,必然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等资产管理要素,更加注重每个停车场服务半径范围内的真正需求,由其参与的停车规划,是能带来资产效益的落地规划;停车场的建设不仅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数量”任务,而且是能够方便使用,会更好地考虑建设成本和合理回报,能围绕有效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从而有利于推动停车产业化发展。

从2014年起,我国就大力推广利用PPP模式建设停车场设施。据中国停车网市场研究中心统计,自2014年至2016年9月,单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PPP项目共有144个,合计约574.34亿元。这些项目覆盖23个省直辖市,单个项目的投资额在0.1亿元~33.1亿元之间,拟建车位数在50~100000个之间,其中近63%的项目为多个停车场打包建设项目,37%的项目为单一停车场项目。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萌提到:金融行业作为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市场、投融资,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智慧优势和牌照优势,同时参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提供多元化整合服务,信托着眼于停车产业,可通过投贷联动,与PPP深入结合,构建与机械化融合的业务模式,组织以资产证券化工具等多样化的渠道,搭建跨地域、跨平台、跨资金来源的服务平台。截止到去年底,公司支持实体经济的规模5000亿元,在停车产业中航信托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的要求,积极创新探索。

公司目前已实现停车场投资、资产运营、资产转租全投资链的管理能力。2015年,与川投集团成立川投航信,是四川第一个聚力项目股权投资公司;2016年,川投航信发起了四川省资阳市停车场PPP项目,是全国首单经营型存量资产,POT模式的PPP项目,成功入选2016年度中国停车行业十大事件;在今年1月31日,该项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交易所挂牌发行。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陶涛以《浅谈停车产业对债务融资工具的运用》为题介绍了债券融资的运用。发明债券有三个好处:第一,很多项目越来越大,仅仅通过银行借款,无法满足需求。债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第二,招商债券期限少,方便很好地跟平台建设相匹配;第三,发行债券的资金成本有可能做到比银行借款更低。

政策释放红利,产业蓄势勃发

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首次提出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内容涉及规划、投资、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

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印发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对停车场建设项目发行专项债券予以积极支持;对已核准发行专项债融资的城市停车场建设项目,为保证项目资金足额到位,优先安排专项建设基金予以支持。

2015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全额投资新建停车设施收费,并提出在停车场建设上大力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同时将PPP模式作为停车场建设的创新投融资模式。

2016年是我国停车行业发展的“政策年”。据统计,从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包括土地、金融、价格、行业管理在内的15个行业政策;从地方层面,31个省80多个城市出台了150多个政策配套文件。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印发2016年停车场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杭州、深圳6个城市要率先于2016年上半年出台。鼓励应用集约化立体停车库并同步配建充电桩。梳理汇总停车场建设重点项目,进入发改委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重大建设项目库系统。

2016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强化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调控,要求城市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通知进一步指出要合理配置停车设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挖潜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推进建设用地的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一系列新政的出台,为停车产业化发展扫清政策障碍。至此,国家层面的停车产业政策基本到位。

2017年,业内专家视其为停车市场的“整合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重视停车行业发展,停车政策愈发完善。2017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江苏省苏州市、贵州省荔波县等5个城市为第一批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开展先行先试。此次试点的目的是在停车信息平台建设、停车设施规模化开发、融资方式多元化以及老旧居民小区、商务区、公共设施集中区、旅游景区停车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试点示范,探索推进城市停车场建设相关政策落地的有效路径,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城市停车场建设工作。

只有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才能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更利于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政策持续释放红利,产业整合发展迎来契机,市场将检验孰能胜出。

各地先行先试,谋求市场先机

2017年7月13日,由上海市交通委编制起草《上海市静态交通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日前正式对外发布。规划显示:①“十三五”期间预期本市将新增150万个泊位。②力争实现经营性泊位周转率提升20%,其中道路泊位周转率提升30%。③提升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库)经营服务水平。④利用既有的公共、道路、专用等各类停车资源向周边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错时开放共享,同步促进充电设施分时共享。⑤开展公共停车场(库)收费管理区域试点,修订完善本市公共停车收费管理规定。⑥进一步加大停车综合治理力度。

全国掀起智慧停车信息建设大热潮。2017年,西安启动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涵盖1.3万个停车场;青岛停车场建设大数据:今年已建停车位6400个;青岛市智慧停车一体化平台项目启动暨“宜行青岛”APP上线。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的智能车库均可通过APP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停取车,车库维保也可通过远程监控等方式实现故障预判。

2017年,中国停车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多家机构相继成立。随着我国停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地方纷纷成立停车行业组织,包括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分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静态交通产业分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智慧停车专业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共同助推行业发展。同年,由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市属国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北京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随着停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停车行业各专业领域优秀企业,占据了市场先机。

推动产业发展,行业协会重任在肩

本次大会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下,由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共同举办,旨在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的平台,推动停车产业的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推进停车行业健康、有序、良性的发展。

2017年,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举办了首届“中国城市停车大会暨中国停车设备行业年会”,推动停车设备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品牌提升,搭建跨地域、跨平台、跨资金来源的服务平台,为停车产业发展谋篇布局。

推动产业发展,行业协会重任在肩: 第一,做政府关注的;第二,做社会需要的;第三,做企业盼望的。以破解城市病主要矛盾为己任,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停车场建设
园区停车场小调查
Maxe 迷宫闯一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停车场迷宫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8·12”后,何以为家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