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滨河绿道规划建设策略—以山东高密市为例

2018-04-20 09:30张高攀
城乡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滨河滨水绿道

■ 许 尊 杜 锐 张高攀

文章选取高密市胶河作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功能、河道条件、生态因素等条件着手,探讨建立了一套绿道规划与建设控制体系,使城市更宜居。

目前,滨水绿道的控制与管理的主要法定依据来自于城市规划中的绿线控制。现阶段绿化斑块实施与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在城市建设和具体实施过程,大多数城市都是按照总体规划划定的绿线进行实施建设。在住建部督查城市绿地建设情况时,也是按照总体规划划定的绿线对实际绿地建设情况进行核查,如有占用则立即拆除。因此需要规划对于滨河绿道提出具体控制宽度,并对开放空间、管理模式等方面给予引导,为日后建设、实施与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笔者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选取近高密市为案例,以高密市胶河两侧绿道划定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多重条件分析,探索小城市中心区滨河绿道建设方法策略。

一、胶河绿道概况

(一)胶河概况

高密城市内的胶河位于城市东部,由南向北蜿蜒流转,自古有九曲十八弯的美誉,也是高密城市的母亲河。胶河水体质量良好,两岸植被丰富,白羊山公园、月亮湾景点等滨河景观是实现高密城市特色空间的良好自然条件。三贤四宝、红高粱、莫言旧居等一系列历史人文都与胶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依托青岛的发展,高密城市向东沿胶河两岸发展有了新的动力。目前胶河两岸已完成胶河景观带发展规划,沿河村庄和环境整治已初显成效。因此以胶河为依托建设新城,重点发挥特色优势,体现城市景观、历史、环境、人文特色是发展高品质特色城市的必然选择。

图1 胶河景观图

(二)建设问题

在《高密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文本对胶河两侧绿道宽度控制提出:胶河河湖蓝线河岸以外控制110米。为河道施工、维护方便,河道两侧蓝线以内禁止修建一切构筑物,已有的建筑应逐步拆除。

该控制要求难以落实在下一层次规划和实施层面。

首先,胶河两侧划定的宽度较宽,具体操作较难落实,也导致胶河的生态景观资源难以被河道两侧的地块开发所利用。若110米宽度内全部作为滨河绿道建设,政府也难以背负巨大财政。

其次,规划提出的控制范围为河湖蓝线,则绿化属于蓝线范围内,非属绿地,沿河绿化的实施与管控也规水利部门管理。那么根据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蓝线内的用地均不计入到城市建设用地中。

最后,胶河两侧划定统一的宽度控制较为不合理。由于沿线规划的功能和交通的组织并非均质:北段两侧并无规划城市功能,而南段西侧为城市中心区,因此整个岸段若按照统一的宽度控制不能体现城市滨河岸段和生态岸段的特色。

二、绿道建设宽度研究

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绿道宽度设定也不同,而多因素叠加的绿道宽度也将形成一个范围区间,具体的上下限取值则取决于滨河岸段的主导影响因素。研究从两岸功能影响要素、景观影响要素、生态影响、河段类型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建立一个“要素—分目标的宽度—分段控制”的控制体系,从而增强指导总体规划的法定指导作用。

(一)先置要素分析

城市滨河绿道的设置,首先应满足城市滨水安全性,则绿道宽度应充分考虑堤防设设置方式、相关交通组织;其次,充分考虑城市通风廊道以及生态廊道,绿道的设置应发挥滨水的生态与城市小气候调节作用;然后,应在充分研究滨河城市功能的基础上,考虑绿道与城市功能的互动关系;最后绿道应考虑城市景观效果,使滨河绿道发挥活力空间作用,避免过窄不便使用,或过宽导致两岸隔离。

(二)分目标体系

1.功能性

滨河绿化带宽度要与其周边的规划功能相结合,如临河为文化展示、商业等公共建筑类项目,自身的活动亲水需求强,建设强度低,其周边的滨水绿化带宽度可相对较小;若滨河为商务办公、居住地产类开发,其自身功能的亲水需求不高,建设强度较大,则相应绿化带宽度相对较大。

2.安全性

考虑到胶河两岸的安全设防,应充分研究堤防设置的形式与河岸绿道的关系。一般来说堤防设置有三种方式:

设堤方式1:平堤后退。这类岸线的堤防标高和城市建设用地以及和水面相差不大,易于生态景观的打造,便于市民休闲游憩,可进入性高。且利于城市交通组织。

图2 平堤后退形式示意图

设堤方式2:堤路分离。这类设堤方式的堤防与城市建设地块和水面的标高相差较高,堤内组织生态、游憩空间,堤外建设城市道路和城市建设活动。提防与城市道路之间需要留出一定得护堤地,用于保护堤防,护堤地内禁止建设。堤防在平时可作为慢行通道或临时通车观光路线,这种方式有利于组织城市交通。

图3 堤路分离形式示意图

设堤方式3:堤路结合。该类方式堤防与道路合并建设,堤防标高高于周边建设地块和河面标高。但是堤路结合为保证堤防的稳固和行车安全,需要大大提高道路建设成本,同时,堤路由于和周边地块存在高差,行车平交口相对较少,与周边的交通衔接不畅,连通腹地的通达性较低。因此一般规划中不建议采用此类堤岸形式。

3.景观性

竖向与天际线:高密城市现状高层较少,城市的天际轮廓并不明显,较为平淡。东部新城依托胶河,规划依据城市用地功能布局、高度控制分区、视线控制要求等前提,将打造良好的天际轮廓线景观的控制,形成建筑高低起伏变化有序的天际轮廓线。

图4 景观竖向分析示意图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土地日趋紧张,如何引导高层建筑的建设,有序引导和控制高层建筑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塑造城市特色成为东部新城建设重要问题。

规划以城市天际线问题为核心,紧紧围绕新城的功能定位及分区,将城市空间形态优化与城市建设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综合考虑影响建筑高度布局的各项因素,将城市空间形态与滨水关系、公共设施系统、绿地系统等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整体研究,引导构建有序的城市建筑高度分区,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和城市空间天际轮廓线。

图5 绿化带与建筑高度关系示意图

人性尺度原则:沿一侧河堤线向建筑方向的视角比例度控制在1.5<D/H<2,空间均衡,让人感觉宽敞流动,不致产生排斥、离散的感觉。

4.生态性

(1)地表径流缓冲带

参照美国农业部及林务局发布的《缓冲带、廊道和绿色通道设计指南》,从水质保护及径流污染物去除的角度,为保证污染物截流效率不低于60%,滨河绿化带宽度应控制在40米左右。40米的廊道宽度基本可以满足防止水土及土壤养分流失、有效过滤硝酸盐并降低环境温度5~10℃,增强河岸稳定性,控制河流浊度以及为鱼类提供邮寄碎屑物质的功能。

表1 地表径流缓冲带分析表

图6 地表径流缓冲带分析图

(2)生态价值缓冲

生态价值缓冲原则: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胶河廊道设计宽度建议控制在30~60米之间。既能维持一定的生态价值及景观价值,同时避免大量占用城市建设用地。

(三)绿线控制建议

根据分目标最终形成总体规划中的绿线划定。在功能、安全、景观、生态因素的叠加,胶河岸段分成6个宽度区段。包括70米文化居住滨河区段、110米商务滨河区段、50米居住滨河区段、70米文体滨河区段、40米生态滨河区段和30米研发滨河区段。

图7 滨河绿道控制分段宽度示意图

图8 文化水岸片区沿河控制示意图

图9 城市滨水居住沿河控制示意图

图10 生态居住组团片区沿河控制示意图

三、绿道建设

(一)准入项目标准

准入项目可包括:餐饮、商业、娱乐、市政设施等小型公共服务类项目。

建筑需与绿化结合,建筑高度小于10m,且必须满足高宽比小于1.5。

岸线遮挡率控制在25%以下。滨河绿化带范围内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

图11 滨河岸线遮挡率控制要求示意图

(二)打造慢行绿道

滨水空间形成完善的滨河步行系统。从胶河大道至平安大道。就近服务两岸市民,满足市民亲水活动需求,如晨练、散步、健身以及步行运动比赛等。

步道循环长度3~5公里,绕行一周用时30至60分钟。沿线建设若干车行系统以及滨河慢行系统。车行系统包括适合自行车和行人通行的观光通道。休闲游憩通廊主要以步行功能为主;休闲游憩通廊以休闲健身功能为主,主要为步行和自行车道。并在沿线形成多处慢行设施节点,打造儿童沙坑、步行道、凉亭、自行车租赁、观景栈桥等各项慢行设施,对各项设施建设提出引导要求。

图12 月潭路至崇贤路间胶河西段景观示意图

表2 各项设施的建设引导

(三)塑造开放节点

利用滨河资源优势的不同,形成多种类型开放节点。

苓芝湾节点:转弯周边形成较大开敞生态公园内部布置观景平台、栈桥等活动设施。

胶河生态公园:利用水泡放大形成开敞的生态公园,打造内部的娱乐游憩设施,展现生态景观性,严禁进行土地开发,包括住宅、大型商业开发、工业开发等。

蝴蝶泉节点:利用现状蝴蝶泉形成开放滨河公园,注重动静结合的活动设施,打开滨水开放界面,服务周边市民。

半岛节点:利用天然水湾,保持内部生态景观,对提升周边开发价值并保持城市的微气候有重要作用。规划禁止进行土地开发,包括住宅、大型商业开发、工业开发等。可布置少量农家乐和小型公益和服务类项目,包括小型餐饮、商业、小型娱乐、市政设施等小型公共服务类项目。

白羊山节点:现状公园,结合晏婴文化园,以观赏、艺术、文化为主的城市公园。规划可以引入艺术馆建设项目。

月亮湾节点:城市型公园。周边由银月公园和一中滨河绿地组成。形成沿河开放空间。

图13 胶河湿地公园建设意向

图14 胶河沿线节点规划图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绿道和绿道宽度研究文献和规划案例基础上,对城市滨水空间影响绿道宽度的要素做了全面系统分析和概括,文章选取高密市胶河作为研究对象,规范和指导城市滨河绿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及管理,为我国滨河绿道建设提供宽度参考标准和规范。

猜你喜欢
滨河滨水绿道
观赏草研究概况及其在太原市滨河两路的应用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等待候鸟——第五山城步道滨河区灯光设计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