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人有没有个人品牌

2018-04-24 17:33李国威
国际公关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由职业者公关职场

李国威

自从前年我从大公司离职,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后,不断有人跟我探讨这个问题:“你的个人品牌是怎么做的?”

首先,作为一名老公关,我多年来一直认为公关人没有个人品牌,不应该考虑做个人品牌。第二,对于现在越来越庞大的兼职和自由职业者大军不到40岁就被指“油腻”的职场焦虑人群,个人品牌成为一件特别重要但无从下手的事情。

有人说,你得便宜卖乖,公关界的姐夫李,谁不知道啊,你闷声发大财悄悄经营个人品牌,还不承认,真会装。

是这样的,老一辈公关人都有一个信条:公关的最高境界是让CEO和企业品牌发光,自己静静地站在幕后。

当然,公关人还有一点点私心,就是在你和CEO之间,中间不要插进任何其他人。

20年前剛入行在甲方,特别喜欢服务我们的乙方,但是我的老板、公关总监不喜欢,说乙方的总经理在活动上总是往我们CEO跟前凑,不懂规矩。

在甲方大公司的时候,我们的全球CCO(首席传播官),特别不爽在他和CEO中间加了一个CMO,在各种场合,包括发表专业文章,他都说CCO应该直接汇报给CEO。

当然,公关做到高管,也都是人精,深知职场套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危险。

有个公关高管朋友到一家跨国公司面试,上来人家就说:“你好像很有名啊”,朋友立刻感觉后背发凉。后来得到了那份工作,两年后还是离开了,当然各种原因。对企业来说,得到一个知名人士,开始有成就感,很快就会成为负担,你凭什么比CEO还有名,你在上班时间出去演讲,是为了公司还是为了个人?

做人好难,怎么应付这种险恶环境呢?

首先遵守职场规则,不突出自己。我写的职场书《金领手记》,微博和微信号“姐夫李”,那都是顺带玩的,还有被媒体主编朋友逼着定期写专栏。

我在大公司的时候,很固执地坚持工作和个人分开。能活下来,是因为写东西不提公司,不惹老板;没有活下来,是不肯发公司的内容,也不要求下属转发公司微信,对组织不够专一。

但是自己出来做看来完全不同,个人品牌太重要。

我从大公司离职做自由职业者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了百度百科个人词条。你现在去搜一下,多数公关人,包括大咖,都没有自己的百度百科词条。

我的朋友,前同事佟雷正在做一个创业项目“职业精”,就是兼职和自由职业者的淘宝、在行。

佟雷请我给注册的职业精们和企业HR们讲“如何建立个人品牌”,大家说:没有大公司的光环,一切靠个人的时候,才发现品牌有多重要,建立品牌有多难。

不过我的朋友,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魏武挥说“好像越是有影响力的人,越是不轻易在朋友圈说什么,比如今日头条张一鸣,微信张小龙,朋友圈几乎不发声”。

我们不能跟名人比,也不能把个人品牌这个事想得太重,不能让朋友圈目的性太强。只是,公关人必须有自己的个人品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建立品牌,只不过,那些定位、结构、传播规划要有点系统。

在一切都变得太晚之前,开始做个人品牌。

做个人品牌,什么时候都不晚。

猜你喜欢
自由职业者公关职场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零工经济里的 自由职业者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向“黑公关”说NO
农资届公关指南
新形势下自由职业者统战工作思考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公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