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在高校课堂的应用

2018-04-24 12:14张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20期
关键词:智慧教学移动终端雨课堂

张洁

摘  要 将基于移动终端的现代学习方法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中,在保证知识内容传授的同时更注重受教育群体的主体地位。结合雨课堂、考试酷等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体验,阐述混合式教学方法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新型教学方法需要对学校、师生各个层面以及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的意见。

关键词 移动终端;混合式教学;雨课堂;考试酷;智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20-0063-03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Mobile Termi-

nals in Higher Education//ZHANG Jie

Abstract Online modern learning method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s

are combined with offlin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in this paper. Not restricted to pass on knowledge, this combined new teaching method centers on the key role of educated group. Combining with the use experience of Rain Classroom and Test Cool modern tea-ching software, the importance of hybrid teaching method in higher education practice is elaborated and emphasize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dvocated that reform at different aspects is mandatory, including university, teacher, student and related processes in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land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 mobile terminals; hybrid teaching method; rain class-room; test cool; smart teaching

1 前言

隨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已慢慢渗入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将功能强大、使用灵活的移动终端设备引入高校课堂中,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智慧教学的一个典型应用。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强化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提高教育教学实效。”[1]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将现代和传统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相互融合互补,既保证知识点能够有效传达,又能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高等院校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时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具备的优势,积极转变思想,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到教学效果考核等各个层面进行不断改进,为培养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2 雨课堂与考试酷等基于移动终端的智慧教学手段在高校课堂中的使用

雨课堂是清华在线教育2016年推出的一项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通过使用微信和在PowerPoint安装一个增强插件,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满足了教师的使用需要。利用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实时推送到学生手机上,定制符合自己教学风格和教学节奏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可以通过实时答题、弹幕互动等功能,实时接受学生的学习反馈;课后可根据雨课堂提供的详细数据进行教学分析与决策。雨课堂科学地将课前、课上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串联起来,基本实现教师对教学全周期的数据采集工作。它积极利用信息推送、实时互动等移动互联网手段,将师生和教学内容的距离拉得更近,互动更加人性、便捷、准确,并能够对完整教学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和实时评估。

考试酷网站是由广州创讯软件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的一个永久免费的在线考试系统,提供在线考试、电子作业、自测练习和模拟考试、智能组卷、试卷分享、试题库等考试系统和考试相关服务[2]。考试酷在课后的教学成果考核方面功能比较完善,丰富的题型设置以及试卷共享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和方便性,更适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电子考试形式。将雨课堂和考试酷两者配合使用,可形成一套完整的涵盖整个教学流程的全新教学辅助手段。

3 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移动终端的现代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它们各有长处与不足。一味固守传统教学模式,会忽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一味追求新兴的高科技教学手段,又会使学生只注意到生动的信息技术效果,而干扰知识点本身的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将两种教学模式良好地结合起来,灵活应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有其值得延续的价值  传统课程教学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知识结构与体系。19世纪下半叶,赫尔巴特提出,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化,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3]。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组织安排整个教学活动进程,另一方面通过师生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对知识传授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从历史中沉淀继承至今,必定有其值得延续的价值。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科技优势  类似于雨课堂、考试酷等基于网络环境的现代教学方法,最吸引教育者的是其借助计算机技术体现出的优势互动、及时反馈、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功能。课堂互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学生对于授课内容的及时反馈便于教师进行精准教学、因材施教;数据分析则能帮助教师掌握了解教学效果,为建立个性化学习方案提供依据。这些科技带来的优势可以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

混合式教学模式取二者之所长,以基于移动终端的现代教学方法为载体,推动传统教学模式不断进步  高等院校教学实践中要做到“教”“学”并重,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建立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现代师生关系,才是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移动终端的现代教学方法将以往学生单一接受知识传授的被动地位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的重要地位,让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另外,传统教学模式中可以通过教师精心组织课堂进程,保证知识内容和体系的有效传达。这种课内课外相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學习方法,其本质内涵是将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同时结合、借鉴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和经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有机统一体。

4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诸多优势

高校有让师生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必要条件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先进人才的培养基地,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都具备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辅助学习的必要条件。从主观方面来看,高校师生文化水平起点较高,接受新兴事物比较快,从心理上容易接纳并愿意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高校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好,有能力合理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学习服务。从客观环境来看,高等院校的网络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学生群体的移动终端普及率和使用率几乎可达百分之百,采用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的教学新模式[4]不会受到公用教具的限制,因此,混合式教学方法在高等院校更容易实施。

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泛在学习的一种体现  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基于任何计算设备获取任何所需学习资源,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的过程[5],实现了学习活动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状态。现如今广泛应用的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私播课(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微课等多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通过整合碎片时间让学生充分获取学习信息,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教学平台。

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方法提高了传统课堂的学习效率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所以近年来在高校课堂上学生低头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也时有发生。与其通过要求学生上交手机来强制维持课堂纪律,不如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合理使用终端,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质量。智慧教学手段中实时答题、弹幕互动、课堂红包等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充分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各个环节提出改革需求

从参与者的角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提出更高要求

1)学校方面,从领导者到普通教师都需要转变思想、与时俱进。传统教学模式普及时间长,应用面广,但在新时代环境下出现一些不适应之处。基于移动终端的新型教学方法为传统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弥补了其中的一些缺陷。学校应从政策上鼓励、措施上保障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行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普及。

2)教师方面,需要转变自身角色。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围绕书本展开,基本依赖教师的讲解。智能终端的引入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增多,知识储备增加,照本宣科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教学效率,浪费教学资源。教师不能始终位于课堂的中心地位,而需要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来启发学生更多地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

3)学生方面,要积极利用终端学习带来的便利,掌握多方位、多渠道学习知识的本领。混合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性,能摆脱对手机、电脑、网络的不良依赖,合理使用移动终端,科学地安排学习进度,同时能够将网络学习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素质。

从教学角度,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环节提出改革需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吸取了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的优点,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形式上更适合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启发式教学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将概念性质的内容通过移动终端在课前提供给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重点安排知识点的分析、讨论、归纳和延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发现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进行互补。

考核方式应多样化,传统的纸质卷面考试多半会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大规模的书面考试也浪费纸张,特别是收集和分析考试数据比较困难。基于网络环境的考试方式在减轻人力物力、数据可分析可积累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在绿色环保方面也值得提倡。

6 结语

雨课堂和考试酷等先进教学软件的使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进行泛在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将基于终端的现代教学方法和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的改进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转变思想、积极实践,同时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力求建立多样化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精准教学。■

参考文献

[1]对话教育部长陈宝生: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大学[EB/OL].[2016-12-29].http://edu.people.com.cn/n1/

2016/1229/c1053-28985766.html.

[2]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3]吴华.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30-31.

[4]汪丽,潘建斌,冯虎元.基于BYOD的高校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39-45.

[5]陈敏,余胜泉,杨现民,等.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6):

13-18.

猜你喜欢
智慧教学移动终端雨课堂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从百度“神灯搜索”看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移动终端云计算应用分析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