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4-25 06:29严福泉赵琼遐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5期
关键词:核算物流成本

严福泉 赵琼遐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对企业来讲有重要意义,也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也成为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物流是企业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运作的“四流”中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物流的发展,企业物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物流环节的科学化、合理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在经济全球化和物流供应链管理时代,通过物流成本的控制来改善物流系统除了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还能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1.1 企业物流成本概述

物流成本,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了物流的功能成本和存货相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成本和存货保险成本。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提出了物流的“冰山”理论。他研究发现,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不可能掌握物流的实际费用。还有一大部分的费用沉在水下面。我们计算的物流成本都是一些显性的成本,沉在水下的是隐性的物流成本我们没有进行控制和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是以物流信息产生为基础,按物流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以达到既定服务水平下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通过对物流活动的管理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物流成本管理作为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方法这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我国物成本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注意力仅停留在运输和仓储两个环节,没有形成体体系。

近年来随着物流的发展,国家对物流基础设施不断的完美,法规不断的健全,对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了要求。那么就要改变我们现有的物流成本管理混乱,难以形成体系,规模化发展的现状。就要提高物流成本管理的意识,采用合理的核算方法。要正确认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对策。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忽略了流通环节。在实际管理中,随着经济的市场化,构成产品成本的原材料、人工费等基本上没有节省的空间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很难提高了。这样无法通过节省材料和人工来降低成本,也不能通过市场占有率来提高利润。而企业又普遍不重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意识不强,这样很难从物流成本管理角度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2.2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有局限性

绝大多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没有健全的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对发生的物流费用不能进行统一的标准化核算。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仅停留在表面部分(冰山理论浮在水面上的那一部分),即使这一部分也没有进行单独核算,没有一个准确的物流数据。其他大量的隐性物流费用都混杂在其他成本费用中进行核算了。因而也不能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数据,也很难找出成本变化的原因,对优化物流管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行业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核算标准,很难统计真实的物流成本。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收益,只注重生产成本管理和扩大销售,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由于不能进行完整的成本核算,会导致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存在很大的隐患。

2.3 缺乏专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人才

物流成本管理是一个综合学科,既要懂物流管理又要懂财会管理。现阶段我们的成本管理主要是由原来的财务人员在进行处理。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更激烈,这就更需要适应环境变化的复合性人才。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在物流管理领域经验丰富的人才,同样也要在物流管成本管理方面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为此必须要引进这种复合人才或者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2.4 物流信息沟通不畅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社会发展到了大数据时代。数据对企业的发展,对成本管理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信息获取渠道不畅,数据准确性不够都对物流成本管理都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物流信息的获取,对获得的信息要进行科学的利用,为企业管理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进行战略上的指导,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3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对策分析

3.1 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意识

根据西泽修的“第三利润源”理论,我们在资源领域和人力域都很难创造更多的利润了。第三个利润领域—物流领域挖掘的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也注重劳动对象与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全面,更有利于企业的利润得到提升。我们要重视“第三利润源”理论,重视物流成本的管理,树立物流成本管理观念。不再是一味地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要积极向员工贯彻这种思想,制定出最有利于公司成长的管理模式来加以实施,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

3.2 物流成核算方法的改变

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的选择很重要,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用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有以下三种:(1)会的方法;(2)统计的方法;(3)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

会计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单轨制、双轨制。双轨制的特点是能提供的成本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和真实。可以向不同的信息需求者提供所需的信息。对现行的财务成本核算没有干扰。但核算工作量大,容易引起核算人员的不足,对基层核算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容易产生差错。单轨制的特点是在原有的核算体系下增设“物流成本”科目,与物流成本相关的费用记入该科目。在一套表中提供两种不同的信息,可减少工作量,但要彻底调整,需要划分现实物流成本、观念物流成本的界限核算难度很大。单轨制核算流程如下图:

统计的方法不需要做完整的账务体系,通过对有关物流原始凭证的归类和整理,重新归类、分配、汇总,加工成物流管理所要的成本信息。相对于会计系统这种方法运用起来比较简单、方便,但其结果的精确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会计和统计想结合的方法就是结合两种方法,取长去短。

对于物流基础比较好的的企业还可以采用一种更先进和更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费用作为资源先在资源环节归集,把物流环节分为若干作业,把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给作业。随后根据受益对象,把作业中的费用按作业动因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可对产品、服务准确定价;可更好地选择产品组合;能使企业更好地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管理和处置;关注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实施作业成本法要有一定的基础,作业要能正确划分,间接费用的分配对作业成本法的准确性有影响。作业成本法核算工作量,加大了核算成本。

3.3 企业员工素质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流技术也日新月异,对专业型高级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率也逐渐在增加。因此,企业就更加迫切需要高端的物流管理人才。

人才的取得主要是两种途径:(1)内部培养;(2)外部引进。在内部员工中选择合适的员工进行培训,可以请专家来企业讲课,也可以送员工去院校学习。外部人才的引进可以聘用优质的高校毕业生,也可以引进相关专家,可以进行校企合作,共同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的成长。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提出创新型物流成本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4 加强信息处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物联网系统来改善自己的信息系统。从而优化自己的物流成本控制制度。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整合内部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可以大大节省作业时间,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对外部物流的控制实现网络化以后,可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一体化,可以实时监控过程。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加强上游供应商的管理,下游的客户管理,这样把双方信息结合到一起,对整个物流环节进行控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核算物流成本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